瑣窗寒 姑蘇印象-桃花塢 雙調(diào):健捷激裊 唐寅宅在閶門內(nèi)桃花塢。中有學圃堂,今尚存, 古道霜清,重湖影冷,玉樓秋暮。 胭脂落盡,孤獨桃花庵主。 更無因、煙溪風月,吳州昨夜云泉雨。 有六如居士,詩吟舊國,夢行秦楚。 人去?;ㄉ钐?。 怕歸鳥東啼,夕陽西顧。 清塵空戀,一段巫山春悟。 莫自憐、閒散疏狂,不負半世高唐路。 亦茫然、香減紅衰,徑斷珍珠塢。 (注釋) 唐寅:明蘇州府吳縣人,字伯虎,號六如居士、桃花庵主。從周臣學畫。弘治十一年舉人第一。會試時,牽涉科場舞弊案,下詔獄,謫為吏,恥不就。游名山大川,以賣畫為生。山水、人物、花鳥,無所不精。寧王朱宸濠厚禮聘之,寅察其有異志,佯狂而歸。筑室桃花塢,與客日游宴其中。與沈周、文徵明、仇英合稱明四家。 庚子年初夏填于上海臨港 瑣窗寒 姑蘇印象-江楓館 雙調(diào):健捷激裊 江楓館在渴烏巷,吳國古館。 越郡飄零,吳江寂寞,楚山消息。 霜楓染盡,高館脂香重拾。 任匆匆、愁慚煙驛,古庭一夜秋蛩急。 引十三云錦,百千舊夢,賣花聲抑。 心逸。相思積。 濯海上歸者,滬淞羈客。 蘭臺風月,影斷洞庭蘆荻。 正此時、日落西樓,情空不負姑蘇笛。 飲虹霓、琥珀精魂,葉晚黃昏邑。 (注釋) 金樓子曰:楓脂千歲為琥珀。 庚子年初夏填于上海臨港 瑣窗寒 姑蘇印象-閶門 要離墓 雙調(diào):健捷激裊 要離墓在吳縣閶門外金閶亭旁。 玉樹清風,瑤臺落月,古墩豪氣。 吳鉤楚劍,委骨金閶亭外。 獨潸然、明滅無兆,何慚東逝江陵水。 嘆梁鴻去后,荒墳三尺,旅人誰祭。 心碎??障鄬Α?/span> 為一我是非,兩塵生死。 凄涼悱惻,只有弱苔霜葦。 結(jié)英風、勁節(jié)高蹤,此身換得君王淚。 亦依依、寒杵孤燈,梵門梅開未。 (注釋) 要離:春秋末吳國刺客。相傳吳王闔閭派專諸刺殺王僚后,又派要離謀刺出奔在衛(wèi)的王子慶忌。要離請吳王斷其右手,殺其妻子,詐稱得罪出逃。及至衛(wèi)國,見慶忌,慶忌喜,與之謀。當同舟渡江時,慶忌被他刺中要害。慶忌釋令要離歸吳,舟行至江陵,要離伏劍自殺。 東漢梁鴻與妻孟光相敬如賓,后以“梁鴻”喻指丈夫,亦喻賢夫。 兩塵:丁約謂韋子威曰:郎君得道,尚隔兩塵。子威問其故,答曰:儒謂之世,釋謂之劫,道謂之塵。 庚子年初夏填于上海臨港 瑣窗寒 姑蘇印象-楓橋 寒山寺 雙調(diào):健捷激裊 寒山寺在今蘇州西楓橋鎮(zhèn)。相傳唐詩僧寒山子曾居于此,故名。寺始建于南朝梁天監(jiān)年間,本名妙利普明塔院,又名楓橋寺。 十里楓橋,千尋佛寺,一時風月。 浮圖峻峙,夜半鐘聲初歇。 走天涯、寒山傳燈,平江不斷高僧貼。 有普明三昧,娑羅雙樹,梵門孤蝶。 傾滅??諉柩省?/span> 恨隱榭竹變,古亭梅絕。 蘭因絮果,未盡死生離別。 更荒唐、長幼失歡,那年六月無名雪。 捧缽人、掛錫何憑,世亂幾磨涅。 (注釋) 寒山:唐代著名詩僧,居浙江天臺寒巖,因稱寒山子或寒山。 傳燈:法能破阇,故以燈譬之。傳法于他,故曰傳燈。 普明三昧:謂菩薩住是三昧,于一切法見光明相,無諸黑暗,以神通力,普照世間,了了無礙,是名普明三昧。 娑羅雙樹:釋迦牟尼涅槃之處。在印度阿利羅跋提河邊。其處四方各有二株雙生的娑羅樹,故謂之“娑羅雙樹”。 掛錫:游僧投宿寺院。因投宿時把衣缽錫杖掛在僧堂鉤上,故稱。 磨涅:比喻所經(jīng)受的考驗、折磨或外界的影響。 庚子年初夏填于上海臨港 瑣窗寒 姑蘇印象-橫山 郊臺 雙調(diào):健捷激裊 郊臺在橫山東麓石湖之上。相傳吳僭王號時嘗郊祭于此,今壇壝之形尚存。 故國凄涼,郊臺聚散,劍端風月。 吳宮日落,夕照紫壇紅葉。 獨興嗟、越來溪上,橫山掩盡英雄血。 把丘墟收拾,江山裁剪,霸圖空疊。 飄瞥。長洲雪。 正寺閣磬動,石湖影接。 須臾王道,一任區(qū)川人歇。 呼不歸、五塢云深,越女一去珠纓絕。 對華林、千古衣冠,夢在黃金闕。 (注釋) 越來溪在城南橫山下,與石湖通。相傳越兵自此入?yún)枪拭?/span> 五塢山有五塢。節(jié)度推官馬云游此山,題名曰芳桂塢。飛泉塢、修竹塢、丹霞塢、白云塢五塢。 黃金闕:道家謂天上有黃金闕,為仙人或天帝所居。 庚子年初夏填于上海臨港 瑣窗寒 姑蘇印象-橫山 五塢 雙調(diào):健捷激裊 橫山在姑蘇城西南姑蘇山東。山四面皆橫,故名。又名踞湖山。 楚桂愁遲,吳泉惜遠,越山驚寂。 紅楓葉墜,染盡太湖秋色。 度西樓、雁過姑蘇,那堪五塢蟬聲息。 但丹霞依舊,白云如故,九龍初出。 悁悒。芳華易。 伴冷雨青燈,短簫殘笛。 僧歸夜寺,鼓起望亭南北。 更不堪、十載荒唐,一锨竟絕將軍穸。 自潸然、百八鐘磐,淚作魚龍泣。 (注釋) 橫山有五塢,故又名五塢山。節(jié)度推官馬云游此山,名之曰芳桂塢。飛泉塢、修竹塢、丹霞塢、白云塢,后人又稱為九龍塢。此山鎮(zhèn)郡西南、臨吳控越,實吳時要地。隋遷郡于此,山亦以為屏蔽矣。 將軍穸:將軍袁松山墓:在橫山東五里松山。毀于文革。 庚子年初夏填于上海臨港 瑣窗寒 姑蘇印象-虎丘山 點頭石 雙調(diào):健捷激裊 點頭石:石在虎丘山。晉竺道生說法,石為點頭。今有悟石軒。 水鶴無言,元龜解語,嶺猿回首。 亭亭若載,區(qū)位虎丘依舊。 但潸然、夢帶人鬼,卻移惑海青陽后。 使意沉囂谷,郁浮寥廓,理開清宙。 誰守。紅塵咒。 念頓悟為佛,掩迷矜疚。 輕蘿弱羽,竟把風云猜透。 漸消磨、空磬息音,桃源始此人長久。 石點頭、生死循環(huán),只有心難朽。 (注釋) 竺道生:即道生,俗稱生公。南朝宋僧。鉅鹿人,寓居彭城。 區(qū)位:指某事物占有的場所,但也含有位置、布局、分布、位置關系等方面的意義。 矜疚:憐憫不安。 庚子年初夏填于上海臨港 瑣窗寒 姑蘇印象-虎丘山 生公講臺 雙調(diào):健捷激裊 生公:晉末高僧竺道生。相傳生公曾于蘇州虎丘寺立石為徒,講《涅盤經(jīng)》。至微妙處,石皆點頭。 佛像敲殘,經(jīng)幢擊破,寺磐焚毀。 塵緣已息,從此白蓮無味。 寂未言、明月絕照,十年多少蒼生淚。 惜講臺僧去,聽燈人散,梵鐘空啟。 應悔。摩崖碎。 始德布六神,影披三昧。 沙門有道,識盡世間神鬼。 課滄桑、絮果蘭因,煙冷虎阜天花墜。 待生公、重演金剛,涅槃吳郡外。 (注釋) 六神:古以人之心、肺、肝、腎、脾、膽,稱為六神。 三昧:意為“正定”。謂屏除雜念,心不散亂,專注一境。 涅槃:指熄滅生死輪回后的境界。 庚子年初夏填于上海臨港 瑣窗寒 姑蘇印象-靈巖山 館娃宮 雙調(diào):健捷激裊 靈巖山頂舊有秀峰寺,即今吳館娃宮。 楚閣鴉啼,吳臺鹿去,秀峰蛩亂。 離宮別浦,云繞千年空館。 送斜陽、朱欄立盡,影驚溪月金釵斷。 把紫簫吹了,玉琴彈罷,屧廊人倦。 清怨。深深顫。 恨秦望無路,若耶已遠。 紅塵重隔,夢向五湖江漢。 竟茫然、香徑遣聲,蛾眉夜夜君王宴。 正此時、木落姑蘇,雁過霜林晚。 (注釋) 響屧廊在硯石山,以楩梓藉其地,西施步屧繞之則有聲,故名。 楩梓:黃楩樹與梓樹兩種大木。 秦望山在會稽縣東南,舊經(jīng)云眾嶺最高者。 若邪,溪名。若耶山,北流入運河。溪旁舊有浣紗石古跡,相傳西施浣紗于此,故一名浣紗溪。 庚子年初夏填于上海臨港 瑣窗寒 姑蘇印象-靈巖山 琴臺 雙調(diào):健捷激裊 琴臺在靈巖山頂。舊有偃松臥其下,甚奇,今不存。 古越遺蹤,吳中勝跡,太湖云袂。 君山獻曲,卻被歸風吹碎。 送落霞、子期去后,無人月下聽流水。 為離鸞別鶴,棲鴉過雁,五弦聲起。 空祭。紅塵外。 望滄海淼冥,石梁茫昧。 猗蘭將暮,但問良桐萌未。 作佯狂、斂散低昂,十年不得宮商味。 獨徘徊、音絕靈巖,恥把琴臺對。 (注釋) 后漢書:桓譚字君山,善鼓琴。 子期:鐘子期,春秋時楚國人。善辨音律。相傳伯牙鼓琴,子期聽之,能知伯牙鼓琴時意在高山或志在流水。凡伯牙所念,子期必得之。因被伯牙引為知音。子期死,伯牙破琴絕弦,終身不復鼓琴。 猗蘭:猗蘭操,古琴曲名。多抒生不逢時、懷才不遇之情。 庚子年初夏填于上海臨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