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我在朋友圈看到幾張照片,背景是青綠色,主題有關“陽光”。雖然我不會拍照,也不懂什么近焦、遠焦,但如此鮮活的照片還是打動了我,我想把它們放到個人公眾號上,讓更多人看到。 作為一個還算自覺的偽文青,深知“不問自取是為賊”的道理,所以,再怎么想要,也得和照片主人打個招呼。不過,在這個問題上,我卻犯了難。因為,我們從未謀面,更別提深交了。 幾個月前,我加入了一位老師的微信群,其中,有很多各行各業(yè)的小伙伴,照片主人也在其中。最初,我們并無任何交流,我對他也沒什么印象,這種現象一直持續(xù)到一次群內健身分享,演講者正是照片主人,那時的我正為鍛煉的事頭痛,于是,抱著請教心態(tài)加了對方微信,聊了幾句。之后,我們便再無任何交流。 所以,在要照片這件事兒上,我沒有十足的把握。但因為太過喜歡,只得硬著頭皮一試。我斟酌半天,終于給對方發(fā)了條微信:“hi,前兩天拍的照片很是暖心,我都忍不住把它放在自己的公眾號上,讓更多人看到”。信息發(fā)完,我陷入了無限的猜測,“他究竟會不會答應?我這樣做是否太過冒失”?半小時后,對方發(fā)來了原圖,至此,我所有的擔憂都化為虛無。 在與他的互動中,我體會到來自陌生人的善意。有位詩人曾說:“沒有人是一座孤島”。言下之意,人活著,總得和別人發(fā)生點聯系。但這種聯系,更多的還是在熟人之間,當我們面對陌生人,總會多些距離,少些真實。所以,我格外珍惜這次充滿善意的交流,也希望自己在以后的生活中,傳遞這種溫暖(文末附上照片,供大家欣賞)。 相關閱讀:生活可以有選擇 82/293 |
|
來自: 聰妹創(chuàng)業(yè)手記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