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膳食療】 1.赤小豆粥: [原料]赤小豆30 g,粳米100 g,黍米25 g。 [制法]上3味洗凈后混勻煮粥。 [功效]利小便,消水腫,解毒排膿。用于瘀阻型痛風(fēng)。 [服法]2次/d,連續(xù)服用。 2.茯苓粥: [原料]茯苓粉30 g(或茯苓塊用紗布包上),大米30 g,紅棗7枚。 [制法]上3味洗凈后拌勻,加適囂水煮粥。 [功效]健脾滲濕。用于脾虛型痛風(fēng)。 [服法]2次/d,連續(xù)服用。 3.炒蘿卜絲: [原料]蘿卜150 g,小櫻蝦4 g,生姜少量,大蔥10 g,色拉油2小匙,醬油1/3小匙,料酒少許。 [制法]將蘿卜切絲,生姜切碎,將蔥切成2 cm長絲。將油加熱,依次放入生姜、蘿卜炒,炒軟后加入小櫻蝦繼續(xù)炒,將醬油和料酒加入并攪拌,放入蔥絲混合炒。 [功效]清熱利濕。用于濕熱下注型痛風(fēng)。 [服法]當(dāng)菜佐餐,隨意食用。 4.靈仙木瓜飲: [原料]威靈仙15 g,木瓜12 g,白糖適量。 [制法]將威靈仙、木瓜放入沙鍋中,加水煎湯約300 mL,并加白糖適量。 [功效]通利關(guān)節(jié),祛風(fēng)止痛。用于瘀阻通絡(luò)型痛風(fēng)。 [服法]2次/d,隨意服用。 5.海桐五加酒: [原料]海桐皮500 g,五加皮500 g,威靈仙100 g,烏梢蛇100 g,法半夏、制南星、知母、黃柏、川牛膝、牛膝、紅花、拘杞子、延胡索各50 g,白酒5 000 g。 [制法]將上述藥物納入沙布袋內(nèi),扎緊袋口,放入酒壇內(nèi),倒入白酒密封浸泡1個月以上,每日振搖1次。 [功效]祛風(fēng)通絡(luò),化瘀消痹。用于痰瘀痹阻型痛風(fēng)。 [服法]10~20 mL/次,2次/d。 6.桃仁粥: [原料]桃仁15 g,粳米160 g。 [制法]先將桃仁搗爛如泥,加水研汁、去渣,用粳米煮為稀粥。 [功效]活血祛瘀,通絡(luò)止痛。用于瘀血痰濁痹阻型痛風(fēng)。 [服法]3次/d,連續(xù)服用。 7.百合苡仁湯: [原料]百合30 g,薏苡仁30 g,蘆根(干)10 g。 [制法]將蘆根洗凈、煎汁,用煎汁加水,將洗凈的薏苡仁煮至八成熱時加入洗凈的百合瓣,繼續(xù)小火加熱,以薏苡仁、百合熟爛為度,待煎湯500 mL。 [功效]清熱調(diào)肺,健脾利濕。用于濕熱痹阻型痛風(fēng)。 [服法]2次/d,連續(xù)服用。 8.芝麻桂膝糊: [原料]桂枝20 g,牛膝20 g,黑芝麻120 g,面粉500 g。 [制法]將桂枝、牛膝研成細(xì)粉,黑芝麻搗碎,將上述3味加面粉共同混合攪勻,蒸熱后再放入鐵鍋中用文火炒黃,裝入瓶中。 [功效]溫經(jīng)散寒,祛風(fēng)除濕。用于寒濕痹阻型痛風(fēng)。 [服法]20 g/次,3次/d,長期服用。 9.黃精煲豬胰: [原料]黃精30 g,玉竹30 g,豬胰臟1具,姜、味精、精鹽、蔥適量。 [制法]用沙鍋將洗凈的豬胰臟、黃精、玉竹、蔥、姜、鹽等加適量的水慢火煮。大約30分鐘后煮熟出鍋,加入味精即可。 [功效]補(bǔ)虛損,益精氣。用于脾胃虛弱型痛風(fēng)。 [服法]1次/d,佐餐。 【藥膳食療】 1.赤小豆粥: [原料]赤小豆30 g,粳米100 g,黍米25 g。 [制法]上3味洗凈后混勻煮粥。 [功效]利小便,消水腫,解毒排膿。用于瘀阻型痛風(fēng)。 [服法]2次/d,連續(xù)服用。 2.茯苓粥: [原料]茯苓粉30 g(或茯苓塊用紗布包上),大米30 g,紅棗7枚。 [制法]上3味洗凈后拌勻,加適囂水煮粥。 [功效]健脾滲濕。用于脾虛型痛風(fēng)。 [服法]2次/d,連續(xù)服用。 3.炒蘿卜絲: [原料]蘿卜150 g,小櫻蝦4 g,生姜少量,大蔥10 g,色拉油2小匙,醬油1/3小匙,料酒少許。 [制法]將蘿卜切絲,生姜切碎,將蔥切成2 cm長絲。將油加熱,依次放入生姜、蘿卜炒,炒軟后加入小櫻蝦繼續(xù)炒,將醬油和料酒加入并攪拌,放入蔥絲混合炒。 [功效]清熱利濕。用于濕熱下注型痛風(fēng)。 [服法]當(dāng)菜佐餐,隨意食用。 4.靈仙木瓜飲: [原料]威靈仙15 g,木瓜12 g,白糖適量。 [制法]將威靈仙、木瓜放入沙鍋中,加水煎湯約300 mL,并加白糖適量。 [功效]通利關(guān)節(jié),祛風(fēng)止痛。用于瘀阻通絡(luò)型痛風(fēng)。 [服法]2次/d,隨意服用。 5.海桐五加酒: [原料]海桐皮500 g,五加皮500 g,威靈仙100 g,烏梢蛇100 g,法半夏、制南星、知母、黃柏、川牛膝、牛膝、紅花、拘杞子、延胡索各50 g,白酒5 000 g。 [制法]將上述藥物納入沙布袋內(nèi),扎緊袋口,放入酒壇內(nèi),倒入白酒密封浸泡1個月以上,每日振搖1次。 [功效]祛風(fēng)通絡(luò),化瘀消痹。用于痰瘀痹阻型痛風(fēng)。 [服法]10~20 mL/次,2次/d。 6.桃仁粥: [原料]桃仁15 g,粳米160 g。 [制法]先將桃仁搗爛如泥,加水研汁、去渣,用粳米煮為稀粥。 [功效]活血祛瘀,通絡(luò)止痛。用于瘀血痰濁痹阻型痛風(fēng)。 [服法]3次/d,連續(xù)服用。 7.百合苡仁湯: [原料]百合30 g,薏苡仁30 g,蘆根(干)10 g。 [制法]將蘆根洗凈、煎汁,用煎汁加水,將洗凈的薏苡仁煮至八成熱時加入洗凈的百合瓣,繼續(xù)小火加熱,以薏苡仁、百合熟爛為度,待煎湯500 mL。 [功效]清熱調(diào)肺,健脾利濕。用于濕熱痹阻型痛風(fēng)。 [服法]2次/d,連續(xù)服用。 8.芝麻桂膝糊: [原料]桂枝20 g,牛膝20 g,黑芝麻120 g,面粉500 g。 [制法]將桂枝、牛膝研成細(xì)粉,黑芝麻搗碎,將上述3味加面粉共同混合攪勻,蒸熱后再放入鐵鍋中用文火炒黃,裝入瓶中。 [功效]溫經(jīng)散寒,祛風(fēng)除濕。用于寒濕痹阻型痛風(fēng)。 [服法]20 g/次,3次/d,長期服用。 9.黃精煲豬胰: [原料]黃精30 g,玉竹30 g,豬胰臟1具,姜、味精、精鹽、蔥適量。 [制法]用沙鍋將洗凈的豬胰臟、黃精、玉竹、蔥、姜、鹽等加適量的水慢火煮。大約30分鐘后煮熟出鍋,加入味精即可。 [功效]補(bǔ)虛損,益精氣。用于脾胃虛弱型痛風(fēng)。 [服法]1次/d,佐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