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曾上演過一部科幻電影,叫《愚昧年代》,電影講述了人類在2055年,地球環(huán)境極度惡化,飽經戰(zhàn)亂和洪水蹂躪,生靈涂炭。 人類歷史檔案員肩負著保存人類尚存的藝術和知識的重大責任,在一個聳立于汪洋中的歷史儲存庫里,他獨自翻看“在人類尚可自救時”的紀錄片段,試圖了解哪里出錯。 當然,這是一部教育意義的電影,最終結局還算是好的,重點在于警醒作用。 試想這樣一種情況,如果真的發(fā)生電影中的事件,人類最終無能為力,而走向滅亡,人類應該怎么向繼續(xù)接管地球的生物,來介紹人類的在地球上發(fā)生的燦爛文明? 硬核科幻小說《三體Ⅲ·死神永生》,關于如何記錄地球遺跡這樣描述的:
就目前來看,把人類活動信息記錄在石頭上,石頭的承載能力似乎有限,人類需要記錄的東西又那么多,按照現代的科技來看,確實無法實現。 再說了,現代整個地球生態(tài)相對和諧,地球也沒有要懲罰人類的意思,目前想方設法去記錄歷史有必要嗎? 或許,真正的世界末日確實離我們很遙遠,然而誰又能說清楚,未來會發(fā)生什么?尤其是氣候會變成什么樣? 圣經《創(chuàng)世紀》中介紹了這樣一個故事:諾亞在上帝的要求下,建造了一搜巨大的方舟,當洪水襲來時,他將地球上的所有動植物按類別、性別帶到方舟上避難,最終把生命的火種保留了下來。 盡管神話故事是假的,但是并不妨礙人類按照神話套路做事,已經有國際組織和企業(yè)開始準備這樣干了,只不過是進程比較緩慢。 朗伊爾城——“諾亞方舟” 挪威斯瓦爾巴群島上有個不起眼的小鎮(zhèn),它在北極1300公里的位置,是地球上最靠北的城鎮(zhèn)。 事實上,這個小鎮(zhèn)非常有意思,它是世界上唯一的一個死亡違法的城市。 如果,在這個城鎮(zhèn)上的人生病了或者年齡大了,按照當地法律,就必須要離開這個小鎮(zhèn),去挪威的其他地方治療或者養(yǎng)老。 此外,孕婦在臨產前一個月內,也要離開這里。 當然,如果是猝死那就沒辦法了,畢竟法律只管活人。 實際上,不是這個城鎮(zhèn)的領導者不近人情,而是氣候真的不允許。因為朗伊爾城地下幾乎全是凍土,尸體埋在地下不會腐爛,反而會導致細菌滋生、泛濫,這樣會給本來就艱苦的環(huán)境,增添更多麻煩。 整個小鎮(zhèn)上一共有1800人,居住者為挪威人和俄羅斯人。 但是,千萬不要看不起這個小鎮(zhèn),這個小鎮(zhèn)可以稱得上是現實版的“諾亞方舟”,小鎮(zhèn)上有一個專門為“世界末日”準備的“種子銀行”。 種子銀行里存儲著百萬種糧食作物種子,一旦因為氣候、戰(zhàn)爭等原因導致農作物滅絕,就可以通過種子銀行重新恢復。 種子銀行 實際上,種子銀行有個專有的名字:斯瓦爾巴種子庫,它位于永久凍土層下面,這個種子庫事實上是一個巨大的天然冰庫。 種子庫位于凍土和巖石層下131米,里面溫度始終保持在-18℃,在這里小麥可以存儲1000年,高粱可以保存19000年。 ▲斯瓦爾巴種子庫全貌 斯瓦爾巴種子庫糧倉總長120米,洞穴高于海平面130米左右,洞內面積約1千平米,分為三座儲藏室,每個儲藏室能夠存儲150萬個樣本,而每個物種樣本將保存約5百粒種子。 這個種子庫存放了幾乎世界上所有的種子,因此,堅固和安全是必不可少的。 從種子庫大門到存在種子的倉庫,一共有5道防爆艙門,種子庫結構采用了1米厚鋼筋混凝土建造,能夠承受6.2級別地震以及核武器攻擊,安全性比美國的黃金存?zhèn)}庫還要安全。 當然,種子的防護也是非常有講究,種子都是各地運送過來的,都是用三層鋁箔紙密封,然后運往斯瓦爾巴,經過層層安檢后才進入種子庫。 對于每個種子都會標注詳細信息,包括種類、來源、年齡等,且每個種子都會有編碼,根據編碼可以很快索引到。 2015年9月,位于中東地區(qū)的國際干旱地區(qū)農業(yè)研究中心研究人員向斯瓦爾巴種子庫提出申請,要求取出先前存入這里的325盒、總計11.6萬份農作物種子“備份”中的近130盒。這是斯瓦爾巴種子庫2008年建成以來首次提取庫存。 其實,朗伊爾城不僅儲存著種子,還有很多科技企業(yè)將重要信息存在這里。 代碼銀行 只要是程序員都對Github不陌生,它是一個面向開源及私有軟件項目的托管平臺,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開源托管平臺。 毫無疑問,代碼是這個平臺最重要的資產。 為了體現對代碼的重視,以及對程序員的尊重,在2019年11月份的Universe 2019大會上,公布了一個重要的計劃:將開源代碼作為人類文明的火種留給后代,放在一個環(huán)境穩(wěn)定、遠離人類戰(zhàn)火的地方。 Github表示,只要在2020年2月2日前,在Github貢獻過代碼的開發(fā)者,平臺會將這些開發(fā)者的開源代碼以膠片數據形式存儲起來,這些數據一共有21TB。 代碼會被寫在186箱膠片里,每個膠片有880萬個像素點,源代碼以QR碼形式儲存。 最終,這186箱膠卷會被儲存在朗伊爾城,相比較種子庫高大上的建筑,膠卷明顯沒有那么受重視,膠卷箱儲藏在一個退役煤礦中,能夠安全保存1000年以上。 這個煤礦的功能與種子庫基本相同,但是安全性明顯要差很多。 值得一提的是很多國際組織,也將他們的貴重物品儲存在這個煤礦里。 為什么是朗伊爾城? 很多人會有這樣的疑問,無論是國際組織,還是知名企業(yè),為什么都不約而同地將貴重資產放到朗伊爾城。 朗伊爾城可以摒棄外界的一切壓力的一個原因是,這里有一個條約,在戰(zhàn)爭中保持中立。 除此之外,當地球氣候出現重大變化,朗伊爾城也能保持基本不受損害,比如全球冰層融化,朗伊爾城一樣可以獨善其身。 寫在最后 即便人類在朗伊爾城做了很多末日計劃,但是,估計地球所有人類都不希望這些工程被啟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