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冷的冰雪世界、工業(yè)城市、豪爽熱情的東北人、菜碼驚人的硬核東北菜、在哪都能聽到,感染力十級的東北話...... 然而,在東北其實還隱藏著一個并不是那么「東北」的小城,甚至還自帶了點時尚潮流和「韓范」。 因其隨處可見的韓語招牌、韓式美食和漂亮小姐姐被人稱作「小韓國」或者「小首爾」,消費也直逼省會城市,物價高的在全省都出了名。 這就是我常常向同事朋友瘋狂安利的寶藏城市,中國最具泡菜味的邊陲小城,也是我的家鄉(xiāng),位于吉林省延邊朝鮮族自治州的--延吉。 幾乎每一個被我安利去到延吉的小伙伴,都會被這座名不見經(jīng)傳的小城驚艷到,在如今不能出國的情況下,延吉是真正在視覺、味覺和文化這三重體驗上都完美滿足「異域氣息」的最佳目的地。 走在延吉的街頭,入眼即是琳瑯滿目的中朝雙語廣告牌、燈箱、路標,坐個公交都是雙語播報,街道的小巷子里飄著辣白菜和大醬湯的香氣,賣菜的朝鮮族阿邁操著一口東北口音混合的朝鮮語和你閑聊,滿大街的潮流時尚型男靚女更是讓人目不暇接,一進飯店,一聲「安寧啊哈塞呦」,放佛給你招呼到了韓國。 延吉也被稱為東北版的“成都”,朝鮮族特色美食與東北風味在這里絕美融合,數(shù)不清的美味刷新你對東北菜的認知。各式各樣的燒烤店、韓餐館遍布街頭巷尾,小小的啤酒屋也一個挨著一個。 夜幕降臨之時,城市樓體的牌匾紛紛亮起,公園路、布爾哈通河兩岸流光溢彩的夜景讓人陶醉,繁榮得不像個小縣城。 延吉市也在全國1881個縣域中脫穎而出,上榜「2020中國縣域旅游綜合競爭力百強縣」,也是吉林省唯一入選的縣市。 豪不夸裝的說,延吉,絕對是最有網(wǎng)紅潛質的城市之一。 01 東北黑土地上的「奇葩」 最異類的邊陲小城 來到延吉,畫風的突變就仿佛從《鄉(xiāng)村愛情》一下子切換到了韓潮劇場一樣魔性。 恍惚錯愕間,打開地圖,才一再確認自己的確是身在中國最大的朝鮮族聚集地,延邊朝鮮族自治州的首府延吉。 它與俄羅斯和朝鮮相鄰,東直距中俄邊境60公里,開車一個小時,就到了俄羅斯。南邊直距中朝邊境僅10余公里,延吉,也是東北亞「金三角」地區(qū)的支點城市。 朝鮮族人民在此世代居住,在延吉54萬人口中,朝鮮族人民就占總人口比重的57%。 獨特的地理環(huán)境和人文文化,使得延吉成為了東北最異類的邊境小城,就像是東北黑土地上生長出來的混血明珠。 ![]() 來到延吉,最直觀的視覺沖擊就是隨處可見的中朝雙語標識了,大到店鋪的牌匾、街道上的指示牌,小到飯店點菜的菜單、ktv的點歌簿、超市里的韓國蝦條飲料冰淇淋,無不彰顯著這個邊陲小城浸染的些許「異域氣息」。 公園對面的商業(yè)樓和延邊大學對面的大學樓,絕對是游客來延吉打卡「假裝在韓國」的絕佳背景板。 一到晚上,鱗次櫛比的雙語招牌燈光,閃爍成了一道濃郁的民族特色風景線。 圖片來源:彭彭 這里還有各種美容院、韓國服裝店、韓國理發(fā)廳、韓國專賣商店......電視機里也播映著時下最火熱的韓國娛樂節(jié)目。 走在街上,你會看到很多打扮干凈靚麗的年輕男女,衣服、頭型、鞋、學生書包等等打扮都酷似韓國人,就連坐在街邊用朝鮮語交談閑聊的大媽,都有點豹子女士的意思,放佛一下子穿越進了《請回答1988》。 除了韓范的時尚繁華的氣息,延吉,更有淳樸傳統(tǒng)的民俗風情和自然風光。 朝鮮族農(nóng)樂舞、象帽舞、長鼓舞、洞簫等一大批項目已列入世界和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名錄。每年一到節(jié)慶日時,還會有各種摔跤、跳板、蕩秋千等傳統(tǒng)民俗表演。 圖片來源:Derek 延邊博物館、海蘭湖中國朝鮮族民俗村、長安鄉(xiāng)民俗舞、朝鮮族古村落、古建筑群,朝鮮族服飾、手工藝品、朝鮮族舞蹈民謠更是讓人目不暇接。 ![]() 秋季,萬畝層林浸染,九月下旬的蘋果梨采摘節(jié),更是獨具延邊特色的朝鮮民族農(nóng)耕文化的代表性節(jié)日。 而一到冬天,境內的長白山雪松林海,天池瀑布引人入勝。 也有更多的人來到延吉的海蘭江、夢都美滑冰場,縱情享受一場冰雪盛宴。 02 三個胃不夠吃 最正宗的韓料在延吉 ![]() 在延吉,最不愁的就是吃。 只要去過一趟延吉的人,都會為這個把吃當作娛樂活動的味蕾城市徹底淪陷。 整個一排街隨便選,橫著吃完豎著吃,辣炒年糕、炒米腸、部隊鍋、啤酒鍋、火辣辣肥腸、延吉串、韓式烤肉、湯飯、明太魚.......包你一個月不重樣! 在延吉,三天胖五斤完全不是事。延吉可以滿足你對韓料的所有期待,甚至味道完全不輸韓國。 走南闖北去過那么多城市,吃過眾多碗所謂的「朝鮮族冷面」,都沒有在延吉吃到的美味正宗! 冷面在韓式料理上常見,在延吉,冷面是中國十大面種之一。 蕎麥面一定要是現(xiàn)壓的,筋道十足,上面蓋著泡菜、牛肉、雞蛋、黃瓜絲等各種配料,層層疊疊,冷面湯則是鮮冷的牛肉湯,有時也會摻入泡菜汁,上面還浮著冰碴兒,一入口酸甜,一咂摸又透出咸辣,喝上一口,酸爽從舌尖直沖后腦門。 延吉人吃冷面時還一定要配上個靈魂伴侶,那就是鍋包肉。剛一端上來就能聞到嗆嗆的熟醋味兒,咬上一口酥脆香甜,外焦里嫩。冷面配上鍋包肉,在暖氣片十足的屋子里,呼哧呼哧別提有多爽。
米飯是延邊人的日常主食,朝鮮族烹低米仮的做法非常講究,水的比例、火候以及煮飯用的鍋都是重要因素。在米飯的吃法上也是花樣百出,包飯、拌飯、石鍋飯、米腸......
還有用大米制成的各種打糕、片糕、發(fā)糕、涼糕、米餅...... 圖片來源:彭彭 其中最受延吉人歡迎的是打糕,是朝鮮人家逢年過節(jié)或紅白喜事招待親朋好友必備品。將糯米洗凈淘好,用水浸泡一段時間蒸熟,放在打糕槽里越打越粘。 每逢高考的時候,延吉的各考點門前還會出現(xiàn)一個特別有意思的情景,那就是學校專門在考場門前安置的「打糕墻」,很多朝鮮族家長會把兒女的名字及祝福的話寫在紙條上,貼在打糕外面,寓意著「打高分」。 延吉的朝鮮族在飲食上崇尚自然多元、綠色,重視保健與食療。東北肥沃的土地不僅可以開墾稻作農(nóng)業(yè)還賦予這里豐富的野生植物,如桔梗、沙參、馬蹄葉、蕨菜、水芹菜、艾蒿、刺嫩芽、小根蒜等山野菜。 一上桌,主菜還沒端上,小菜要先都擺好,各式各樣,豐富至極。 山野菜是延吉人飯桌上必不可少的美味,像蘸醬菜、菜包飯、蔬菜拌飯等都是最大程度保留了食物的原生態(tài)特性。就連吃肉也必帶蔬菜,洋蔥、生菜、蒜瓣、青椒合理搭配。 發(fā)酵是朝鮮族美食中的精髓,大致體現(xiàn)在三類:醬料、泡菜、酒。 在延吉,一定少不了一頓醬湯飯,種類也是多種多樣,蔬菜醬湯、肉醬湯、魚醬湯、海帶醬湯...... 延吉市場上售賣的各種醬料 根據(jù)加工方法不同分為液態(tài)的醬油和固態(tài)的大醬按選材的不同分為大醬、清國醬日本稱納豆、延邊朝鮮族稱臭醬、魚子醬、蝦醬、辣椒醬等。根據(jù)辣椒醬和臭醬的不同可烹調各種味道不同的湯類。 還有就是以泡菜為代表的蔬菜發(fā)酵食品,以白菜等蔬菜為主要原料經(jīng)過食鹽腌制然后配上辣椒粉、大蒜、生姜、海鮮汁等調料做成。 在市場上你會見到各種各樣的咸菜小菜,沙參、牛蹄筋、杏鮑菇、海帶絲、魚眼鏡......延吉絕對能刷新你對泡菜的認知。 最后就是必不可少的酒了。 延吉人愛喝酒,朝鮮族的酒類除了蒸餾的燒酒以外最具民族特色的當屬米酒,在延吉,稱之為「馬格里」。 在延吉的啤酒屋,韓食館處處都有它的身影,除了水稻釀制的原味米酒外,還有玉米、藍莓、草莓等等各種各樣的口味,清爽可口,像飲料一樣酸酸甜甜,喝上一口絕對忘不了。 03 延吉,粗獷的東北土地上 一座帶有溫情的城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