![]() 在知乎上,曾有人說過:“當合群成了一種常態(tài),那么不合群,將會是一種罪過?!?/p> 在現(xiàn)實生活中,當人面對社交關系時,只有兩種選擇,一種就是合群,而另一種就是不合群。 而在這兩者之中,大部分人都選擇前者,而很少有人會選擇后者。 選擇前者的人,他們樂于混跡在群來群往的圈子中,以身邊朋友的多少作為自己是否活得充實的標準。 而選擇后者的人,他們簡直就成了前者眼中的異類。一個人獨來獨往,也不理會誰,而是一個人走向遠方。 其實,合群和不合群,這是人生活狀態(tài)中的兩種不同選擇罷了。 因為這兩種選擇,既跟人的性格有關,又跟人所處的環(huán)境有關。 而我們很多人,總是喜歡在合群和不合群中分個高低,總想看看這兩種人中的哪一種人,他們能活得更幸福。 說實話,不管是合群也好,不合群也罷,都是不同的生活態(tài)度而已。只要跟自己的性格相符,就可以了。 但是,當我們拿這兩者來對比時,我們能發(fā)現(xiàn),合群和不合群的人,他們的差別很大。 ![]() 合群的人害怕寂寞,不合群的人享受孤獨 在人的天性之中,人最為厭惡的,應該就是那一種孤獨和寂寞的感覺了。 尤其在那些性格開朗,喜歡交際的人看來,孤獨一個人的生活,簡直就是一種折磨,比暴打他們一頓還要難受。 為何會出現(xiàn)這樣的狀況呢?因為孤獨會讓人產生與外界“格格不入”的心理。這種心理,就像是陰影一般籠罩著人本身。 這是針對合群的人而言的。 而那些不合群的人,他們與前者相比,貌似更喜歡一個人去生活,喜歡沐浴在孤獨中的自由,不怎么喜歡和陌生人打交道。 享受獨孤,是后者一個較為重要的特點。這個特點,會讓他們在一個人的世界中越走越遠,直到收獲幸福。 ![]() 合群的人喜歡聽取群體的建議,不合群的人自有主見 在一個圈子中,如果你不是圈主,不是群主,那么你的意見別人就不可能會聽。 而身處在圈子中的成員,他們有可能會成為別人的木偶,成為一個有血有肉的傀儡。 因為合群的本質,那就是不再自我。一個人在圈子中的位置和發(fā)言權,都是微小的,除非你的勢力很大。 一般的合群者,他們身處在群體中,便只能聽取別人的建議,而不可能有自己的主見。就算有,也改變不了什么。 而那些不合群的人,他們有一個很明顯的特點,那就是喜歡獨來獨往。正是因為獨來獨往,所以他們才會事事都自己做主。 不管這些不合群者面對什么,他們沒有團隊的幫忙,也沒有圈子的幫忙,就只能自己去解決問題。 當他們解決問題的次數(shù)多了,自然而然就會有自己的“主見”,凡事不由別人插手。 可以說,有主見的他們,聽不進別人的建議,有可能還會過分自我。這是他們的不足。 ![]() 合群的人糾結于群體,不合群的人活成一個世界 為何人會合群呢? 因為這個社會,本就是由億萬萬人所組成的。而人組成的社會,自然就會有“群居”的屬性在里頭。 當人年輕的時候,不管是師長,還是長輩,他們都會勸我們合群,不要讓自己過分不合群,過分孤僻。 如此,我們便會一直糾結于合不合群。這樣的現(xiàn)況,不妨問問自己,以前有沒有過呢? 其實,每個人都會出現(xiàn)過糾結的心理。而在這種心理的背后,就分出了兩條路。 選擇第一條路的人認為,合群了那么多年了,還是一直合下去比較好。可選擇第二條路的人認為,合群就是一種痛苦,不如自己獨來獨往。 所以,前者會為了合群而就痛苦半生。而后者,他們看透了合群的本質,也就選擇成為一個游俠,特立獨行,一個人活成一個世界。 ![]() 合群的人隨大流,不合群的人有追求 合群有一個最大的缺點,那就是容易隨大流,從而掩蓋了自己的目標和追求。 就像職場中的一些人,他們往往會在同事的群體中迷失了自己,總憑靠對方的想法來辦事,沒有任何的追求。 甚至還有一部分人,他們連上個廁所,連吃個飯都要合群才去。不合群,他們都怕別人投來異樣的目光。 這樣的狀況,其實在生活中是很常見的。但是,如此常見的行為,又有何意義呢? 相反,那些不合群的人,他們活成了別人眼中的“異類”,不僅不會主動與人打交道,而且還冷冰冰的。 雖然被人說成是異類,但他們卻有著自己獨特的追求。 可以說,他們目標明確,也不會說為了某些人而停下來,而是自己默默地努力,默默地奮斗,最后成就自己的一番事業(yè)。 總的來說,不管是合群也好,不合群也罷,找好自己的定位很重要。只要自己的性格適合哪個位置,就去哪個位置。 因為合群有合群的好處,而不合群,有不合群的優(yōu)勢。 文/舒山有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