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曰:“世間棄物,余所不棄,筆之于圖,消引日月”。 細品之下,今天話題的主角確實值得看官們玩味一番。 (據(jù)傳)錢選 《錦灰堆圖》 來源:北京德隆寶拍賣 “京城第一玩家”王世襄先生有本書叫《錦灰堆》,書中的《自序》里寫道:“元錢舜舉作小橫卷,畫名《錦灰堆》,所圖乃螯鈐、蝦尾、雞翎、蚌殼、筍籜、蓮房等物,皆食余剝剩,無用當棄者。竊念歷年拙作,瑣屑蕪雜,與之差似,因以《錦灰堆》名吾集?!贝笠馐窍鄠髟粋€與趙孟頫齊名的畫家——錢選(字舜舉),在一次聚會時趁著酒興,將吃剩下的散落在飯桌上的酒菜殘羹信手繪制成一幅小橫卷,取名為《錦灰堆》。而王世襄把自己談古舊家具、書畫、飲食、養(yǎng)鴿、放鷹等的“瑣屑蕪雜”文字編為文集,自認為與錦灰堆類似,便以此作為書名。 王世襄有本書叫《錦灰堆》 錦灰堆又被叫作“八破”“集破畫”“吉破畫”“什錦屏”“打翻字紙簍”“集珍”“斷簡殘篇”“集錦”等,是以毛筆、彩墨描繪破碎殘斷、雜沓紛紜的古舊字畫、拓片與古籍等的繪畫?!板\”寓意綺麗繁華,“灰”代表灰燼和殘破,當那些殘缺的美好堆砌成畫,竟別有一番韻味。活像灰堆里拾出來的,古人卻把這些廢棄之物加以錯綜組織,其畫面突出折疊、粘連、蟲蛀、火焚、水浸的視覺效果,既充分體現(xiàn)了藝術(shù)趣味,又具有一種潛在的解構(gòu)主義,可謂當代藝術(shù)潮流的遠古鼻祖。 清 馬少宣玻璃內(nèi)畫錦灰堆詩文鼻煙壺 來源:上海大眾拍賣 六舟俗姓姚,字達受,法名六舟,曾任多處寺院住持方丈。身為僧侶,卻謹遵經(jīng)世致用之道;又為學(xué)者,不諱四處謀生;學(xué)富五車,但喜標榜孩童游戲。當然,終其一生,雖從未見他談及玄奧的禪理,卻也一直踏踏實實地為寺院做著足傳后世的事業(yè)。 釋六舟小像 (1791-1858) 按六舟的記載,他的靈感亦來源于元人錢選的錦灰堆繪畫,即將一批東西看似雜亂無章地堆疊在一起?,F(xiàn)在能找到的六舟“八破”作品,只2件,一件是浙江省博物館藏的《百歲圖》,一件是上海圖書館藏的《百歲祝壽圖》。 六舟《百歲祝壽圖》 上海圖書館藏 上海圖書館藏道光十二年(1832)六舟所拓《百歲祝壽圖》,圖中是一個巨大的“壽”字,以三十多件或完整或破碎的古物拓片拼合而成。這些古物包括碑志、瓦當、錢幣、磚文等,除了少數(shù)體量較小的錢幣可見其全形,大部分為殘磚斷瓦,只露出半邊一角,零落不成章。這些碎片顛倒陸離,看似漫無用心,實際上經(jīng)過了作者的苦心經(jīng)營。每塊碎片的墨色深淺不一,構(gòu)成了“壽”字張弛有度的筆畫。右上方六舟的題端曰:“百歲祝壽圖。道光壬辰秋八月之望,海昌僧六舟拓于小綠天庵?!彼哪暌院螅垡源俗髻R鎮(zhèn)江焦山寺住持借庵和尚壽誕,左下方其題跋中頌曰:“吉金樂石,金剛不朽。周鼎漢爐,與此同壽?!?/p> 六舟的美意不僅體現(xiàn)于“壽”字的字面上,也呈現(xiàn)于組成“壽”字的物品中:金與石質(zhì)地堅硬,碎而不朽;作為古物,它們又歷經(jīng)滄海桑田,閱盡潮起潮落。 六舟拓《百歲圖》浙江省博物館藏,《百歲圖》層層疊疊地拓了86種金石小品,包括錢幣、印章、瓦當、古磚、硯臺、石刻、銅器銘文等。據(jù)六舟自己說,拓了整整5年才得以完成這件作品。 六舟的《百歲圖》也是一件十分獨特的作品。在作品完成之后大約20年間,六舟及其朋輩題寫了12條題跋。按照書寫的先后次序細讀這些題跋,可以了解時人對于錦灰堆這種藝術(shù)形式的看法,并窺見19世紀中國藝術(shù)之豐富。 最有意思的是,八破畫和全形拓,都是六舟以“游戲”的心態(tài)創(chuàng)作而成。八破畫作品并不突出器物的完整和獨立,相反,所表現(xiàn)的是殘破和堆積、疊壓的形態(tài),是對于其物質(zhì)性、視覺性的另類發(fā)掘。這是六舟八破畫的獨特之處。 林乾良 《永嘉》錦灰堆扇面 23×25cm ![]() “錦灰堆”的繪畫者可不容小覷。他們“十八般武藝”樣樣精通,擅長草、隸、篆、印刷體等各種字體及模仿各家書體;精通花鳥、山水、人物等各種題材,工筆、寫意等各種技法;能篆刻各種印章;對詩文、碑拓、古籍版本、古器物要有研究……如此高要求,能勝任者極少;繪制過程十分耗工費時,一般一幅作品短則需要2到3個月,長則耗時半年。 佚名 錦灰堆 來源:北京保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