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la recherche du temps perdu 古韻拓新春 一元復始,萬象更新。 記憶 時間 愛情 親情 友情 感知 人生 人生 藝術 時代 生活 蘇州桃花塢年畫, 是江南地區(qū)的民間木版年畫, 因曾集中在蘇州城內桃花塢一帶生產而得名。 在多姿多彩的中國年畫藝術流派中, 桃花塢年畫是中國年畫藝術的代表之一, 在中國民間文化發(fā)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它和河南朱仙鎮(zhèn)、天津楊柳青、 山東濰坊楊家埠、四川綿竹的木版年畫, 并稱為中國五大民間木版年畫。 讀 從傳世的文物來看,木刻書籍和木版畫差不多是同時產生的。起初,木版畫主要用作書籍的插圖,即繡象畫。木版畫單獨印行成為年畫,大約是到宋代才出現的。蘇州年畫在明末已有完整的獨特風格,當時被稱為“姑蘇版”年畫。 清版桃花塢年畫《姑蘇閭門圖》 清代雍正、乾隆年間為鼎盛時期,蘇州年畫質量、銷量空前提高,當時有五十多家年畫鋪,分設在閶門外山塘街一帶,每年出產的桃花塢木版年畫達百萬張以上,行銷江、浙、魯等地,并遠達南洋一帶。 過年了,跟著蘇杭一起來看看這老祖宗留給我們年味十足的木刻畫吧! 壹|年畫的年味 貳|賣年畫 年畫的銷售主要集中于農歷臘月,攤販們或在集市上設攤銷售,鋪上油紙,攤上年畫,邊唱邊賣。 或游走農村,邊走邊賣,并通過說唱來吸引群眾,講述相關年畫的內容,說唱的曲調和唱詞也豐富多彩。 《琵琶有情》 生動有趣的說唱表演,給人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時也促進了年畫的銷售,人們圍集、挑選,到處是一派喜慶祥和的熱鬧景象。 清《美人閨房圖》法國國家圖書館藏 桃花塢木版年畫具有一版一色的特點,構圖豐滿,造型夸張,色彩鮮艷,線條流暢,不失清雅,富有裝飾性和樸實感,具有強烈的地方風格和民族特色。 叁|制年畫 桃花塢年畫的制作分為三步:畫稿、刻板、印刷。 《姑蘇城外寒山寺》 個別還需要人工著色、敷粉、掃金、掃銀和裝裱等手續(xù),工序繁多復雜,是一門獨特的手工技藝。 其中,“畫稿”步驟尤為關鍵,年畫要表達的題材、風格在畫稿時就定下了基調。 《合家歡》 而古時有“琴棋書畫”之說,繪畫是文人雅士的專利。 《連生貴子》 舊時沒有版權之說,制作桃花塢年畫的工匠看到市面上有流行的繪畫,就拿過來做自己制作年畫的模板。 清《玉堂富貴圖》法國國家圖書館藏 從這個層面上講,桃花塢年畫的起源,是源自對名人字畫的復制。 握拳刀在黃梨木上刻印 在畫稿完成后,刻工將畫稿粘貼在梨木板上,稱“上樣”。 《百子全圖》 一般將畫稿分成線版和套色版若干塊。 在雕好的板子上刷染料 然后刻工運用拳刀,根據畫稿上的線、點、塊,先后采用發(fā)、襯、挑、復、剔等技法刻制,達到線條流暢、圖稿不走樣的效果。 每一種顏色都要刻一套色板 桃花塢木版年畫為分版水色套印,印刷時先印墨線版,然后根據畫稿的色澤再分版套色。 《姑蘇玄妙觀》 用色通常為紅、綠、黃、桃紅、紫和淡墨等五六套色。 《姑蘇虎丘誌》 在印刷過程中,印工則采用“模版”技法,使墨線版和套色版準確無誤,使印刷的作品與原作不失真。 多次著色 再后進行裝裱,一幅年畫才算完工。 肆|年畫的內容 由于桃花塢年畫的印刷兼用著色和彩套版,因此構圖對稱、豐滿,色彩絢麗,常以紫紅色為主調表現歡樂氣氛,基本全用套色制作,刻工、色彩和造型具有精細秀雅的江南地區(qū)民間藝術風格,主要表現吉祥喜慶、民俗生活、戲文故事、花鳥蔬果和驅鬼避邪等中國民間傳統(tǒng)審美內容。 桃花塢木版年畫有門畫、中堂、條屏等種類,不同地方貼的年畫也各有講究。 《洋燈美人(琴、畫)》 如書房門貼《五子登科》,谷倉貼《蠶花茂盛》。 正門貼《神荼》,后門貼《郁壘》,中堂貼《花開富貴》等。 桃花塢木版年畫內容豐富。有寓意吉祥的《和合致祥》《福壽雙全》等。 有祛兇辟邪的《門神》《關公》《鐘馗》等。 有關于農事的《春牛圖》《魚樵耕讀》等。 有關于戲文的《斷橋》《穆桂英大破天門陣》等。 還有描繪風俗人情的《十美踢球圖》《姑蘇報恩進香》等 最具代表性的是《和合致祥》,畫中老嫗面容慈祥,頸戴長命富貴鎖,手執(zhí)“一團和氣”手卷,寓意家庭和睦安康。 伍|更多桃花塢年畫 ![]() |
|
來自: 昵稱33271501 > 《文化與民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