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貨】表解里自和,里和表自解,講此問題之目的是學會治合病,少干合好幾個方子之事,結(jié)束治病機槍掃射。 1,276條,太陰病,脈浮者,可發(fā)汗,宜桂枝湯。此條文首先明確說太陰病,既然是太陰病,那么腹?jié)M,自利等太陰病的癥狀都應該有,否則不存在太陰病,是吧。太陰病的主脈是脈弱,而此條文的脈是脈浮,是太陽病的主脈,并且用桂枝湯,這等于告訴我們還有出汗,惡風等太陽中風的癥狀,這些癥狀沒寫出來,不等于沒告訴我們。此條文是太陽太陰合病,只治太陽病,則里的太陰病自和,無需再合一個太陰方。 2,163條,太陽病,外癥未除,而數(shù)下之,遂協(xié)熱而利,利下不止,心下痞硬,表里不解者,桂枝人參湯主之。此條文是太陽太陰合病,只治里之太陰病,則表之太陽病自和。桂枝人參湯,就是理中湯將炙甘草加量,再加個桂枝。又穿個小馬甲。 仲景師非常會寫書,常常以一脈或一癥代替一證,比如太陽中風證,只寫脈浮來代表,其余癥狀都不寫了。 我們讀傷寒論時,要在腦海中設想出條文所講的病人是什么樣子的,都有什么癥狀。比如276條,這個病人是出汗,怕冷,怕風,還腹脹,腹痛。 老師像您剛說的,怕冷怕風,腹痛腹脹用什么方劑治療呢?用桂枝湯加人參嗎? 這兩個條文都是太陽太陰合病,癥狀都會有汗出,怕風,腹?jié)M,腹痛等癥狀,一個用桂枝湯,一個用桂枝人湯。怎么決定用哪個方?非常簡單,看脈唄,脈浮者說明太陽病為主,用桂枝湯。脈弱者說明太陰病為主,用桂枝人參湯。 想著感冒病人用人參會不會發(fā)燒加重呢,我是胡思亂想的想法[捂臉]? 可以改用黨參,靈活些。@陳和平 弱脈是沉脈類,在沉位,并且細而軟如綿。與浮脈天地之差,絕對不會鑒別不開。 外邊太陽病自汗出,里邊又腹痛自利,這人脈弱就對了。[呲牙] 桂枝人參湯,一用萬事大吉了! (我遇到過一個病人不明原因發(fā)燒怕風出汗不止,就一個普通感冒,西醫(yī)越治越糟糕,各種檢查都沒查出來原因,轉(zhuǎn)院到北京也沒找到原因,回來就沒了,當時要是考慮用這個方劑治療,估計也不會走,實屬惋惜,病人當時我見過一次,舌頭瘦小,中間發(fā)黑,一直在重癥監(jiān)護室待著,最終還是不明不白的沒了) @陳和平?您講的這個西醫(yī)沒救過來的人,如果舌潤而黑,應該用桂枝人參湯加附子。 如果舌焦干而黑,應該用大承氣湯。 表證有死證,常見。 麻疹,是外感疫毒(西醫(yī)叫病毒),當脾陽虛的小孩外感疫毒,腹痛,下利,即是太陽太陰合病,用桂枝人參湯,效果棒棒噠! 364條,下利清谷,不可攻表,汗出必脹滿。此條文說不可攻表,說明有太陽表證,如果沒表證,談什么攻表呢,是吧。下利清谷,是太陰病,并且說明太陰病重,下利的是清谷啊,沒有比這再重的下利了,是吧。此條文又是太陽太陰合病,但是沒說用什么方,當然用桂枝人參湯了,不用說的。 桂枝湯能否治療蕁麻疹呢 太能了! 但必須是太陽中風證 記得有個小伙子說是蕁麻疹,吃飯就發(fā)癢,過會不熱了就不癢了,算不算是太陽中風證呢 這樣的,少陽太陽合病的多。少陽病的本質(zhì)是什么?是膽,三焦,胃三者之氣的綜合體現(xiàn),吃飯就癢,與少陽病中的胃有關(guān),當然有少陽病的因素。 小柴胡湯證中有“喜嘔”,“默默不欲食”,這些是胃的癥狀,故少陽病是膽,三焦,胃三者之氣的綜合體現(xiàn)。胃時而參與太陰病,時而參與少陽病,因此陳慎悟說少陽病有太陰機轉(zhuǎn)。 把胃絕對地劃到太陰病里,不妥的,機械死板。臨床客觀事實不是這么回事。[呲牙] 有時用小柴胡湯加荊芥,防風。有時用溫膽湯加桂枝,等等……不一樣,主要病因是升降之樞亂套,產(chǎn)生的邪氣,隨“心部于表”病機傳于表。總之,辨中焦升降為主。 胃,有時膽和三焦拉它成立少陽病組織。有時大腸拉它成立陽明病組織,有時脾拉它成立太陰病組織,胃是大紅人! 胃氣之強弱,代表全身正氣之強弱。胃不好的人,基本是三陰病,此時胃被三陰拉去了。 有胃氣則生,無胃氣則死,這公認之真理!假如胃氣足,少陰病不會有死證,是吧。 這證明三陰病,胃氣不足。 (補胃氣用四君子吧?我見過一個國醫(yī)大師治所有胃病都是香砂六君湯加減呢) 少陽病,如果用臟腑辨證法來看,是胃弱,膽郁,三焦不利。 少陽病,雖然是陽證,但是已經(jīng)見虛之跡象——胃弱,只是不太重。 以八綱論六經(jīng),以癥狀論六經(jīng),胡老是將二者合一。其實,也可以將臟腑論六經(jīng)納入,我今天開篇說的就是以臟腑論六經(jīng)。 癥狀是什么?是求劍在舟上刻的記號。 臟腑是什么?是刻舟所要求的劍。 刻舟求劍,要看舟是否移動了? 患者惡寒,脈浮同時存在,即可診斷為太陽表證?;颊邜汉}浮,項強同時存在,即可以診斷為太陽經(jīng)病,有汗用桂枝加葛根湯,無汗用葛根湯。 表證都不是,則不是太陽經(jīng)病,而是“病在肝,俞在頸項”。 內(nèi)與外合病,則不好弄了,無論是用桂枝加葛根湯,還是葛根湯,都會助肝之邪氣,用桂枝加葛根湯或葛根湯時,要注意辨肝氣。 假如只會六經(jīng)辨證,根本不會臟腑辨證,看不出來肝的情況,用葛根湯,早晚會闖禍的。 太陽病失治或誤治,產(chǎn)生變證,即仲景師講的壞病,最常見的就是邪熱郁于胸膈的虛煩證,癥狀表現(xiàn)為胸中煩悶不安,心情不暢,甚則影響睡眠。用桅子豉湯治療,可是臨床上單純虛煩證少見,常有兼證,加減法如下: 1,胃氣上逆的嘔吐,加生姜。 2,胃虛甚的說話無力,加炙甘草。 3,食滯于中焦的腹脹滿,將桅子豉湯中的豆豉去掉,加枳實,厚樸。 4,上焦熱中焦寒,將桅子豉湯中的豆豉去掉,加干姜,即桅子干姜湯。 此種傳變規(guī)律是:傷津液從熱化。我遇見好多人感冒自己用藥后,來找我治失眠,患者說“感冒好了,失眠”,這感冒哪治好了,己經(jīng)傳變了。[呲牙] 看《傷寒論》非常有意思的,從那個證變成這個證,又從這個證變成另外一個證。猶如小說中的故事情節(jié)變換,有時驚心動魄,有時和風細雨……。 苔薄黃微膩,并且脈滑,是桅子豉湯證,神準! 患者,原來在胸與胃之間有水飲,痰。太陽表證誤治,發(fā)汗傷津液從熱化,邪熱與痰,水飲結(jié)于心下而成結(jié)胸證,分大與小。 小結(jié)胸證常見,病位局限在心下(心窩處), 大結(jié)胸,就事大了,波及胸,腹。令人驚心動魄![呲牙] 因此,發(fā)汗之前審痰飲。有痰飲者就不受風寒侵犯嗎?照樣受,不例外。 任何事,都是把事研究透了,就會干事,否則是盲干。 在此之前,我講了從腎治胃病,從營衛(wèi)治胃病?,F(xiàn)在,我再講治胃病又一秘法,一聽懂了。心下部位對應胃,膽,心。小結(jié)胸證心下痛,主要在胃,痰熱結(jié)于胃,讓西醫(yī)檢查,診斷為慢性胃炎,胃潰瘍。哈哈哈……,啥慢性胃炎呀,原來是小結(jié)胸證。您看小結(jié)胸證多不多?太多了,海量! 咱們?nèi)和?,診斷胃病,一看即知,并且準。下次注意看是否有痰?有的,不可能沒有。 小結(jié)胸證之慢性胃炎是怎么得的呢?原來有痰飲,工作和生活時活動量大,出汗傷津液從熱化,熱與痰飲結(jié),開始心下痛輕,可是沒人會治,不知是小結(jié)胸證,沒人會治,患者只能天天帶著“心下痛”病。 胃氣強弱代表身體正氣之強弱,而祛邪離不開正氣支持,可是胃病治不好,把自己吹的再高,豬都不信。[呲牙] 小結(jié)胸證的慢性胃炎,胃潰瘍之診治:胸中煩悶,心下脹痛,苔薄黃微膩,脈滑數(shù)。治法:清熱,豁痰,解郁,除煩,止痛。用小陷胸湯合桅子豉湯隨證加減。 我用溫膽湯加桅子,也好使,什么這個那個的,不就是個痰熱結(jié)嘛,能干掉就行。 病沒有那么重,用不著上小陷胸湯。要靈活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