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五,張放道校長在鶴壁心理協(xié)會的公益大講堂做了《輕松做家長,養(yǎng)育好孩子》的講座。在講座中,他把家長分成了三類,第一類是懂教育會管孩子;第二類是不懂教育,不管孩子;第三類是不懂教育,亂管孩子。 一、懂教育會管孩子 這類家長,對教育有很深的感悟,能夠按照孩子的成長規(guī)律和教育規(guī)律教育孩子。他們知道,在孩子成長的不同時期,要有不同的管教孩子的方式。
拿2—3歲的孩子來說,他們獨立性開始萌芽,開始懂得拒絕父母的安排,強硬地要做自己想做的事。這個時期的孩子,愛遠比教育更重要,父母教好安全和規(guī)則,剩下的隨他去,放任他,順應他。 等到了孩子七八歲,家長就不能糊涂,該管教時必須嚴肅起來。不同年齡,不同性別的孩子,家長在管教的時候,一定要注意方式方法。這就是懂教育,會管孩子,這樣的孩子成功的概率較高。 二、不懂教育,不管孩子 這類家長,不懂教育,但也不管孩子,他們給孩子更多的自由、獨立、動手的機會,讓孩子自由成長,猶如《道德經(jīng)》中提到的無為而治。 這類家長多為學歷不高的農(nóng)民和做小生意的商人,由于認為自己的教育水平低,所以,在教育孩子方面,基本上不過多的干預,他們管教孩子最好的時機,是孩子犯錯的時候。 這類父母往往可以抓住孩子犯錯的機會才教育孩子,比如孩子不好好吃飯,把飯菜弄得到處都是,父母除了教育孩子認識到錯誤,也教育孩子自己清潔被弄臟的地板、桌子,讓孩子承擔自己錯誤行為的后果,這樣一來就把孩子犯錯變成了培養(yǎng)孩子的責任心。 這樣,孩子根據(jù)自己的成長規(guī)律,自由的成長,家長適時的糾正孩子的錯誤,培養(yǎng)孩子的責任心,就增強了孩子獲得成功的機會。 三、不懂教育,亂管孩子 這類家長,看了幾篇教育文章,或讀了基本教育案例的文章,就認為自己會教育孩子,于是選擇符合自己認知的教育方法,對孩子進行教育管理,結(jié)果違背孩子的成長規(guī)律,導致孩子學習過程中遇到了問題,遇到了挫折,不能順利克服而出現(xiàn)了厭學,荒廢了學業(yè)。 總之,懂教育,你就教育孩子;不懂教育,你就不要管孩子的教育,只需培養(yǎng)孩子做人,這樣就能輕松做家長,養(yǎng)育好孩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