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娃寫作業(yè)讀經(jīng)制怒,媽媽頓悟佛法出家》,這是條假新聞。 制造者故意留下諸多破綻,但仍被廣為轉(zhuǎn)發(fā)。 內(nèi)容如下:在鎮(zhèn)海市濱江區(qū),一名年輕媽媽劉艷芳陪娃寫作業(yè)之余修習佛理,頓悟出家。劉艷芳表示,隨著女兒上了小學,輔導的要求在提高,自己的煩惱也在增多,常常無法控制自己的憤怒。為了使自己平靜下來,她聽從家長群的建議每日讀經(jīng)。每天女兒做作業(yè)時,劉艷芳也捧著一本經(jīng)書,慢慢地對佛法產(chǎn)生了深刻的理解。最終,她選擇在今年11月初在山南法理寺出家,法號:慧解。其家人表示理解。 地點是子虛烏有,鎮(zhèn)海市濱江區(qū)。這個市,在中國不存在。 寺廟是假的。山南法理寺,也不存在。 來源也是空的,《小說觀察》沒這刊物。 造假之人,更是挑明身份:周旭構,賈新紋。 明告訴你,這是周虛構,假新聞。如果你還信,就是不懂幽默了。 法號,慧解,也是在提示大伙,會解會解,會解題的家長。 這個假新聞,其實是前兩天鎮(zhèn)江孩子媽媽陪娃寫作業(yè),考了個教師資格證書的諷刺之作。(陪娃寫作業(yè),陪出教師資格證,是幸事還是悲哀?) 諷刺之作,卻依然激起一片同理心。 只能說,寶媽們太焦慮了。 可是,真的需要那樣焦慮嗎? 這里面的焦慮,有多少是由教育機構灌輸而來,有多少是由家長比較而來,有多少是由學校傳導而來? 焦慮是一種病,一種情緒,來自社會,又傳染向社會。 虎爸虎媽這些成功案例,通過媒體一輪又一輪傳播,也將寶爸寶媽的吼功廣為流傳。 靜下來想想,那些好孩子,真的是虎爸虎媽們吼出來的? 百分之九十以上不是。這些成功,都是教育機構制造出來的。 傳播焦慮這種病,最大的受益者,就是教育機構。 你有病,我有藥,你有病,我能治。 教育機構,手里有藥。教育機構,宣稱能治。 當然,你也可以賭一賭,有了焦慮之后,可以不去買藥,可以不去治。 但是,現(xiàn)在家里只有一個娃,如果去賭,就是一把定輸贏,一般人不敢賭。 而過去,家里總有三五個孩子,家長就可以賭三五把,咋滴都有希望贏一把。老大不行,還有老二。老二不行,還有老三…… 孩子多,就是籌碼多,教育焦慮,就小得多。 可是,問題又來了。 萬一,生三個五個娃娃,學習都不行呢? 放心吧,寶媽們,那時肯定不愁學習,因為老大教老二,老二教老三,而你只需要當好校長,維持好秩序就行了。 化解問題的最好辦法,是制造一個更大的問題。 寶媽們,不信可以試一試。但回頭千萬別找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