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女人的愛 吳瓊 “你難道認為,我會留下來甘愿做一個對你來說無足輕重的人?你以為我是一架機器?——一架沒有感情的機器?能夠容忍別人把一口面包從我嘴里搶走,把一滴生命之水從我杯子里潑掉?難道就因為我一貧如洗、默默無聞、長相平庸、個子瘦小,就沒有靈魂,沒有心腸了?——你不是想錯了嗎?——我的心靈跟你一樣豐富,我的心胸跟你一樣充實!要是上帝賜予我一點姿色和充足的財富,我會使你同我現(xiàn)在一樣難分難舍,我不是根據(jù)習俗、常規(guī),甚至也不是血肉之軀同你說話,而是我的靈魂同你的靈魂在對話,就仿佛我們兩人穿過墳墓,站在上帝腳下,彼此平等——本來就如此!” 這段熟悉的文字經(jīng)久不衰,震撼了多少人的內心。 1847年10月,世界文學史上出現(xiàn)了一部曠世佳作,這便是英國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創(chuàng)作的具有自傳色彩的長篇小說《簡·愛》。 作品講述一位從小變成孤兒的英國女子在各種磨難中不斷追求自由與尊嚴,堅持自我,最終獲得幸福的故事。小說引人入勝地展示了男女主人公曲折起伏的愛情經(jīng)歷,歌頌了擺脫一切舊習俗和偏見,成功塑造了一個敢于反抗,敢于爭取自由和平等地位的女性形象。 簡·愛是個孤女,自幼寄養(yǎng)在舅父母家里,受盡歧視和虐待。在簡反抗舅母的欺凌后,舅母將簡送進了羅沃德孤兒院。簡在孤兒院受到教育,同時結識了摯友海倫,由于惡劣的生活條件,海倫因肺結核去世。簡·愛學成后,在這所孤兒院任教。因恩師的離開,她最終也選擇離開孤兒院,去桑菲爾德莊園任家庭教師一職。 桑菲爾德莊園沉郁空曠,有時還會聽到令人毛骨悚然的奇怪笑聲。簡的學生是一個10歲左右的女孩阿黛拉·瓦朗,莊園主羅切斯特是女孩的監(jiān)護人。一天黃昏,簡·愛外出散步,邂逅剛從國外歸來的羅切斯特先生。 羅切斯特是個性格憂郁、喜怒無常的人,對她的態(tài)度也是時好時壞。一天,簡·愛在睡夢中被詭異的笑聲驚醒,發(fā)現(xiàn)羅切斯特的房間著了火,簡·愛叫醒他并幫助他撲滅了火。就這樣,這個男人的內心逐漸被這個女人所溫暖,并且漸漸的開始對她敞開了心扉,而這個女人已經(jīng)愛上了他。 就在兩個人即將結婚的前夜,簡·愛在朦朧中看到一個可怕的女人,在鏡前披戴她的婚紗。第二天,當婚禮在教堂進行時,突然有人出證:羅切斯特已經(jīng)結婚。他的妻子就是那個被關在三樓密室中,常發(fā)出恐怖笑聲的瘋女人。 法律阻礙了他們的愛情,使兩人陷入深深的痛苦之中。在一個凄風苦雨之夜,簡·愛離開了羅切斯特。在途中,簡·愛風餐露宿,歷盡磨難,幾經(jīng)周折,她還是放不下自己愛的那個男人,決定回去看望羅切斯特。她回到桑菲爾德莊園,那座宅子已成廢墟,瘋女人放火后墜樓身亡,羅切斯特也受傷致殘。但她選擇留在羅切斯特身邊,和他結婚,過上了理想的生活。 讀一本書不僅僅要只看這本書里所描述的故事情節(jié),還要結合作者的生平經(jīng)歷以及創(chuàng)作的歷史背景,只有這樣才能更加全面的讀懂、讀透一本書。 夏洛蒂·勃朗特出生于一個牧師家庭,五歲時母親病逝,八歲時父親將她送進女子寄宿學校,學校條件極其惡劣,畢業(yè)后為照顧弟弟妹妹多次出任家庭教師這一職位,歷經(jīng)各種挫折與磨難,帶領妹妹們走上文學創(chuàng)作之路,并被當時英國文壇稱為“勃朗特三姐妹”。這部分經(jīng)歷與我們的主人公簡愛是何其的相似。 作者寫的不僅僅是一本小說,更是自己的生平經(jīng)歷,文學一向來自于生活,并且高于生活,只有切身的經(jīng)歷感受才能寫出這么偉大的作品。俄國文學家托爾斯泰曾經(jīng)評論《簡·愛》表達出的思想,即婦女不甘于社會指定她們的地位而要求在工作上以及婚姻上獨立平等的思想,在當時是不同凡響的。 在追求個人幸福時,簡·愛表現(xiàn)出異乎尋常的純真、樸實的思想感情和一往無前的勇氣。她并沒有因為自己的仆人地位而放棄對幸福的追求,她的愛情是純潔高尚的,她對羅切斯特的財富不屑一顧,她之所以鐘情于他,就是因為他能平等待人,把她視作朋友,能夠與她坦誠相待。 當她再一次回到桑菲爾德府的時候,發(fā)現(xiàn)房子已經(jīng)被燒為平地了,經(jīng)過打聽之后找到了羅切斯特,雖然他失去了一條胳膊,眼鏡也看不見了,但是簡愛依舊沒有嫌棄他,羅切斯特也認為自己配不上簡愛了,現(xiàn)在的簡愛有一大筆遺產(chǎn),而且是一個身體完整的人,但是簡愛不這么認為,在她心里她認為愛情無關這些,更多的是兩個人的心靈上的心意相通?,F(xiàn)在羅切斯特的妻子已經(jīng)不在了,再也沒有阻擋她和羅切斯特在一起的阻力,這個時候他們在了一起了,在簡愛看來,這個時候他們是平等的,自由的。 簡愛的這種精神是我們現(xiàn)代人需要的,如果放在現(xiàn)代,當之前深愛的男/女朋友突然殘疾并沒有錢后,我相信大多數(shù)人都會選擇離開,但是簡愛卻沒有,而是留下來照顧羅切斯特了。 故事的結尾是一個很美好的結束,簡愛和羅切斯特在一起了,有了孩子,并且經(jīng)過治療后羅切斯特的眼睛已經(jīng)可以微微看到光亮。 她出身卑微,相貌平凡,但她并不以此自卑。她蔑視權貴的驕橫,嘲笑他們的愚笨,顯示出自立自強的人格和美好的理想。她有頑強的生命力,從不向命運低頭,最后有了自己所向往的美好生活。 簡·愛生存在一個父母雙亡、寄人籬下的環(huán)境。從小就承受著與同齡人不一樣的待遇:舅母的嫌棄,表姐的蔑視,表哥的侮辱和毒打。但她并沒有絕望,她并沒有自我摧毀,并沒有在侮辱中沉淪。所帶來的種種不幸的一切,相反,換回的卻是簡·愛的無限信心,卻是簡·愛的堅強不屈的精神,一種不可戰(zhàn)勝的內在人格力量。她對自己的命運、價值、地位的思考和努力把握,對自己的思想和人格有著理性的認識,對自己的幸福和情感有著堅定的追求。從簡愛身上,表現(xiàn)出當今新女性的形象:自尊、自重、自立、自強,對于自己的人格、情感、生活、判斷、選擇的堅定理想和執(zhí)著追求。 作者簡介 吳瓊,女,1986年生于吉林省蛟河市,畢業(yè)于牡丹江大學中文系漢語言文學專業(yè),在校期間與學友創(chuàng)辦文學社,并出版報紙《鏡泊學魂》,自2003年起開始在《蛟河市作文報》上發(fā)表散文、詩歌,吉林市詩詞學會會員,現(xiàn)就職于蛟河市漂河鎮(zhèn)人民政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