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膳食療 1.甲魚貝母湯: [原料]甲魚1只,川貝母5 g,雞清湯1 000 g。 [制法]甲魚洗凈殺后去初皮、內(nèi)臟,切成塊放入蒸缽內(nèi),加入雞湯、川貝母、鹽、料酒、花椒、姜、蔥,上蒸籠蒸1個小時以上即可。 [功效]補肺養(yǎng)陰,止嗽化痰。用于肺結(jié)核咯血、老年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哮喘。 [服法]每日早、中、晚各服食1次,每3日服1劑。 2.白及冰糖燕窩: [原料]白及15 g,燕窩10 g。 [制法]將燕窩用平時食用時的方法制作后,與白及同時放入瓦鍋內(nèi)。加清水適量,隔水蒸燉至極爛,濾去渣,加冰糖適量,再燉片刻即可。 [功效]補益肺陰,斂肺止咳化痰。用于肺結(jié)核咳痰、咯血,老年慢性支氣管炎等患者。 [服法]1次/d,連服l周。 3.百合粥: [原料]百合30 g(干百合碾粉20 g),糯米50 g,冰糖適量。 [制法]百合剝?nèi)テ?,去須,切成碎?或干百合粉)與糯米同入沙鍋內(nèi),加入清水,煮至米爛湯稠,隨后加入冰糖拌勻即可。 [功效]滋陰潤肺,健脾益氣。用于身體虛弱、肺虛咳嗽及肺結(jié)核或支氣管擴張、低熱、咯血以及婦女低熱、自帶異常等病癥者。 [服法]作早、晚餐或點心食用,溫?zé)崾持疄橐恕?0日為1個療程。 4.冰糖黃精湯: [原料]黃精30 g,冰糖50 g。 [制法]將黃精用冷水泡發(fā)、洗凈、切細,加入冰糖,放瓦罐內(nèi)加清水適量,用文火慢煎慢煮1小時以上,待爛熟為止。 [功效]滋陰,潤心肺。用于身體虛弱,全身乏力,肺虛咳嗽者。主治肺結(jié)核、支氣管擴張出現(xiàn)的低熱、咯血不止。 [服法]吃黃精、喝湯。每日早、晚各1次,連服30日。 5.百部獺肝湯: [原料]百部30 g,生地黃15 g,麥冬30 g,獺肝100 g。 [制法]將百部、生地黃、麥冬用水煎2次,去渣,取藥汁液;獺肝切片。與藥液同煮,水沸后放醬油、醋,麻油少許即成。 [功效]滋陰潤肺,抑束癆蟲。用于屬肺陰虧損型的肺結(jié)核,干咳少痰,痰中帶血絲、血點,午后顴紅,或有低熱、盜汗,口干咽燥,胸部有隱痛。 [服法]1劑/d,分2次服完,連吃3個月以上。 6.百部玉竹冰糖湯: [原料]百部30 g,玉竹30 g。冰糖20 g。 [制法]將百部、玉竹用水煎熬3次,去渣,取3次濾液合并,加入冰糖溶化即成。 [功效]潤肺養(yǎng)陰,抑菌殺蟲,止咳補肺。用于肺陰虧損型肺結(jié)核患者。 [服法]1劑/d,連服用半年以上。 7.百合鱉肉湯: [原料]百合15 g,白及30 g,地骨皮12 g,生地黃30 g,知母15 g,鱉肉200 g。 [制法]將諸藥(白及除外)水煎熬2次,去渣。取藥液,鱉肉切塊,用藥液燉至爛熟;白及研成細粉,加食鹽少許調(diào)入湯內(nèi),煮成羹狀即成。 [功效]滋陰降火,殺滅瘵蟲。主治咳嗆氣急,痰少質(zhì)黏,難以咯出,時有咯出鮮紅血,午后潮熱,顴紅,血心煩熱,骨蒸潮熱。盜汗,形體消瘦,男子遺精,女子夢交或經(jīng)閉。用于陰虛火旺型肺結(jié)核。 [服法]每日或隔日1劑,分多次吃完,連吃3個月以上。 8.清蒸鰻魚: [原料]鰻魚1尾,大蒜100 g。 [制法]將鮮鰻魚剖開去腸肚,刮去鱗。去腮,洗凈濾干水分,用鹽適量涂抹全身和內(nèi)腹,將大蒜瓣、蔥、姜放魚上,加入料酒,置鍋中蒸熟即可。 [功效]滋陰補肺腎,抑殺瘵蟲。用于陰虛火旺型結(jié)核病。 [服法]每日或隔日1劑,連吃3~6個月。 9.山藥羅漢肉: [原料]山藥20 g,羅漢果1個,白及15 g,豬肉100 g。 [制法]將山藥、羅漢果切片煮成湯,將白及粉末調(diào)水,與半肥半瘦豬肉切片拌勻,待湯沸時下鍋煮熟,加調(diào)料即成。 [功效]益氣養(yǎng)陰,殺滅瘵蟲。用于氣陰兩虛型肺結(jié)核。 [服法]1劑/d,佐餐食用,吃至氣陰得復(fù)。 10.銀耳蒜肉: [原料]銀耳5 g,蒜泥10 g,豬瘦肉100 g,白及30 g。 [制法]將銀耳用溫水泡發(fā);豬肉切成條。用白及粉調(diào)水拌和上漿;用銀耳煮湯,沸時入上漿肉條,煮熟即成。蒜泥調(diào)醬油蘸肉吃。 [功效]滋陰潤肺,養(yǎng)陰益氣,殺滅瘵蟲。用于氣陰兩虛型肺結(jié)核。 [服法]1劑/d,佐餐食用,連吃3個月以上。 11.參鹿龜肉湯: [原料]牛曬參6 g,鹿肉50 g,龜肉50 g,大蒜30 g。 [制法]先將生曬參加清水單煎,取煎液;藥液與鹿、龜肉(均切成小塊)及紫皮大蒜同入沙鍋加清水燉,先武火煮沸,打去浮沫,加入料酒、食鹽,再用文火燉至肉爛熟,加生曬參液于湯中,下姜,蔥即成。 [功效]滋陰補陽,抑殺瘵蟲。用于陰陽兩虛型肺結(jié)核。 [服法]每周2~3劑,佐餐食用,連吃半年以上。 12.冬蟲夏草胎盤: [原料]冬蟲夏草10 g,胎盤1個,料酒15g,大蒜30 g,姜粒6 g。 [制法]將胎盤(人胎盤最好,豬胎盤或兔胎盤亦可)反復(fù)洗凈,在沸水中氽去血水,切成條狀,加水煮沸,打去浮沫,加大蒜、冬蟲夏草、料灑、食鹽燉至胎條爛熟,撒下姜粒、胡椒粉即成。 [功效]補陽養(yǎng)陰,益肺胃止咳喘,扶正祛邪,強體康復(fù)。用于陰陽兩虛型肺結(jié)核。 [服法]每周2~3劑,佐餐吃肉喝湯吃蒜,連吃半年以上。 13.白及蒜粥: [原料]白及20 g,紫皮大蒜30 g,粳米50 g。 [制法]將白及研成粉末,粳米淘凈后先煮成粥,待粥將熟時下白及粉攪勻;再下大蒜瓣,煮粥至熟即成。 [功效]潤肺止咳止血。用于肺結(jié)核咯血。 [服法]早、晚代餐食用。 14.糯米阿膠粥: [原料]阿膠30 g,白及15 g,糯米100 g,冰糖15 g。 [制法]把糯米淘凈,放沙鍋中煮成粥,然后放入搗碎的阿膠塊,邊煮邊攪,將阿膠全煮化,再下白及粉和冰糖攪勻,煮幾沸即成。 [功效]滋陰補腎,潤燥止血。用于空洞性肺結(jié)核咯血患者。 [服法]代早、晚餐食用。 15.海參粥: [原料]海參30 g。糯米100 g。 [制法]先將海參用溫水發(fā)透發(fā)漲,切片洗凈,與糯米一并放入沙鍋中加清水煮成粥即成。 [功效]滋陰補陽,潤燥止血。用于陰陽兩虛之肺結(jié)核咳嗽、咯血、陽痿、贏瘦等病癥患者。 [服法]代早、晚餐食用,連服半年。 16.龍牡三白膏: [原料]龍骨、牡蠣各100 g,三七粉50 g,生雞內(nèi)金粉100 g,生白及粉、百合粉、百部粉各50 g,蜂蜜2 000 g。 [制法]先將龍骨、牡蠣研成粉末與諸藥粉加水煮成稀糊狀,加煉蜜收膏,瓷罐盛裝密封,存冰箱內(nèi)。 [功效]斂肺止咳,潤肺止血,殺蟲化瘀。用于肺結(jié)核經(jīng)久不愈,咳嗽咯血等癥患者。 [服法]早、晚各1次。10 mL/次,白開水送服,連服3劑以上。 17.知柏龜膠膏: [原料]知母、黃柏各100 g,地骨皮20 g,青蒿30 g,鱉甲50 g,龜甲膠50 g,蜂蜜2 000 g。 [制法]先將鱉甲、龜甲膠熬取濃汁,去渣。將知母、黃柏、地骨皮水煎熬3次,去渣,合并3次濾液;鮮青蒿搗爛絞汁,濃縮濾液,加入龜鱉濃汁、青蒿汁攪勻,煉蜜收膏。用瓷罐封好,并密封,冰箱保存。 [功效]滋陰瀉火,退虛熱、解潮熱。用于陰虛火旺的肺結(jié)核患者。 [服法]10 g/次,白開水沖服,早、晚空腹服用。連吃1個月以上。 18.仙瓊玉膏: [原料]生曬參360 g,生地黃5 000 g,白茯苓720 g。沉香15 g,琥珀15 g,白沙蜜2 500 g。 [制法]將人參、茯苓研為細末;生地黃搗爛絞取汁,去渣;沉香、琥珀研極細末。同入瓷罐中攪勻,封閉罐口隔水煮1日,冷卻后置冰箱中保存。 [功效]氣陰雙補,化瘀止血,降氣平喘。用于肺結(jié)核氣陰兩虛之喘咳、咯血等證患者。 [服法]15 g/次,白開水沖服,3次/d,連服3個月以上。 19.二百冰糖湯: [原料]百合15 g,百部20 g,菠菜籽10 g,冰糖10 g。 [制法]先將百合、百部、菠菜籽用水煎熬2次,去渣,合并2次濾液,加冰糖煮沸即成。 [功效]養(yǎng)陰潤肺。止咳平喘,抑菌殺蟲。用于肺結(jié)核陰虛證患者。 [服法]100mL/次,3次/d,連服用1個月以上。 20.百參豬肺湯: [原料]百合15 g,百部20 g,黨參15 g,豬肺250 g。 [制法]將百合、百部、黨參加清水煎煮2次,去渣,取藥汁,煮豬肺至爛熟,加入姜、蔥、蒜、鹽即成。 [功效]健脾益氣,潤肺止咳。用于肺結(jié)核脾虛食少、咳嗽痰多等癥的患者。 [服法]1劑/d,分3次吃肺喝湯,不喜吃肺者可只喝湯。 21.玉參銀耳湯; [原料]玉竹15 g,沙參20 g,銀耳6 g。冰糖15 g。 [制法]先將銀耳用溫水泡發(fā);玉竹、沙參水煎熬2次,去渣,取藥液,入銀耳文火煨至銀耳爛熟。加冰糖煮化即成。 [功效]養(yǎng)陰潤肺,止咳祛痰。用于肺陰虛的肺結(jié)核患者。 [服法]每日早、晚空腹飲用1劑。長期服用。 22.冬蟲夏草烏雞: [原料]冬蟲夏草9 g,烏骨雞肉100 g,山藥50 g。 [制法]將烏雞洗凈,焯水;與其他2味藥同放入沙鍋內(nèi)燉至雞肉爛熟,連藥、湯、肉一同吃下。 [功效]滋肺健脾,補腎益精。用于肺結(jié)核潮熱盜汗、身體消瘦、食欲缺乏等癥狀患者。 [服法]每日或隔日1劑,連吃1個月。 23.珍貝鯽魚: [原料]珍珠粉0,3 g,川貝母粉10 g,白及15 g,鯽魚l尾(約250 g)。 [制法]將鯽魚洗凈后,去鱗及內(nèi)臟,將藥粉塞入魚肚,加水蒸熟食之。 [功效]潤肺止咳平喘,止血。用于肺氣陰兩虛之咳嗽、氣喘、咯血等癥。 [服法]每日或隔日1劑。分2次空腹連魚肉、藥粉一齊吃下。 24.核桃仁柿餅: [原料]核桃仁90 g,柿霜餅90 g。 [制法]將2味同時入鍋中,加清水適量,煎煮食之。 [功效]潤肺補腎,止咳平喘。用于肺腎兩虛之肺結(jié)核咳喘患者。 [服法]隔日1次,連服1個月余。 25.花生大蒜燉豬肺: [原料]花生仁120 g,紫皮大蒜100 g,豬肺500 g。 [制法]把豬肺清洗干凈、氽水,花生仁和紫皮大蒜放鍋中,加入清水適量,先武后文火燉熟爛。 [功效]補肺養(yǎng)陰,抑菌殺蟲。用于氣陰兩虛的肺結(jié)核。 [服法]吃肺、花生、蒜,喝湯。1次/d,連服1周。 26.雪梨黑豆: [原料]雪梨2個,黑豆30 g。 [制法]將雪梨洗干凈,切成片,與黑豆同煮爛熟。 [功效]養(yǎng)陰補腎。用干肺結(jié)核腎虛喘咳者。 [服法]吃梨和豆,2次/d,連吃1個月左右。 27.蒜燉甲魚: [原料]紫皮獨頭蒜100 g。甲魚1個,料酒10 g。 [制法]大蒜去皮,甲魚殺后去頭、腳,刮去粗皮、去掉內(nèi)臟,在開水中氽過。入鍋中加入料酒、鹽,先武火煮沸,打去浮沫,入大蒜。小火煨燉至肉爛熟,加入姜、蔥即成。 [功效]滋陰,補腎。殺蟲。用于肺結(jié)核腎陰虛重癥。 [服法]隔日1次或每周2次,吃肉、蒜,喝湯,連吃1個月以上。 28.建蘭根冰糖: [原料]建蘭根500 g,冰糖適量。 [制法]將建蘭根洗凈,晾干后搗汁,調(diào)入冰糖即可。 [功效]順氣,潤燥。用于陰虛型肺癆咳嗽、咯血患者。 [服法]15~20 g/次,每日數(shù)次,連服數(shù)日。 29.龍舌草燉肉: [原料]龍舌草30 g,子母蓮15 g,瘦豬肉250 g。 [制法]先將瘦豬肉洗凈、切成塊,與龍舌草、子母蓮加水共燉,直至肉爛熟為度,去藥渣。吃湯液。 [功效]清熱化痰,止咳補虛。用于肺結(jié)核的治療。 [服法]分2次服用,吃肉喝湯,連服數(shù)日。 30.青魚膽草燉肉: [原料]青魚膽草60 g,瘦豬肉250 g。 [制法]將青魚膽草洗凈,切成段;將豬肉切成塊,加水共燉,至肉爛熟為度即可。 [功效]清熱解毒,消炎止痛。用于肺結(jié)核虛熱癆咳、咯血不止。 [服法]吃肉喝湯,1次/d,連服數(shù)日。 [服法]每次適量,1次/d,分3日服完。 31.沙玉蒸鴨: [原料]鴨肉500 g,沙參60 g,玉竹50 g,鮮湯150 g。 [制法]將沙參、玉竹洗干凈,用溫?zé)崴?0 g脹發(fā)。把鴨肉洗凈、焯水,切成塊,一并放入沙鍋內(nèi),加入鮮湯,放旺火上用沸水蒸熟爛為度,加入味精、精鹽即可。 [功效]養(yǎng)肺胃,生津液。用于肺結(jié)核引起的低熱、干咳、心煩、咯血和口渴等陰虛火旺癥。 [服法]每次適量,1次/d,分3日服完。 32.燕窩湯: [原料]燕窩10 g,冰糖30 g。 [制法]將燕窩放入盆內(nèi),用50 C~60℃溫水浸泡,待燕窩松軟時,用鑷子擇去燕毛,撈出用清水洗凈,曬干水分,切成細條,放入干凈的碗中待用,再用沙鍋加入清水250 g后,放入冰糖,置文火上燒開溶化,去掉浮沫,再將燕窩條下鍋內(nèi),用文火加熱至沸后,倒入干凈碗中,令溫即可。 [功效]補虛,潤肺,益腎。用于氣虛型肺結(jié)核。 [服法]空腹1次服完,每周1劑。 |
|
來自: 子孫滿堂康復(fù)師 > 《肝結(jié)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