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時讀紅樓,喜見他起高樓,宴賓客,愛他熱鬧紛呈,繁花似錦。青年時讀紅樓,滿眼風(fēng)花雪月,繾綣纏綿。 人到中年,歷歲月多艱,再讀紅樓,只覺世事洞明,無處不是學(xué)問,也無處不閃耀著處世智慧的光芒。 01 與人方便,自己方便 劉姥姥家因無錢過冬,陷入困頓。 女婿王狗兒祖上與金陵王家連過宗,王家二小姐現(xiàn)是榮國府賈二老爺?shù)姆蛉?,因著這點(diǎn)瓜葛,劉姥姥決定去賈府碰碰運(yùn)氣,打打秋風(fēng)。 然而侯門深似海,公侯世家的大門哪那么好進(jìn)?矗立在前怒目相向的石獅子,足以讓人心生畏懼。 但劉姥姥沒有退縮,她決定走“曲線救國”路線,繞到后門找王夫人的陪房周瑞家的,由周瑞家的引薦,見到了當(dāng)家人王熙鳳。 一向貪酷的鳳姐偶發(fā)善心,給了劉姥姥二十兩銀子,這筆意外之財讓劉姥姥一家渡過了難關(guān)。 若無周瑞家的牽線,這次“秋風(fēng)”不會打得如此順利,劉姥姥怕是難見“真佛”,更別說能討來這許多白花花的銀子了。 賈府上下皆是“一雙富貴眼”,慣于看人下菜碟,這周瑞家的也不例外,她是太太的陪房,在府中略有臉面地位,人也精明,最是有眼色。 那她為什么肯幫助一個鄉(xiāng)下貧婆子呢?原因無他,一是念舊情,二則“也要顯弄自己的體面”。 她家與王狗兒家有舊,當(dāng)年其夫周瑞與人爭買田地,多得狗兒之力,“今見劉姥姥如此而來,心中難卻其意”。脂硯齋在此批語:“周瑞婦算是個懷情不忘的正人?!?/p> 念舊很正常,人都是講良心的,當(dāng)然,賈雨村之流除外;在窮親戚朋友面前炫耀自己的臉面,也屬人之本性。此二則皆是常情常態(tài)。 幫了這個忙,劉姥姥自然對她感激不盡,周瑞家的道:“說那里話。俗語說的:'與人方便,自己方便?!贿^用我說一句話罷了,害著我什么?!?/p> 勿以善小而不為,周瑞家的一句通傳,一次跑腿,可以說拯救劉姥姥一家于水火,可謂功德無量,善莫大焉。 人生在世,誰都會遇到困難。在別人有難處的時候,幫忙說句話,搭把手,提點(diǎn)一下,不過是舉手之勞,順?biāo)浦壑e,自己不費(fèi)什么勁,卻能實(shí)實(shí)在在幫到別人,何樂而不為? 古人云:與人為善,于己為善;與人有路,于己有退。今天的別人,焉知不是明日的自己?幫助別人,就是幫助自己;成就他人,亦是成就自己。 那些故意愛給別人設(shè)置障礙的人,終會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愛出者愛返,福往者福來。遵循天地間的因果定律,人的路,才能越走越寬。 予別人便利,終歸會便利你自己;予世界溫暖,世界將予你燦爛千陽。 02 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紅樓夢》里堪稱情商高的人有兩個,一個是寶釵,另一個是平兒。 平兒是鳳姐的陪嫁丫頭,也是得力助手,對外幫著鳳姐料理家務(wù),任勞任怨,對內(nèi)被鳳姐逼著作了賈璉的侍妾,以示賢良和籠絡(luò)。 平兒獨(dú)自一人應(yīng)對賈璉夫婦,于賈璉之俗,鳳姐之威之間,她竟能做到周全妥帖,實(shí)屬不易。 賈璉好色,私通府中下人的媳婦多姑娘,兩人難舍難分,盟山誓海,互贈信物。多姑娘送與的一綹青絲,被收拾衣物的平兒發(fā)現(xiàn)了。 平兒對鳳姐忠心赤膽,向來沒有瞞她的事,這回卻幫著賈璉,沒對鳳姐提及。 鳳姐是個醋缸,但凡有丫頭被賈璉多看一眼,她都有本事當(dāng)著丈夫的面打個爛羊頭。何況這私通之事,知后欲將如何?可想而知。 平兒深知鳳姐為人,為免生波瀾,她隱瞞了此事。 她并非有心維護(hù)賈璉,而是知道若抖出此事,鳳姐必鬧得雞飛狗跳,家無寧日。而賈璉夫婦打鬧過后,仍會和好如初,到時她就會處于一種尷尬的境地,兩頭不落好,聰明如平兒,是斷不會做這種蠢事的。 為了家庭安寧,也為了保護(hù)自己,將此事消弭于無形之中,是最好的選擇。 柳五兒被冤枉偷了太太房中的玫瑰露,被林之孝家的軟禁起來,叫天不應(yīng)叫地不靈。 依鳳姐的主意,要把太太屋里的丫頭都拿來,墊著磁瓦子,跪在太陽底下,茶飯也別給吃,一日不說跪一日,便是鐵打的,也保準(zhǔn)招了。 對這種刻毒的做法,平兒非但不同意,還勸說鳳姐:“何苦來操這心!得放手時須放手。什么大不了的事,樂得不施恩呢?”輔之以正,導(dǎo)之以善,令鳳姐也無不信服。 她不偏信一方,明察暗訪,查明真相,還了五兒清白,又顧及了探春的臉面,還保護(hù)訓(xùn)誡了“做賊”的彩云,完美判決了一宗“冤案”。 不把事情擴(kuò)大化,在秉公處理的基礎(chǔ)上息事寧人,防止矛盾深層次激發(fā),讓內(nèi)耗的程度減到最低,體現(xiàn)了高水平的處事能力,更是一種難得的處世智慧。 平兒對那些唯恐天下不亂的婆子們說:“大事化為小事,小事化為沒事,方是興旺之家。若得不了一點(diǎn)子小事,便揚(yáng)鈴打鼓的亂折騰起來,不成道理。”清代評論家黃小田盛贊:“何物女子能識大體如是。” 知進(jìn)退,識大體,看似來自平兒的高情商,其實(shí)一切皆源于她的善良和智慧。 無論經(jīng)營婚姻,還是治理家庭,都須有“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意識與格局,這并非是向生活妥協(xié),也不是和稀泥,少擔(dān)當(dāng),而是真正聰明的人解決問題的絕妙方式。 復(fù)雜的事情簡單做,大道至簡,繁在人心;人心簡單了,人生也就自在了。 03 居安思危,未雨綢繆 賈府為鐘鳴鼎食之家,翰墨詩書之族,威赫顯耀,已歷百載,然終究逃不過“君子之澤,五世而斬”的命運(yùn)。 生于末世的子孫,只知醉生夢死,及時行樂,偌大府第,竟無一人擔(dān)負(fù)起振興家族的大任。 呼喇喇似大廈傾,從鮮花著錦,到衰敗凋零,不過在轉(zhuǎn)瞬之間。 人生的悲哀,世道的無情,又何止讓人灑下“一把辛酸淚”,直教見者哀慟,歷者悔悟。 在帝制時代,封建貴族之家由盛而衰,其頹敗之勢,縱然不可挽回,但在這個過程中,有無途徑可延緩下墜的速度,有無辦法在敗落之后護(hù)子孫周全,防止步入樹倒猢猻散,飛鳥各投林的境地?還是有的。 其實(shí),《紅樓夢》里,有一個人,對于家族的興衰以及中興之道,是有著清醒認(rèn)識的。她就是秦可卿。 當(dāng)眾人尚耽于眼前的虛浮繁華,她已經(jīng)知曉“月滿則虧,水滿則溢”的道理,也洞悉“登高必跌重”的必然。她明白,否極泰來,榮辱往復(fù),乃是亙古不變的真理。 對于榮華富貴,她認(rèn)為非人力可控,但“如今能于榮時籌畫下將來衰時的世業(yè),亦可謂常保永全了?!?/p> 命運(yùn)變幻莫測,明天和意外,誰也不知道哪個先來,“于榮時籌畫下衰時的世業(yè)”,實(shí)際上就是居安思危,未雨綢繆,這是應(yīng)對世事無常的不二法門。 她提出的具體辦法,一是趁有錢的時候,在祖塋附近多購置田莊、房舍和土地,以備祭祀供給的花費(fèi);二是將家學(xué)私塾遷至墳莊周圍。 在封建時代,官僚一旦被治罪,便會面臨抄家的境地,所有家產(chǎn)皆要沒收入官,但祭祀產(chǎn)業(yè)除外。因?yàn)楣糯实垡孕⒅翁煜?,動什么不能動人家祖宗?/p> 秦可卿想到,賈府萬一敗落,子孫回鄉(xiāng)務(wù)農(nóng)讀書,也是條退路,留得青山在,依舊有柴燒。祭祀產(chǎn)業(yè)又可以永繼,至少能保障衣食無虞,子孫可攻書應(yīng)舉,以圖再起。 若按秦可卿的想法去謀劃籌措,待賈府被抄時,必不會落得家破人亡,流離失所的悲慘結(jié)局。 孟子云:生于憂患,死于安樂。 大至家國,小到個人,若是慣于驕奢憊懶,貪圖安逸舒適,便會失去積極進(jìn)取的動力,一旦安穩(wěn)被打破,立馬就舉足無措,任由命運(yùn)的滾滾洪流將其淹沒。 風(fēng)平浪靜的深處,往往暗流洶涌;花團(tuán)錦簇的背后,大多是萬丈深淵。人若沒有憂患意識,易處險地而自若,立危墻之下而不自知,那是很可怕的。 《詩經(jīng)·豳風(fēng)·鴟號》曰:“迨天之未陰雨,徹彼桑土,綢繆牖戶。今女下民,或敢侮予?” 鳥兒尚知未雨綢繆,人若不知慮后,又何以為人,當(dāng)情何以堪? 人無遠(yuǎn)慮,必有近憂。趁早籌謀,留有余地。不要等到無路可退,才來追悔莫及。須知道,人生最大的遺憾和痛苦,并非來自失敗,而是“我本可以”。 04 心懷善念,廣結(jié)善緣 尤氏是寧國府當(dāng)家人賈珍的填房,娘家無背景,沒有依靠;丈夫與兒媳私通,她無可奈何;兩個拖油瓶妹子與自己的丈夫、繼子常年胡混瞎搞,她無法勸阻;不敢規(guī)諫丈夫,無力管束下人,還曾因賈璉偷娶尤二姐之事,被鳳姐遷怒,當(dāng)著眾人的面對她又罵又啐:“你又沒才干,又沒口齒,鋸了嘴子的葫蘆,就只會一味瞎小心,圖賢良的名兒……”,直被鳳姐揉搓成一個面團(tuán),也不敢反抗。 在萬紫千紅的大觀園里,她顯得平凡普通,乃至軟弱無能。荒誕的家族,荒唐的丈夫,讓她暗地里不知咽下過多少苦水,然而這一切并不能阻止她成為一個善良的人。 賈母一時興起,要學(xué)小家子湊份子,給鳳姐過一個熱鬧的生辰。為了讓鳳姐省心,賈母交辦尤氏籌劃生日會。 合府上下都湊了銀子,貪心的鳳姐猶嫌不足,說家里還有兩位姨娘沒出錢。尤氏便悄罵鳳姐:“你這沒足厭的小蹄子,這些婆婆、嬸子來湊銀子給你過生日,你還不足!又拉上兩個苦瓠子作什么?” 姨娘的月例只有二兩銀子,日子過得較為艱難,這一下子掏出一個月的工資湊份子,更得叫苦連天。 尤氏心懷憐憫,不但能體察他人之苦,還以實(shí)際行動為他人解難。 她趁鳳姐不在,把兩位姨娘和幾個丫頭的銀子一并歸還,懾于鳳姐的淫威,兩位姨娘還不敢收,尤氏道:“你們可憐見的,那里有這些閑錢。鳳丫頭便知道了,有我應(yīng)著呢。”二人聽說,方千恩萬謝的收了。 其實(shí)尤氏并非像鳳姐說的那般“無才干”,她辦的生日宴就十分妥當(dāng),贏得賈母及眾人的肯定;后來她獨(dú)自辦理公公賈敬的喪事,也處處想得周到,并不比協(xié)理寧國府時的鳳姐差,連賈珍都對她稱贊不絕。 她不過是行事低調(diào),不事張揚(yáng),不像鳳姐那樣愛賣弄才干而已。脂硯齋評論她:“論有德,比阿鳳高十倍?!?/p> 她悄悄把銀子退還兩位姨娘,并非想得到她們的感謝,更不是為博行善之名,而是發(fā)自真心的體恤,雖為小善行,卻是真善良。 與鳳姐動輒打罵下人,處處樹敵的舉動相比,尤氏心存善念,廣結(jié)善緣的行為才是處世的大智慧。 鳳姐機(jī)關(guān)算盡,反被聰明誤,賠上了卿卿性命,結(jié)局凄涼?!痘茨献印吩唬骸疤斓罒o親,唯德是與?!兵P姐虧在德行。紅樓未完,尤氏的結(jié)局未知,但她心中有善,必會得到命運(yùn)的眷顧。 《道德經(jīng)》說:“天道無親,常與善人?!比巳羯屏?,天必佑之。一個微小的善念,一句簡單的善言,一次隨手的善行,都可能讓你結(jié)下一段善緣。 但行善事,莫問前程。人只需順應(yīng)天道,不昧良知,做該做的事,行該行的路,余下的,老天自有安排。不是有一句話嗎?你只管善良,福報已在來的路上。 結(jié)語 魯迅先生說:“對于《紅樓夢》,經(jīng)學(xué)家看見《易》,道學(xué)家看見淫,才子看見纏綿,革命家看見排滿,流言家看見宮闈秘事……” 而對于被歲月裹挾前行的中年人來說,看見的是一條條簡約素樸卻驚覺觸目的至理:予人方便,終會方便自己;給人余地,就是給自己退路;防患未然,有備無患,是應(yīng)有的覺悟;心懷惻隱,與人為善,是生而為人的慈悲。 這是處世的智慧,也是人生的真相,愿你我都能懂得。 作者:楊文娟,本文為少讀紅樓原創(chuàng)作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