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檢查: 1.1.胃鏡檢查 是診斷慢性淺表性胃炎的主要方法。 1.2.幽門螺桿菌檢查 慢性淺表性胃炎中幽門螺桿菌感染的陽性率高達(dá)70%~90%,可通過胃鏡取胃黏膜組織檢查,也可查患者血中幽門螺桿菌的抗體。另外還可以在淺表性胃炎抗幽門螺桿菌治療前后檢查,作為追查指標(biāo)之一。 2.病理改變: 2.1.肉眼觀:病變呈多灶性或彌漫狀。 2.2.胃鏡所見:病變部胃粘膜充血、水腫、呈淡紅色,可伴有點狀出血和糜爛,表面可有灰黃或灰白色粘液性滲出物覆蓋。 2.3.鏡下觀:病變主要位于粘膜淺層即粘膜層上三分之一,呈灶狀或彌漫分布,胃粘膜充血、水腫、表淺上皮壞死脫落,固有層有淋巴細(xì)胞、漿細(xì)胞浸潤。 3.診斷: 主要根據(jù)病人的癥狀如飯后上腹部飽脹,疼痛等,可懷疑有慢性淺表性胃炎。確診主要依靠胃鏡檢查和胃黏膜活組織檢查。 4.鑒別診斷: 本病需和消化性潰瘍,胃腸神經(jīng)官能癥、慢性膽道疾病等加以鑒別。 |
|
來自: 子孫滿堂康復(fù)師 > 《胃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