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化媽:孩子的成長只有一次,父母把握好關(guān)鍵期,讓孩子樹立正確的敬畏觀,才能把孩子教育得更加出色。 作者:辰月(爸媽進化論主筆) 早上剛打開手機,就看到一則令人痛心的新聞: 寒潮來襲,路人行色匆匆地往家趕,寧夏銀川一小區(qū)的居民正在家中躲避寒意,談笑風生。 突然,樓下的一聲巨響,把人們嚇得丟了魂。緩過神來,鄰居們紛紛跑下樓查看情況。 煙霧彌漫中,一個小男孩渾身鮮血直涌,躺在地上痛苦地抽搐...... 人群中,男孩的媽媽沖上來跪坐在地上,聲嘶力竭地哭喊著男孩的名字..... 救護車趕到,孩子早已沒了生命體征,媽媽悲痛萬分,不愿接受孩子已經(jīng)離去的事實,堅持要把孩子送往醫(yī)院搶救...... 據(jù)了解的人說,當時小男孩蹲在窨井蓋旁,點燃一個鞭炮從小孔中扔了進去,孩子好奇,在旁邊觀望。 然而一切發(fā)生的猝不及防。 井蓋頃刻間被炸飛,巨大的沖擊力將男孩甩到2米多的高空,重重地落到5米之外的地方。 “井蓋被掀飛到10多米的空中,還把6樓一戶人家的窗沿砸掉了一大半,當時大家都以為是誰家煤氣罐爆炸,太嚇人了.....”幾位老人回憶起剛發(fā)生的情景,仍然心有余悸。 原本若沒有這場意外,男孩下個月就該在親人的祝福中度過10歲生日了??墒?,一切都已來不及..... 意外面前,生命真的脆弱到不堪一擊。 男孩為自己的行為付出了生命的代價,也成為這個原本幸福的家庭永遠也無法抹去的一道傷疤。 有人說:人是要有敬畏之心的,人如果對任何道理、事情都失去了敬畏,那么這個人什么事情都可能做得出來。 深以為然。 一個無所畏懼的人,失去了約束自己行為的標尺,終會被自己的無知反噬。 男孩發(fā)生的事故,全網(wǎng)痛心之余,也為無數(shù)父母敲響了警鐘:讓孩子有所敬畏,真的真的很重要。 孩子無所敬畏, 這不是勇敢而是無知 每個孩子都是媽媽十月懷胎,經(jīng)歷九死一生迎來的小天使。 父母最希望的,不過是看著他們快樂健康地成長,沒有哪個父母能忍受得了孩子遭受到一丁點的傷痛。 但父母不可能時時守護在孩子身旁,護他周全。 父母能做的,是告訴孩子什么事可為,什么事不可為,讓他們不去觸及危險,讓他們有所畏懼,增強自我保護意識。 大學時,室友們聊天,說起自己小時候的經(jīng)歷,有開心的、有難過的、有讓人拍手叫奇的...... 其中一位室友談起自己的故事,所有人都被嚇得默不作聲,心里直打顫。 有一年過年,外邊下了厚厚的一層雪,鄰居家的哥哥帶她出去玩,打了雪仗,堆了雪人,兩個小朋友把能玩的都玩了一遍。 看著別的小朋友拿著鞭炮一臉神氣地炫耀,她拉著哥哥跑回家拿了幾個更大的鞭炮,想把別人都給比下去。 拿來鞭炮,小朋友們你一言我一語,說她的鞭炮危險,連大人都不敢點燃。她揚起下巴,叉著腰:“你們都是膽小鬼,看我給你們點個試試!” 別的小朋友雙手捂著耳朵,躲得遠遠地,她把鞭炮插在雪上,拿出打火機點著了。 等了一會,鞭炮沒響,她大著膽子湊近看,只聽“嘭”地一聲,所有人都嚇得跑回了家,她跌坐在地上,半天沒緩過神。 嘴上鮮血直流,她意識到自己犯了錯,又擔心父母挨打,在外躲到晚上才回了家。 父母被嚇壞了,趕忙送她到醫(yī)院。所幸不是很嚴重,一個月后,她完好無缺地出了院。 她說:“當時真是太傻了,怎么能那么膽大,什么都不怕,要是再嚴重點兒,我那時估計都毀容了?!?/p> 是啊,當時再嚴重點,后果真的不堪設(shè)想。 《三體》里有句臺詞:你的無畏來源于無知。 孩子的世界里,天不怕地不怕,這不是勇敢,而是無知。孩子失去了敬畏之心,真的很可怕。 家庭教育, 要重視培養(yǎng)孩子的敬畏意識 李玫瑾教授曾說:“父母除了給孩子愛之外,還要讓孩子知道敬和畏,而敬就來自于畏,得先怕他才會畏,如果他不怕,他也不會敬。” 孩子有所敬畏,才會知道怕,才會收斂自己的行為和想法,這何嘗不是一種對孩子的保護,長遠來看,還能避免孩子日后闖出連父母都挽救不了的大禍。 男孩被炸身亡的新聞下方,有位網(wǎng)友說:小時候弟弟也干過這樣的事,雖沒被炸飛,但是聽到里面咚的一聲,我爸把他拽回家,一頓揍,從那以后他再也不敢了。 熊孩子背后必定站著一個教育缺失的父母,父母身為孩子人生中的第一任老師,教會孩子有所敬畏,是給予孩子最大的財富。 還記得之前,網(wǎng)上一則引發(fā)熱論的視頻:江蘇常熟一服裝市場內(nèi),一男孩拿著打火機點燃人體模特身上的衣物后,哼著小曲蹦蹦跳跳地離開了。 路過的群眾聞到刺鼻的氣味,這才發(fā)現(xiàn)火情并及時撲滅。 事后民警找到男孩,問及縱火理由,男孩竟?jié)M不在乎地說:我感覺好玩。 民警對其批評教育后,男孩的父母給遭受損失的商戶進行了經(jīng)濟賠償。 所幸當時未釀成大禍,可試想一下,如果當時沒人發(fā)現(xiàn),火勢越來越猛,毀掉的將不僅僅是這些商戶們的財產(chǎn),還有可能危及到他人的生命。 很多時候,孩子犯了錯,父母總會打著“他還是個孩子”的幌子,幫孩子阻擋掉一切可能會發(fā)生的懲罰。 要知道,這在父母看來極其偉大的“愛”,最終卻只會成為孩子人生路上最大的絆腳石。 馮唐說:做人要有所敬畏,有所為必有所不為。 孩子的成長只有一次,父母把握好關(guān)鍵期,讓孩子樹立正確的敬畏觀,才能把孩子教育得更加出色。 ![]() 父母如何進行敬畏教育 孩子有所敬畏,才能從小樹立正確的三觀,心中種下底線的種子,才能時時規(guī)范自己的言行,才能在人生路上無所畏懼,收獲屬于自己的美好未來。 1、不過分溺愛孩子 還記得武漢地鐵站連踹媽媽6腳的女孩嗎? 因為搭錯地鐵,女孩大庭廣眾之下對媽媽拳腳相加,人們上前勸解,她卻直接動手打了路人。 ![]() 孩子的教養(yǎng)里藏著一個家庭的影子。 李玫瑾教授說:尊敬是建立在畏懼之上的,孩子若不怕你,是不會尊敬你的。 一個被溺愛的孩子,失去了對父母基本的敬畏之心,自私自利,不懂感恩,只會成為“白眼狼”。 父母愛孩子天經(jīng)地義,但失去了原則和底線,無疑是毀了孩子。 2、父母以身作則 表妹在學校被班里一位男同學欺凌,男生還恐嚇她不能告訴父母,否則就加倍打她。 那段時間,她晚上時常做噩夢,白天死活不去學校,小姨逼問之下才知道這件事。 小姨去找男孩的父母溝通,男孩父母非但不覺得自己孩子有錯,還惡狠狠地說表妹活該被打。 小姨氣得不行,第二天就給表妹轉(zhuǎn)了學校。 父母是孩子的鏡子,孩子是父母的影子。有什么樣的父母就有什么樣的孩子。 父母都沒有敬畏之心,孩子又怎會有。 3、教會孩子直面責任 山東淄博一位9歲的男孩,騎車玩耍時不小心撞壞了路邊的汽車尾燈,男孩害怕地跑回了家,并把事情如實告訴了媽媽。 媽媽帶著孩子前來認錯,結(jié)果車主不在,媽媽便幫著孩子寫了一封道歉信并留下了自己的聯(lián)系方式。 ![]() 男孩認識到自己的錯誤,讓媽媽從自己的零花錢里來扣除賠償費用。 媽媽沒有讓孩子逃避,而是讓他直面責任,心存敬畏地對待這件事,相信孩子未來必定會越來越優(yōu)秀。 知乎上有個問題:人沒有敬畏之心會怎樣? 有人回答:一個人沒了敬畏之心,是件很可怕的事,因為他會肆無忌憚,任意妄為,隨心所欲地按照自己的想法處世,人生沒了約束,結(jié)果大抵都是壞的。 沒了敬畏之心的孩子,猶如一葉浮萍,人生沒有了邊界,更看不到前行的方向。 南宋學者朱熹說:君子之心,常存敬畏。 可見,一個優(yōu)秀的人,必定心存敬畏。 教會孩子敬畏,才是給孩子最大的人生財富。 作者簡介:辰月,富書專欄作者,富書寫作營學員,爸媽精讀系頭條號簽約作者,一手帶娃,一手碼字的新手媽媽,熱愛生活熱愛讀書,希望用自己的努力成為孩子一生的榜樣,文章來源:爸媽進化論(ID:bmjhlc)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