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國能夠統(tǒng)一六國,上有千古一帝的秦始皇,下有虎狼之師的秦軍,后有名臣賢相李斯、尉繚幕后策劃,前有名將猛帥王翦、蒙恬沖鋒陷陣,秦國的成功絕非偶然,而是上下一心,君臣合力,并且,秦國有很多家族都是祖祖輩輩為秦國效力的,比如蒙恬的蒙氏家族和王翦的王氏家族,都是祖孫三代效力秦國的。 蒙恬的祖父蒙驁是秦國名將,歷經(jīng)四任秦王,從秦昭襄王、秦孝文王、秦莊襄王到秦王嬴政,都是秦國將軍,不斷率秦軍出戰(zhàn),蒙恬的父親蒙武,和大將王翦一起率軍滅亡了楚國,蒙恬的弟弟蒙毅作為秦始皇的親近內(nèi)侍,一直居中輔佐秦始皇,而蒙恬本人則參與了秦滅齊國的戰(zhàn)爭以及秦始皇北擊匈奴的戰(zhàn)爭,祖孫三代人都在為秦國效力。 除了蒙氏家族之外,秦國最有名的還有一個王氏家族,也是今天的主角,王氏家族的成就遠超蒙氏家族,王氏家族的第一代人王翦,不僅僅是秦國名將,更是戰(zhàn)國四大名將之一,他一生最大的成就就是在秦始皇統(tǒng)一六國的戰(zhàn)爭中,與兒子王賁一起滅亡了除韓國之外的關(guān)東五國。 王翦的兒子叫王賁,王賁在秦滅六國的戰(zhàn)爭中,單獨率軍滅亡了魏國和齊國,并消滅了燕國的殘余勢力,王賁有個兒子叫王離,王離也子承父業(yè)在秦軍提供將軍,蒙恬北擊匈奴時,王離是蒙恬的副將,王離還率領(lǐng)長城軍團參與了平定反秦戰(zhàn)爭,王翦、王賁、王離祖孫三人都在為秦國效力,其中王翦和王賁父子兩人合力滅亡趙國、魏國、燕國、楚國、齊國一共五個諸侯國。 一、王翦 王翦是今陜西富平縣人,標準的關(guān)中子弟,他一生的事跡都在秦始皇時期,秦滅六國的戰(zhàn)爭就是王翦率先拉開序幕的,同時這也是秦始皇親政后的第一戰(zhàn),在公元前236年的閼與之戰(zhàn)中,王翦擊敗趙國,奪取趙國的九座城池,開始了秦滅六國的戰(zhàn)爭。 王翦的主要戰(zhàn)績就是滅亡趙國、燕國與楚國,趙國和楚國是東方六國最強大的國家,趙國尚武,軍隊戰(zhàn)斗力強,名將輩出,楚國掠地千里,實力強勁,這兩個最強的國家都是王翦滅亡的。 王翦滅趙國的主要對手是李牧,李牧同樣是戰(zhàn)國四大名將之一,在戰(zhàn)略戰(zhàn)術(shù)上,李牧甚至還要強于王翦,李牧鎮(zhèn)守的趙國,王翦圍攻了一年也沒能打敗,最終王翦靠的是反間計,重金受賄趙國丞相郭開,讓郭開陷害李牧,導(dǎo)致趙王遷害死了李牧,李牧一死,趙國最后的頂梁柱沒了,只三個月時間,王翦就滅亡了趙國。 王翦滅亡燕國是在荊軻刺殺秦王之后,燕國實力較弱,燕太子丹策劃的荊軻刺殺秦王嬴政事件激怒了秦國,隨后王翦率領(lǐng)大軍就攻破了燕國的都城,燕王喜逃到了遼東,幾年以后,燕國的殘余勢力被王翦的兒子王賁滅亡,燕國才正式滅亡。 王翦滅亡楚國的戰(zhàn)役是最艱難的,原本秦始皇讓李信率領(lǐng)20萬秦為滅楚,但是李信卻被楚將項燕打得大敗,李信手下的七名都尉級別的將領(lǐng)被殺,之后,秦始皇請王翦出馬,王翦非得要60萬大軍,秦始皇同意了,王翦率領(lǐng)60萬大軍攻楚并不是靠實力與楚軍硬拼,而是消磨楚軍斗志,駐扎在楚國邊境一年多不出戰(zhàn),等到楚軍士氣低落撤退之時,王翦率軍攻打楚軍,一戰(zhàn)就打敗了項燕,逼得項燕自殺身亡,楚國隨即滅亡。 楚國滅亡后,王翦繼續(xù)率軍南征百越,王翦打的應(yīng)該是百越中的吳越,也就是今天的浙江、江蘇一帶,并且在當?shù)卦O(shè)置了一個郡叫會稽郡,之后王翦的事跡就不見史書記載。王翦在李信率軍攻楚期間曾經(jīng)告老還鄉(xiāng),李信失敗后才又被秦始皇請了出來,王翦在攻打楚國時,帶走了秦國幾乎所有的作戰(zhàn)的部隊長達一年的時間。 要知道這60萬秦軍可以算得上秦軍最精銳的部隊,除去秦國都城少數(shù)衛(wèi)戍部隊,以及攻占六國的駐軍外,秦軍幾乎全部跟隨王翦滅楚,王翦深知自己此時的敏感性,為了讓秦始皇消除對自己率領(lǐng)傾國之兵的疑慮,王翦前后5次向秦始皇要錢、要田、要地,向秦始皇表達自己愛財,因為一個愛財?shù)娜耸遣粫幸靶牡模栽跍缤龀⑶夷险靼僭街?,王翦的結(jié)局應(yīng)該就是告老還鄉(xiāng),回家養(yǎng)老去了。 王翦因功被封為武成侯,而且因為他這個人懂得激流勇退,不貪戀權(quán)勢,同時秦始皇也不是猜忌功臣的君主,所以王翦的結(jié)局應(yīng)該是善終,正常的老死或者病死。 二、王賁 王賁是王翦的兒子,其在史書的事跡主要活動在公元前226年~219年,王賁參與了秦滅六國的戰(zhàn)爭,王賁獨自率軍滅亡了魏國,靠的是從黃河引來的水淹沒了魏國都城大梁(今河南開封),俘虜并殺死了魏王假。 王賁還攻滅了燕國和趙國的殘余勢力,王翦雖然滅亡了趙國,但是趙國的王室公子嘉帶了一部分趙國軍民逃到代地,被王賁滅亡,燕國也是如此,燕國都城雖然被王翦所破,但是燕王喜逃到了遼東,把太子丹殺了向秦軍求和,僅僅幾年之后,王賁就率軍攻滅了燕國殘余勢力。 王賁最后從燕國突然南下攻打齊國,當時的齊國把軍隊全部放在西線防御秦國,王賁從齊國的北邊攻打,齊軍毫無斗志,齊王建在丞相后勝的勸說下投降秦國,齊國滅亡,齊國是最后一個被滅亡的國家,這一年是公元前221年,兩年后,王賁和他的兒子還參與了秦始皇的一次南巡,之后就沒有記載了。 王賁因功被封為通武侯,以王氏家族的作風(fēng)來看,王賁很有可能跟他的父親王剪一樣告老還鄉(xiāng),最后善終而死。 三、王離 王離是王賁的兒子,第一次出現(xiàn)在史書中是與父親王賁一起隨秦始皇巡游,這是公元前219年,四年后王離與蒙恬一起率軍攻打匈奴,先是把河套地區(qū)的所有匈奴人全部趕走,然后一直向北攻打匈奴,直到匈奴人被趕到遙遠的蒙古高原上,然后蒙恬在九原郡駐軍,并且開始修建長城,把原來秦國、趙國、燕國三國的長城連在一起。 秦始皇去世后,趙高、胡亥、李斯三人密謀沙丘政變,逼死了在長城軍團監(jiān)軍的扶蘇和長城軍團的主將蒙恬,當時王離是長城軍團的副將,蒙恬一死,王離被提拔為主將,這一年是公元前210年,一年以后,陳勝、吳廣發(fā)動大澤鄉(xiāng)起義,整個關(guān)東紛紛響應(yīng),秦將王離的長城軍團也被派到關(guān)東來平叛。 根據(jù)史記的記載,王離曾經(jīng)到成陽與劉邦作戰(zhàn),被劉邦打敗,成陽在今山東省菏澤市,這說明王離早就參與了秦朝的平叛,只是后來與章邯一起率軍圍攻趙國,因為黃河以南的大部分反秦義軍被章邯打敗,但是,王離卻在巨鹿之戰(zhàn)中,被項羽以破釜沉舟打得大敗,王離被俘虜,手下大將蘇角戰(zhàn)死沙場,涉間自殺,長城軍團全軍覆沒,而章邯也率軍投降了項羽。 王離是王翦的孫子,項羽是項燕的孫子,當年王翦率軍打敗并且逼殺了項燕,現(xiàn)在反了過來,王離被項羽俘虜,結(jié)果只能是被殺,王離雖然被殺,但他有兩個兒子王元和王威并沒有在軍中,也沒有被殺,后來從秦國逃到了齊國避難,這兩個兒子可不簡單,其中王元成為瑯琊王氏的始祖,王威成為太原王氏的始祖。 太原王氏和瑯琊王氏是兩漢乃至魏晉時期的頂級豪門士族,這兩個家族人才輩出,尤其是在東晉時期,與當時的皇族司馬氏共同掌權(quán),被稱為“王與馬共天下”,這其中的王就是瑯琊王氏,像王導(dǎo)、王敦、王羲之就是出自瑯琊王氏,而東漢末年誅殺董卓的王允則是出自太原王氏,這兩大頂級豪門士族一直活躍在兩漢及魏晉南北朝時代,尤其是魏晉時期,正是門閥士族強大的時候,而他們的共同祖先就是王翦、王賁、王離祖孫三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