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腦各區(qū)及功能
扣帶回:(前下部)情緒加工、(后上部)認知功能 海 馬: 記憶(LTP)、嗅覺、情緒背景調節(jié)(損害不該出現(xiàn)情緒時鬧情緒) 杏仁核: 情緒、厭惡學習、危險線索識別 腦干網狀結構:情緒產生基礎、上行網狀結構-維持覺醒、注意、下行-調節(jié)肌肉緊張 弓形束:連接布和威,理解語義(因為不能接受來自威的信息了);左半球頂-枕部及顳-頂部:同時性空間圖式-語義性失語癥 大腦半球內側面 大腦半球的上外側面觀
大腦半球底部內面 人的大腦分為左右兩半球,體積占中樞神經系統(tǒng)總體積的一半以上,重量約為腦的總重量的60%左右。 從進化的觀點看,大腦比腦干出現(xiàn)的晚,是各種心理活動的中樞。 大腦的表面布滿深淺不同的溝或裂。溝裂簡隆起的部分稱為腦回(gyrus)。有三條大的溝裂,即中央溝(central sulcus)、外側裂和頂枕裂,這些溝裂將大腦分為額葉、頂葉、枕葉和顳葉幾個區(qū)域。 在每一葉內,一些較細小的溝裂又將大腦表面分成許多回。如額葉的額上回、額中回、額下回、中央前回;顳葉的顳上回、顳中回和顳下回;頂葉的中央后回等 大腦皮層可以分為不同的區(qū)域,分別負責不同的功能,根據前人的研究成果,我們可以把大腦皮層分為幾個功能區(qū)域。而與我們的皮紋有關的則有精神功能區(qū)、視覺區(qū)、聽覺區(qū)、機體感覺區(qū)、語言區(qū)等。 視覺區(qū)(visual area)位于頂枕裂后面的枕葉內。屬布魯德曼的第十七區(qū),他接受在光刺激的作用下由眼睛輸入的神經沖動,喊聲初級形式的視覺,如對光的察覺等。若大腦兩半球的視覺區(qū)受到破壞,即使眼睛的功能正常,人也將完全喪失視覺而成為全盲。 聽覺區(qū)(auditory area)位于顳葉的顳橫回處,屬布魯德曼的第四十一、四十二區(qū)。它接受在聲音的作用下由耳朵傳傳入的神經沖動,產生初級形式的聽覺,如對聲音的察覺等。若破壞了大腦兩半球的聽覺區(qū),即使雙耳功能正常,人葉將完全喪失聽覺而成為全聾。 機體感覺區(qū)(somato-sensory area)位于中央溝后面的一條狹長區(qū)域內,屬布魯德曼的第一、二、三區(qū)。它接受由皮膚、肌肉和內臟器官傳入的感覺信號,產生觸壓覺、溫度覺、痛覺、運動覺和內臟感覺等。軀干四肢在體感區(qū)的投射 言語區(qū):對大多數人來數,言語區(qū)(speech area)主要定位在大腦左半球,它由較廣大的區(qū)域組成。若損壞了這些區(qū)域將引起各種形式的失語癥。 在做半球額葉的后下方,靠近外側裂處,由一個言語運動區(qū),即布魯德曼第四十四、四十五區(qū),亦稱之為布洛卡區(qū)(Broca’s area),它通過鄰近的運動區(qū)控制說話時的舌頭和顎的運動。這個區(qū)域受到損傷會引發(fā)運動性失語癥。這種病人說話不流利,話語中常常遺漏功能詞,因而形成“電極式”語言。 在顳葉上方、靠近枕葉處,有一個言語聽覺中樞,它與理解口頭言語有關,稱為威爾尼克區(qū)(Wernicke’s area)。損傷這個區(qū)域將引起聽覺性失語癥,即病人不理解口語單詞,不能重復他剛剛聽過的句子,也不能完成聽寫活動。 在頂枕葉交界處,還有言語視覺中樞,損壞這個區(qū)域將出現(xiàn)理解書面語言的障礙,病人看不懂文字材料,產生視覺失語癥或失讀癥。 大腦各部位的功能 額葉皮質(prefrontal cortex):負責處理思考 顳葉(temporal lobe):腦中的語言中心 運動皮質(motor cortex):控制活動 顱頂葉(parietal lobe):負責處理特殊才能 后頂葉(occipital lobe):視覺中心 小腦(cerebellum或little brain):調整姿勢和平衡的一個關鍵部位 守門員(gatekeeper):「蜂窩狀組織」(reticular formation)的簡稱,它就像是人類的控制中心,負責將所接收的信息轉送到正確的目的地。 左、右腦所強調的部分 左半邊:語言、邏輯、數字、數學、順序因果、文字 右半邊:節(jié)奏、旋律、音樂、圖畫、想象力、圖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