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含糖多? 不甜=含糖少? 作為水果家族的一員 我,西瓜先生 表示很不服氣 畢竟我就是那個 吃起來甜咪咪 但是含糖少的水果王子 說起我們水果家族,那是個個本領高,富含維生素、微量元素、抗氧化的植物化學物和膳食纖維,營養(yǎng)價值豐富。自古以來,就是人類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美味。可是,盡管天天打交道,很多小伙伴還是會經(jīng)常入坑。 一、甜=含糖多?不甜=含糖少? 很多人會根據(jù)口感來判斷我們的含糖量,甜的,不能吃!不甜的,敞開吃!如果這樣做,你就大錯特錯了! 決定水果口感的因素取決于我們身體里所含糖的種類和酸澀味道。 我們水果家族所含糖類包括3種 葡萄糖、果糖、蔗糖 其中最甜的是果糖,甜度是蔗糖的 1.7 倍,其次是蔗糖,葡萄糖的甜度只有蔗糖的 0.7 倍。 有些水果含有帶酸味的檸檬酸、蘋果酸等有機酸,或者有澀味的單寧等多酚物質(zhì),產(chǎn)生較為復雜的口感,讓它們嘗起來不太甜,其實含糖量卻很高,很具有迷惑性,比如:百香果、火龍果、山楂等。 水果含糖量排行榜 01 “糖”少 但挺甜 02 “糖”少 有點酸 03 “糖”多 而且甜 04 “糖”多 卻不甜 因此用甜度來判斷水果的含糖量絕對是不科學的。 二、怎么判斷水果的含糖量呢? 判斷水果含糖量可以參考“血糖生成指數(shù)”(GI)。GI值反映了某種食物與葡萄糖相比升高血糖的速度和能力。 GI<55為低GI食物,糖尿病人盡量選擇這類水果,比如:柚25,桃28,蘋果36,梨36,李子24,櫻桃22,葡萄43,柑43。 三、低GI的水果可以隨便吃嗎? 除了GI值,還要參考“血糖負荷”(GL)。GL是用來評價某種食物攝入量對人體血糖影響的幅度。 計 算 公 式 GL=食物中碳水化合物重量×GI值/100 簡單地說,就是: GI值反映糖的質(zhì)量對血糖的影響 GL值反映攝入量對血糖的反應 也就是說,拋開攝入量談影響,那都是扯淡~~低GI的水果也不能敞開吃! 中國營養(yǎng)學會推薦健康成年人每天吃 200~400 克的水果(不算皮核重),簡單說,每天吃半斤左右的水果就很好了。 糖友們可以選擇每200克水果GL值<10的水果,比如:西瓜、櫻桃、柑、柚子、檸檬、桃子、李子、杏、菠蘿、草莓、蘋果等。(每次攝入200g對血糖影響比較小。) 四、喝鮮榨果汁=吃水果? 錯 錯 錯!兩者大不一樣! 1、營養(yǎng)素損失多:果汁制作過程中去掉了其中的膳食纖維和部分保健成分,維生素 C 和抗氧化物質(zhì)也有很大的丟失。 2、更容易發(fā)胖:沒有人喜歡喝那種酸澀的果汁,果汁往往都很甜,也就是說含糖量會更高,蘋果汁、橙汁的糖含量都在 8% 以上,而葡萄汁的含糖量甚至可高達 15%~20%,幾乎是可樂含糖量的兩倍!喝一杯純果汁,就能喝進去 20~40 克的糖,40 克糖相當于半碗米飯,每天在三餐之外額外喝進去,怎么可能不發(fā)胖呢?而發(fā)胖會增加糖尿病和高血脂的風險。 3、血糖上升快:水果是固體,需要咀嚼,胃排空的速度較慢;而果汁是液體狀態(tài),不用咀嚼,在胃里的排空速度很快,在腸道中的吸收速度也很快,血糖上升也快得多。 4、攝入量更多:喝果汁的速度遠遠大于吃水果的速度,而喝果汁所帶來的飽感遠遠小于啃水果所帶來的飽感,讓你不知不覺中攝入更多的糖分。 5、會廢掉你的牙齒:如果“吃”水果都變成了“喝”水果,省略了咀嚼的過程,那你的牙齒會變得越來越脆弱~~而且,小仙女們還有更大的損失:錯失在咀嚼過程中鍛煉面肌、變美的良機! 五、選擇水果還有哪些技巧? ?? 新鮮度:盡量選擇當季的新鮮水果。 ?? 成熟度:同一種水果成熟度越高,含糖量越高。建議不要選擇過熟的水果。 ?? 咀嚼性:咀嚼性好的水果果膠含量豐富,消化較慢,不容易快速升高血糖。建議選擇咀嚼性好的水果。 ?? 有機酸和多酚類物質(zhì)含量高:能抑制多種消化酶的活性,有利于延緩餐后血糖反應。建議選擇略帶酸澀的水果。 1、糖尿病人在血糖控制穩(wěn)定的情況下(餐后2小時血糖<10mmol/L)是可以吃水果的。 2、控制好攝入量,建議每天200克左右(去皮后的重量)。 3、最好在兩餐主食之間食用,比如上午的9、10點或下午3、4點,既能避免血糖升高過快,又能避免發(fā)生低血糖。如果出現(xiàn)夜間低血糖的糖友,也可以選擇在睡前9、10點進食少量水果。 了解了咱們水果家族 以后別再掉坑了 畢竟水果也不便宜啊 要吃就健康地吃 本期供稿:營養(yǎng)科 余雪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