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漢有所謂的“云臺二十八將”,但說實話,這二十八個人加起來的名氣都不如伏波將軍馬援,論軍事能力也沒人能超過他。 那為何馬援沒能進入“云臺二十八將”呢?一部分原因是馬援投奔劉秀較晚,沒有任何背景;另一部分原因是馬援的功勞主要是在東漢建立之后。 早在西漢時期,馬援就小有名氣,王莽時期又被授予新城大尹。公元24年,新朝滅亡,馬援受到隴右軍閥隗囂的器重,被任命為綏德將軍。 到了公元28年,逐鹿中原的游戲進入后期,隗囂不得不重新考慮自己的歸屬。當時,天下稱帝的有好幾個,但勢力范圍最大的是劉秀和公孫述。 公孫述在蜀地,占據(jù)著天府之國,前景不比劉秀差,于是隗囂讓馬援先去觀察公孫述。馬援和公孫述既是老鄉(xiāng),又是好友,他滿以為此番相見應(yīng)該是愉悅的。 然而,公孫述卻擺起了架子。第一次見面時,只見大殿外面衛(wèi)士成群,戒備森嚴,禮官請馬援進去后,公孫述只是客套的寒暄了幾句,又將他送入驛站。 第二天是正式會見,陣勢更加盛大。文武百官先等候在大殿里,然后公孫述用繡著鸞鳥的旗幟、披頭散發(fā)的騎士作前導,開路清道,實行警戒,登車出發(fā)。 接著,公孫述準備授予馬援大將軍印綬和侯爵。馬援以自己尚是隗囂的部下為由,婉言謝絕?;氐襟A站時,馬援的賓客紛紛勸說他歸降公孫述。 馬援說道:“天下雌雄未定,公孫述不懂得周公吐哺,也不知道奔走迎接有才能的人,反而在這里虛張聲勢,就像一個木偶人,這種人怎么可能留得住人才呢?” 回來之后,馬援稟告隗囂:“公孫述不過是井底之蛙,還妄自尊大,不如到劉秀那里去看看?!庇谑?,隗囂又讓馬援去觀察劉秀。 抵達洛陽后,馬援沒過多久就見到了劉秀。和公孫述截然不同,劉秀接見他時是在一個偏殿里,身著便服,頭上只戴著頭巾,身邊也沒有衛(wèi)士。 剛一進面,劉秀就開起了玩笑:“將軍是見過兩位皇帝的人,我現(xiàn)在看到你,還有點慚愧呢?!瘪R援回道:“當今之世,非但君擇臣,臣亦擇君。我遠道而來,你就不怕我是刺客嗎?” 劉秀大笑;“你不是刺客,是說客。”馬援正色道:“天下反復不定,欺世盜名者不可勝數(shù)。今天看到陛下恢宏大度,和高祖一樣,才知道天下自有真正的主人?!?/p> 經(jīng)過這兩次“面試”,馬援決定加入劉秀這家創(chuàng)業(yè)公司。果然如他所料,不到數(shù)年間,劉秀就平定了天下,而馬援也在大漢這個平臺上發(fā)光發(fā)熱,讓伏波將軍之名永垂后世。 其實,創(chuàng)業(yè)就和打天下一樣,人才才是最終的決勝之道?,F(xiàn)如今,一些公司表面上喊著尊重人才,做事的風格卻和公孫述一模一樣,怎么可能贏得最終的勝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