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認為,氣是維持身體生命活動的基本物質(zhì),有推動、溫煦、防御、固攝、氣化等作用。而氣的生成又和脾、肺有密切關(guān)系,下面給大家分享幾個補脾肺氣的方劑: 1、四君子湯: 組成:人參,白術(shù)、茯苓、甘草; 功效:益氣健脾; 應(yīng)用:多用于脾胃氣虛,如面色萎黃,語氣低沉,四肢乏力,沒有精神,沒有食欲,便不成形,舌質(zhì)淡等; 〔補充:很多補益的中藥方劑都與四君子湯有一定的關(guān)注,或者說以它為主方進行加減,還有一些扶正氣的方劑都可以用到它,如六君子湯、香砂六君子、保元煎等〕 2、參苓白術(shù)散: 組成:蓮子肉、薏米、砂仁、桔梗、白扁豆、白茯苓、人參、甘草,白術(shù)、山藥; 功效:益氣健脾,滲濕止瀉; 應(yīng)用:用于脾胃虛弱,吃的少,便不成形,嘔吐,四肢乏力,形體消瘦,面色萎黃,舌苔白等; 〔補充:以脾胃虛弱為原因或者其他臟腑疾病引起的脾胃虛弱都可以選它為主方〕 3、補中益氣湯: 組成:黃芪、炙甘草、人參、當歸、橘皮、升麻、柴胡,白術(shù); 功效:補中益氣,升陽舉陷; 應(yīng)用:用于脾胃氣虛,發(fā)熱,自汗,少氣懶言,面色晄白,便溏,舌淡苔白,甚至臟器脫垂等; 〔補充:多用于脾虛氣虛后沒勁、懶洋洋的,沒有心氣活動甚至說話,由于氣固攝不住了,一些臟器不再自己位置了,如G門,子宮等,可以選用它〕 4、生脈散: 組成:人參、麥冬、五味子; 功效:益氣生津、斂陰止汗; 應(yīng)用:多用于氣虛自汗,體倦乏力,咽干口渴,久咳肺虛,嗆咳少痰,舌薄少津等; 〔補充:正氣不足、免疫力低下,愛感冒,血壓低??蛇x用它〕 5、人參蛤蚧散: 蛤蚧、杏仁、甘草、人參、茯苓、杏仁、貝母、桑白皮、知母; 功效:益氣清肺,止咳定喘; 應(yīng)用:用于久咳氣喘,痰稠色黃,咳吐膿血,胸中煩熱,面色浮腫等; 〔補充:多用于咳嗽時間過久,肺氣虛,哮喘,一咳嗽就喘不上氣來,有膿痰,突出久咳,忽然的外感風寒引起的喘咳不適合用它〕 「溫馨提示:這些都是經(jīng)方,現(xiàn)在我們調(diào)理身體疾病或者以比作為主方隨癥加減,慢慢調(diào)理,單單用它實際上不容易達到預(yù)想的目的,所以大家就當參考學習一下即可,切勿盲目套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