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有很多過去,也有很多未來。過去的已經(jīng)歷,甜酸苦辣,所有的味,只有自己知道。很多東西,都無所謂了。 未來,雖然不能全部預測,但自己的心里還是可以預知到一些的,世事有時有果必有因的。 梅雨纏綿,樹木翠如翡,腳疾復發(fā),靜坐雨初堂,烹水煮茶,讀董橋散文,茶醇文厚,神清氣順。 雨初堂窗外,樹木篩動,細雨密綿,滴水聲陣陣,心淡泊,志安寧。 愛孫璁兒知爺爺心意,笑無邪,如春日陽光,雨初堂里,暖氣溢灑。 記得六弟媳婦聊璁兒皮膚最黑,胎斑多,去嬰兒游泳館游泳,肯定是最好辯認,因為全場就他膚色最黑亮。 太婆聊到璁兒的膚色,土匪爺爺?shù)哪w色傳承下來,璁兒肯定像土匪爺爺,從小就是搗蛋大王。 某日,外太叔公大文豪看到璁兒:大帥的料,納百川治天下。太叔公抱著璁兒,笑得南村陰著的天有了一片燦爛的陽光。 余老師見到璁兒:璁兒以后跟我當徒弟。 璁兒三個月就喜歡看美女,跟余老師這個大美女聊天,青云這個小美女抱著他,咧著嘴暗暗地笑。 爺爺說:璁兒五歲,就教他功夫。 精哥看璁兒,觀察一會說:璁兒是文人。 偉雄大哥說:霸王的料。 永忠這個很少抱小孩的,抱著璁兒去看他的盆景。 幫主更開心,抱著璁兒展示怎么樣抱小孩。 璁兒有幸,一眾長輩,大文豪、歌唱家、士農工商,文人墨客,璁兒沾了文氣和喜氣。 三年來,翻過不少書,但沒有一冊書一篇文章一段文字是能記得住的。 活了幾十年,該清醒時老是犯糊涂,該糊涂時老是較勁,不明不白地活了幾十年,有了一些小悟:不再在乎別人的看法,不再在意別人的背后話,不想再去解釋什么,自己怎么舒服怎么過。 有朋友問我,你寫東西,有時候引用插入一些你讀過的書里的語句,文章就韻味十足。 我說,我記不住那些書里的話啊。 跟家人聊天,家人悻悻地說:你心里煩躁老是拿我出氣,跟你這個土匪說不清。 我笑了,問:見過讀書的土匪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