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人天 書法與八卦都是中國傳統(tǒng)的精深科學(xué),探討它們的共同點,探討它們的淵源、歷史及發(fā)展,是我們當(dāng)代人的共同責(zé)任。它們是何方影響何方?何方給以何方的應(yīng)用以及它們將來的發(fā)展是不是會給中國的書法帶來進(jìn)步?我想,通過大家的努力研究,一定會給中國書法帶來一個美好的前景。 中國書法典籍浩繁,筆者通過長期研讀,發(fā)現(xiàn)書法與八卦之間有著很大聯(lián)系,可以說有著緊密性與多樣性,像人們的感情那樣千絲萬縷、纏綿悱惻、耐人尋味,于是就產(chǎn)生了想把這些寫出來的想法。 下面就具體來談一談。 一、書法與八卦的象征性 書法與八卦都有著相同的象征性特點。那么,接下來,我們看一看它們的象征性是如何的。 1、書法的象征性 書法的媒體是漢字,而漢字是起源于自然物象的模擬,故上古文字多象形。在甲骨文中,“象形”屬于六書之一,即六種造字方法之一種,其余的五種(指事、形聲、會意、假借、轉(zhuǎn)注)就很少形象可言,具體說其形象又不像圖畫那樣盡追自然物之形體,而只是一種象征性的像。 書法成其為藝術(shù),是因為其本身具有著可塑性。其可塑性的反映是人的大腦的認(rèn)識(從感覺到思維)對世界的反映;也就是書法的美是借我們的眼睛對其字的觀看,給大腦皮層產(chǎn)生反映,從而得到不可名狀、不可言傳之境的朦朧美感。其實,我們根本無法說清楚這種美感是如何?就是古代的諸多書學(xué)論著也是一樣,只能用多種形象的比喻來形容其書。如用“龍躍天門,虎臥風(fēng)闕”來形容王羲之的書法,用“荊卿投劍、樊噲擁盾”形容顏真卿的書法。其實在他們的書法中,怎么能找到龍虎的形跡,荊卿和樊噲的形象?這些只能說明的一點:就是書法難以言傳,只能用多方譬喻來形容之,方得其庶幾仿佛的象征性美感。 2、八卦的象征性 八卦的象征性,首先就得從《易》的特點看《易》的象征性。《易》的基礎(chǔ)是八卦,每卦三爻,是為“小成之卦”。八卦兩兩相重變?yōu)榱呢?,每卦六爻,是為“大成之卦”。爻分陰陽,一為陽爻,一為陰爻。卦與爻皆有所象,總論一卦之象為“大象”,分論一爻之象為“小象”。例如≡(乾卦),“乾為天,為圓,為君,為父……”(《易傳·說卦》),這是總論乾卦一卦的“大象”。再以分論乾卦“初九爻”的“小象”,“潛龍無用,陽在下也”(《易·系辭》)。卦何曾像天?爻哪里像龍?同乾卦有關(guān)的事物在“≡”符號中毫無形象可言,“≡”這個符號只是同有關(guān)事物“遙相呼應(yīng)”、“抽象協(xié)調(diào)”。從而“大象”“小象”都是說明卦與爻的象征意義。 再從《易》教的特點看《易》的象征性。 “挈凈精微,《易》教也?!?《孔子家語》)“八卦成列,象在其中矣?!蓖蹂鲎ⅰ皞涮煜轮笠玻?《易傳·系辭》)卦與爻的數(shù)都是有限的,怎么能夠“挈凈精微”,“備天下之象”呢?它之所以能以有限應(yīng)無限,其秘密就在于《易》以有限的卦與爻同無限的事與物“遙相呼應(yīng)”、“抽象協(xié)調(diào)”。故知《易》教“挈凈精微”的特點正顯示《易》的象征性。 二、書法與八卦皆顯宇宙萬物 上面我們已探討了書法與八卦同具象征性,另外我們還要探討它們的一個共同點就是皆顯宇宙萬物。 八卦以卦顯,每卦分三爻,爻分陰陽,包羅天地,宇宙萬物,山川河溝,日月星辰,飛禽走獸,煙云雨露,樹木花朵等,這一切說明了八卦顯示宇宙萬物之像。 那么書法呢? 書法亦然,以點劃使轉(zhuǎn)顯其形質(zhì)和情性,形質(zhì)和情性又顯其天地萬物。為什么這么說呢?下面我以書法的宇宙觀和抽象概括來說明這個問題。 1、宇宙觀 中國書法自成為藝術(shù)以來便帶有濃厚的主觀抒情性,后來又有了對“意”的追求。遠(yuǎn)在上古時代,我們的先人與大自然定下了和諧的基調(diào),“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康衢謠》)“浴乎沂,風(fēng)乎舞雩,泳而歸?!?《論語·先進(jìn)》)這是多么美麗恬淡安謐、樂天知命的境界!這一觀念通過儒家思想,特別是在兩晉后道家精神的傳播,漸次深入人心,形成了中國人特有的宇宙觀。古人認(rèn)為人和自然物一樣,都是由天地之精氣凝聚而成,即所說的“天地之正氣,雜然賦流形”,“人之生,氣之聚也?!庇钪娌皇桥c人對立而獨立存在的客體,同樣,人也不是與宇宙對立而獨立存在的主體,它們之間有著密不可分的關(guān)系,人是從空際渺冥的自然中來,又回歸到空際渺冥的自然中去,“生于斯,回歸于斯”,“生死亦大矣?!痹谒囆g(shù)的路上,有悟性的藝術(shù)家的精神無處不與寥廓的宇宙相感應(yīng),相交游。天地之氣能使人聰慧睿智,能把精氣納之于胸的人就成了圣人。 因基于這樣的認(rèn)識,人便是自然的一部分,每一個人都是一個小宇宙,書家的胸中也就包涵著宇宙萬物,那么書家的胸中同時也就包涵著由宇宙萬物而產(chǎn)生的情感,書法只是外界的宇宙與書家內(nèi)在的宇宙相吻合、相感應(yīng)而留下的有文意的印跡。這時,文字的文意意境與書家內(nèi)在的宇宙相吻合,并且產(chǎn)生的線條也是與之相穩(wěn)合的,也就是達(dá)到了“心手相應(yīng)”、“和諧一致”、“心忘手追”的境界時間。此時所寫出的書法作品也就是最成熟的作品,自然界的山川風(fēng)云,通過書家內(nèi)心的情緒意念的變化而獲得表現(xiàn),同時書家的心緒意念也借助點畫、使轉(zhuǎn)、頓挫的書寫而得到宣泄。 其實,這只是轉(zhuǎn)化了一下而已,因為在中國人的意識深層里,人與自然是融合一體的,只不過詩人能把它們記述于詩文、畫家能畫在畫上,書家能通過抽象的概括力留于書法的作品之中,而一般人不能而已。 所以說書法具有著宇宙觀。 (未完,待續(x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