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許云輝 公元1302年春,元軍統(tǒng)帥劉深奉詔勞師遠征泰國北部的八百媳婦國,深途徑順元(今貴州省貴陽市)時,因不恤民情,加重攤派和徭役,嚴重激化了民族矛盾,導致當?shù)馗魃贁?shù)民族大起義,“燒官糧”,殺知州,打得元軍一敗涂地。元成宗“聞師敗績”,回憶起不久前發(fā)生在金殿那一幕,情不自禁感嘆道:“董二哥之言驗矣,吾愧之!”于是賞賜董二哥上等酒器,以表彰他敢于直言勸諫。同時詔令全線撤軍,“誅劉深等。” 一、浙西揚名董二哥,即董士選,是元初漢官名臣董文炳的次子。董文炳曾被元世祖稱為董大哥,所以元成宗稱董士選為董二哥。 董士選自幼隨在軍中追隨父親,“晝治武事,夜讀書不輟”,屢立戰(zhàn)功。南宋投降后,他隨父“入宋宮,取宋主降表及收其文書圖籍?!逼渌麑㈩I進宮后趁機搶劫盜竊珍玩字畫和金銀財寶,董士選卻“靜重識大體,秋毫無所取”,深受將士們敬重?;爻?,他被任命為侍衛(wèi)親軍前衛(wèi)指揮使,在任上“號令明正,得士大夫心?!辈痪?,他主動把職位讓給弟弟,由此深受元世祖青睞。 元世祖率軍平定宗王乃顏叛亂時,將董士選詔入軍中,令他統(tǒng)帥漢族軍隊征討乃顏。董士選身先士卒,親冒箭雨擊敗叛軍,使元世祖“甚善之。” 桑哥違法亂紀事情敗露后,董士選被元世祖認定為正直之士,派往浙西主管政務,賦予自行選定正直可靠僚屬的特權(quán)。他到浙西后,做了三件大事: 第一件,明察暗訪,考察出不少妨害百姓的弊政,都按皇上旨意革除,使“民大悅。” 第二件,大力查處搜刮錢財?shù)拇蟪寂c圖利為奸者,全部處以死刑。有一個斂財大臣被判處死刑后,請求等自己遣往海外的商人回來后再行刑。董士選一眼識破他的用意:“這是典型的借口!如果海商不回來,此人就可以逍遙法外嗎?此人的生死存亡與海商是否回來毫不相干。不殺此人,無法向天下人交代!”于是下令處死此人。 第三件,治理水旱之災。浙西水網(wǎng)縱橫,河湖港汊很多,便于蓄水以防旱澇災害。但是,這些河湖港汊都被有錢有勢的人家霸占種植,導致此地無處蓄水,水災旱災頻發(fā)。董士選采用各種手段,最終把這些地方都開發(fā)出來蓄水,徹底解決了災害問題。 二、巧平民亂董士選調(diào)任江西行省左丞后不久,贛州人劉六十自稱劉漢之后,發(fā)動民變,舉旗反元,建立國號,“聚眾至萬余?!背⑴杀?zhèn)壓,不料“主將觀望退縮不肯戰(zhàn)”,地方官又趁機騷擾良民,致使“賊勢益盛?!倍窟x主動請戰(zhàn),行省官員們松了一口氣,爭先恐后為他送行。 他不帶一兵一卒到達贛州后,先將那些擾害百姓的官吏們?nèi)看斗ㄞk,初步取得百姓信任。百姓們奔走相告:“想不到官府法律能這樣為百姓做主!”董士選到達離賊巢不足百里的興國縣后,令部隊分兵守地待命,自己明察暗訪,查知煽動造反之人后,將他們依法懲處,同時誅殺窩藏反叛分子的奸民。此舉極大調(diào)動出百姓的積極性,百姓們爭先恐后站出來為官府效力。 在百姓協(xié)助下,董士選“將兵討之,擒賊三百人?!辈痪?,就擒獲劉六十。他只殺了劉六十,將其余所有人釋放,令他們回家務農(nóng)。附近州縣有些富人曾經(jīng)資助劉六十,資助名單被董士選搜到。富人們提心吊膽,引頸待誅。董士選將名單付之一炬,使“民心益安?!?/p> 董士選派遣使者向朝廷匯報平定民亂事宜,朝廷重臣問使者:“董公是叫你來送呈功勞簿的吧?”使者答:“我啟程前,董左丞囑咐我說:‘朝廷若問起軍功,你就說我鎮(zhèn)撫無方,能被朝廷免罪就足夠幸運了,沒有什么功勞可言!’”董士選的奏章上,對破賊一事只字不提,只請求罷黜幾名貪官污吏。朝廷感嘆他勞苦功高卻絲毫不夸耀自己,提拔他擔任江南行省御史中丞。 三、清廉守正“董大人又要到外地當官了!”鄰居們只要聽到董士選賣祖產(chǎn)田地和房屋,就知道他又到外地為官。董士選為湊路費賣掉先祖的田廬,成為當?shù)厝说拿勒劇K傲刂?,不嚴而肅,凜然有大臣風?!彼貏e清廉耿介,“平生以忠義自許”,素為世人稱道。他的門生和屬下深知他廉潔,沒有人敢以任何理由給他送禮。由于他兩袖清風,以至“老而益貧?!痹谒难詡魃斫逃绊懴?,他的子孫個個艱苦樸素,“不亦布衣之士”,在官任上都被稱為廉潔奉公的楷模。 董士選對待賢士,更是恭敬有加。在江西任職期間,他仰慕屬下元明善的才情,折節(jié)下交結(jié)為好友;他虛懷若谷,拜與許衡齊名的名士吳澄為師,他三顧茅廬,請來“其文清而醇”的虞汲教導兒子。不久,又把虞汲的兒子虞集(后為文壇領袖)召到府中教書。他還把一些老儒生和西蜀遺士請到書院,發(fā)揮他們的特長來教授學生。調(diào)任江南行御史臺后,他又求賢納士,結(jié)交了不少文學大家。“元詩四大家”中,就有兩個大家受過他的禮遇和栽培。 四、力諫撤軍元世祖去世后,元朝的第二任皇帝元成宗(元裕宗的兒子)即位。他致力整頓國內(nèi)軍政,平定親王叛亂,采取各項措施緩和社會矛盾,是個守成之君。但是,元成宗的內(nèi)心深處,依然渴望有建功立業(yè)的機會。正巧,云南行省左丞劉深上表元成宗,請求為朝廷分憂,出兵征討八百媳婦國。 八百媳婦國原名蘭納,是泰國歷史上的一個地方性政權(quán)。八百媳婦源自傳說該國國王“有妻八百,各領一寨,故名。”1292年初,元世祖曾詔令征伐該國,無功而返。如果能完成爺爺未竟的事業(yè),元成宗必定名垂青史。因此,當劉深自告奮勇愿為朝廷開疆辟土時,元成宗怦然心動,詔令劉深率兩萬精兵,南征八百媳婦國。 然而,理想很豐滿,現(xiàn)實很骨感。西南一帶山高林密,溝壑縱橫,煙瘴彌漫。元軍禁不住瘴氣侵害,九死一生到達前線時,尚未開戰(zhàn),“士卒死者十已七八?!眲⑸钣烛?qū)使當?shù)匕傩者\送軍糧和兵器,百姓們肩負背馱,跋涉在崎嶇的山路溪谷間,幾十天后才能將軍需品運到前線。由于山高水險,食不果腹,“由是民死者亦數(shù)十萬。”消息傳到京城,朝臣們議論紛紛,“中外騷然”,一致請求元成宗下詔退軍。 元成宗見朝臣群情洶洶,前線又騎虎難下,動了撤軍的念頭。丞相卻力挺劉深,對元成宗說:“陛下,圣明的世祖(即忽必烈)在世時奪取了江南土地,因此名垂千古!陛下如不奪取八百媳婦國,如何揚名后世?”元成宗被說服,于是在朝廷會議上“用兵意甚堅”,宣布繼續(xù)支持劉深征伐。 朝臣們心知肚明,奪取八百媳婦國,已成為元成宗的面子工程和政績工程,繼續(xù)進諫只有自取滅亡,“故無敢諫者?!?/p> 萬馬齊喑之際,董士選不顧安危挺身而出,力諫元成宗:“陛下,劉深此番出師,純粹是以有用之民去取無用之地。即便應奪取八百媳婦國,也應先遣使者曉諭該國。如該國不從,朝廷再聚糧選兵,視時而動,才是正理。陛下豈能聽從一人妄言,而致百姓生靈于死地!”元成宗勃然變色,董士選視若不見,依舊侃侃而談“明辨不止。”朝臣和侍衛(wèi)們見皇帝面色鐵青,目露兇光,都為董士選捏了一把冷汗。 最后,元成宗一錘定音:“事已成,卿勿復言!”董士選義正辭嚴道:“臣如果因諫言而獲罪,理所應當;臣日后若因不力諫而獲罪,那就是死又有何益!”元成宗拂袖而去,董士選被架出朝堂。數(shù)月后,劉深果然兵敗。 元成宗去世后,元武宗和元文宗先后稱帝。董士選退居二線,“晚年好讀《易》,淡然重其身”,68歲病逝。虞集對他的評價,高度概括了董士選光輝的一生:“世篤忠貞,孤介剛毅,遍歷臺省,號稱正人!” 【作者簡介】許云輝,男,1984年畢業(yè)于云南師范大學中文系,現(xiàn)為云南省保山一中教育集團高級講師。曾出版專著兩部,在省級以上文學刊物發(fā)表文章六十余萬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