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從是揚州會稽郡剡shàn縣人士,之前的文章中也梳理過漢末時期的會稽郡人士,更新一下名單:斯從、徐陵、徐平、虞翻、駱統(tǒng)、駱俊、許昌、朱儁jùn、周?yú、周昂、周昕、吳主謝夫人、吳主潘夫人、曹娥、盛憲、孫弘、焦矯、闞澤、韓說、朱符、呂合、秦狼、潘臨、隨春、董襲、賀齊、賀邵、鐘離牧、吳范、介象、留贊、留略、留平、丁覽、丁固。 斯氏在剡縣是地方大族,斯從就是剡縣縣吏,當(dāng)時的剡長是賀齊??h令和縣長的設(shè)立有所區(qū)別,縣里人口在一萬戶以下置縣長,超過一萬戶才能設(shè)置縣令,所以剡縣人口并不算多。斯從則是縣里的不穩(wěn)定因素,他雖然是縣吏,卻聚攏了一批人為非作歹。 “縣萬戶以上為令,不滿為長?!薄逗鬂h書·百官志》 《三國志·賀齊傳》中對于斯從的描述是“輕俠為奸”,“輕俠”、“游俠”、“任俠”在漢末時期都算上褒義詞,韓非子提出過經(jīng)典的“儒以文亂法,俠以武犯禁”,《漢書》則談及“意氣高,作威于世,謂之游俠”,荀悅也有過定義“立氣勢,作威福,結(jié)私交,以立強于世者,謂之游俠”。 很多游俠都出身于豪族,像曹操、袁紹、甘寧、凌操等人都留下過相關(guān)記載,他們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助人為樂,或者肆意妄為。游俠們的行為有時候會受到世人的追捧,但不怎么從事生產(chǎn)的他們需要背后的宗族來供給生活所需,或是淪為賊寇。 《三國志·劉曄傳》中提及“揚士多輕俠狡桀”,斯從這個揚州人自然也在“揚士”的范疇內(nèi),而“為奸”也對他定性了,顯然斯從有些作奸犯科的行為。賀齊準(zhǔn)備依然懲治斯從時,縣里主簿卻給出了反對意見“斯從來自縣里大族,山越也依附于其家族,如果今天處治了他,明天就將會迎來賊寇” “縣吏斯從輕俠為奸,齊欲治之,主簿諫曰:‘從,縣大族,山越所附,今日治之,明日寇至。’”——《三國志·賀齊傳》 但是賀齊非但沒有屈服,反而立刻斬殺了斯從,不允許有人在他的轄區(qū)逍遙法外。斯從余黨也證實了縣里主簿的說法,他們聚攏了千余人一起攻打剡縣,甚至斯氏宗族也可能里應(yīng)外合。賀齊帶領(lǐng)著官吏、百姓一起出城攻打斯從余黨,成功擊敗敵人,并讓賀齊之名自此流傳于山越之間。 “從族黨遂相糾合,眾千馀人,舉兵攻縣。齊率吏民,開城門突擊,大破之,威震山越。”——《三國志·賀齊傳》 總的來說,斯從是個背景板。 桓典詩詞:桓典:詩詞中的我總代表著清正 張則:張則:名傳南土,有號臥虎 崔姓人物:漢末三國時期有哪些崔姓人物? 看官如感興趣,關(guān)注下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