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珠海到宜昌,一千二百多公里,二廣高速大多路段限八十或一百一碼,我三年前開車跑過,在珠海早上七點出發(fā),到宜昌是晚上十點多,花了十三個小時左右,其中被拍兩次。 ? ? 三哥一路上停了五次,每到一個服務(wù)區(qū)就給我發(fā)定位,電話聊幾句或微信視頻。他開了一夜的車,我一夜沒睡。 ? ? 直到六點多鐘,三哥發(fā)來他到了家的定位,我懸著的心才踏實了,坐在雨初堂的躺椅瞇了一個小時才去上班。 ? ?三哥說,昨夜幸虧你泡的茶,伴著我跑了一夜。我長途跋涉,你也長夜跋涉了。煮了一壺宜昌水,泡了你送的茶葉,三杯茶湯下肚,我可以睡個安穩(wěn)覺,你也安心了。 ? ?三哥喜歡喝酒,更喜歡茶,喝了幾十年,滿嘴的牙都是茶垢。三哥說,酒可以讓興奮,茶可以讓人沉穩(wěn)。 ? ? ?讀張中行先生的《月旦集》,從書中認識許多清末、民國及近代的學(xué)者和作家,其中鄧之誠也在內(nèi)。知道鄧之誠的書是經(jīng)雨霖所介紹,有兩函書是買齊了。一函《骨董瑣記全編》上、下冊,一函《鄧之誠文史札記》上、下冊。 ? ? ?張中行先生寫的《鄧之誠》,里面提到《骨董瑣記》《清詩紀事初編》《桑園讀書記》,張老文中寫道“尤其喜歡讀他的《骨董瑣記》,隨便翻翻就會感到,他讀書多,五方四部,三教九流,由正經(jīng)正史以至雜記小說,幾乎無所不讀?!?/span> ? ?說到讀雜書,前段時間有薄緣相識一北方老寫作者,他讀到我寫的隨筆里所提讀書雜亂,此師說,讀那么多書是沒用的,特別讀得太雜,一點用處都沒有。 ? ?對他的話我卻不認可,一個人不論你寫不寫文章,讀書是肯定有用的。讀雜書對寫作者更有用,思路廣,視野開闊,才思敏捷,各種積累也豐富,寫起東西來,下筆就順暢了。 ? ?近年來,受叔和連春、雨霖的影響,讀了一些文史類書籍,受益匪淺,感覺自己原先所寫的文字十分淺薄。 ? ?雨初堂西南側(cè)墻角,樹木蓬勃,墻腳綠化帶更是茂盛,夏天回來了,蚊子也漸漸多了,雨初堂讀書讀幾行,要抓幾把蚊咬的地方。 ? ? 以前喜歡泡在雨初堂讀書,現(xiàn)在卻喜歡泡茶室。茶室放一些喜歡讀的書,忙完了俗事,別的地方就不想去,回到茶室喝茶。 ? ? 近來家里瑣碎事多,心里有些煩躁。半夜里,還在茶室讀書喝茶,許久沒聯(lián)系的朋友發(fā)信息:阿哥,近來怎么樣?我答道:勉強可以。 ? ?朋友說:今天有朋友送了一罐價錢頗貴的茶葉,品了一下,除了茶氣比較足之外,其他也沒什么不同的。 ? ?我說:價格不菲的茶氣,值了。 ? ?朋友說:茶必須遇到懂它的人才完滿。 ? ?我不加思索地回信息:其實,萬物都一樣。 ? ?朋友回了信息:心無物,天地寬,喝茶的時候眼里心里只有茶。其實也是人生歷練跟沉淀的過程吧,每個人都必須經(jīng)歷。 ? ?我知道朋友說的是茶語,茶語里有很深的哲思和禪理。思忖片刻,我對朋友說:茶有茶語,酒有酒話。讀過一句話:相處舒服,無言也暖。無論喝酒品茶交往,都一樣,真正的懂是根源。 ? ?朋友說, 茶是清醒的,酒可以任性。茶是相對無言,落子無悔,酒是楊柳岸曉風(fēng)殘月。 ? ?朋友是潮州人,從小就受潮汕地區(qū)傳統(tǒng)茶文化的熏浸,對茶有著非一般的癡愛。喝了幾十年茶,渾身彌散著一股濃郁的茶韻,對茶的詮釋和體會是絕對有發(fā)言權(quán)的。不是嗎,茶可以和氣啟智啊。 ? ?前幾天得到四塊云南普洱茶磚茶,是勐海陳年普洱熟茶。云南的朋友送的,10年的老茶。今早拆了一塊,泡了一壺給自己試口新鮮。 ? ?不再喜歡繁瑣的應(yīng)酬,坐于茶桌邊,自己仿佛淡定了許多。 ? 書讀了一些,茶喝了一些,貪婪少了。 ?庚子年四月二十一日整理 ?圖片來自朋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