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行業(yè)和技術的不斷發(fā)展,現(xiàn)在的電影制作和CG繪制已經聯(lián)系得非常緊密。 很多時候我們看到電影里面的某個令人驚嘆的場景,很多都來源于電影團隊和CG藝術家的后期創(chuàng)作。 《溫故一九四二》重慶朝天門轟炸MP之一合成后的畫面 幾年前克己為國內電影制作的MP概念圖 這種創(chuàng)作,有一個專業(yè)名詞——Matte Paiting(MP) MP是電影特效制作中的一個技術和環(huán)節(jié)。 就跟概念設計是游戲美術創(chuàng)作中的一個技術或者環(huán)節(jié)一樣。 它的存在可以用來創(chuàng)建整個電影場景,或者對已有的場景進行擴充。 幫助導演達到他們想要的電影表達效果。 幾年前克己為國內電影制作的MP概念圖 MP在電影制作當中一般是由MP師或者數(shù)字環(huán)境師來完成,屬于電影制作當中的后期工作。 《鋼鐵俠3》的final shot,也就是大家在熒幕上看到的畫面 這是MP大神Maxx Burman為這個場景做的整個MP背景,可能會用到多個鏡頭 MP細節(jié) MP細節(jié)2 Nuke中的投射文件,白色線框是鏡頭文件 在電影制作的前期,許多電影所需要的場景方案已經接近完善。 工作進行到MP制作這一步的時候,MP師(matte painer)大多都可以拿到比較完備的場景方案來配合導演進行工作。 Maxx Burman為鏡頭制作的幾個不同方向的概念圖 (當然,每個電影制作都是不同的團隊,這里說的工作流程并不能作為唯一的參考。) MP師需要完成的就是根據(jù)這些設計圖去精工細作地完成鏡頭。 所以,到MP師手里的工作內容,通常是一個個鏡頭。 (鏡頭的內容可不是一張靜幀畫,有時候一個場景文件要幾個鏡頭用,也有時候要用到大量的3D模型輔助。) 電影中很多鏡頭并不是實景拍攝的,圖來自 Maxx Burman 想起了我每天畫瘡口畫到吃不下飯的一位同事,圖來自Maxx Burman 在早期的MP創(chuàng)作中,因為沒有像現(xiàn)在這樣的各種先進CG技術的支持,MP是畫在玻璃上的。 畫有景物兩塊玻璃板平行擺放保持恰當?shù)木嚯x 攝像機位于他們前面。在后面的玻璃板上,是相對粗糙的背景地形,比如繪制的叢林。 在前景玻璃板上,繪制細節(jié)豐富的元素,比如小植物,石頭,等等。 在玻璃板之間,應該就是移動或者靜止的影片模型。 而現(xiàn)在的MP基本都是電腦CG繪景,之后再通過后期軟件進行處理。 通過把畫好的MP場景貼到相應的3D模型上,再配合相機鏡頭的運動,就可以達到與實拍幾乎一樣的效果。 Maxx Burman為這個鏡頭做的全景MP MP局部細節(jié)放大 因為MP制作的效果明顯且能夠適用于各種題材的電影,所以它目前已經成為了電影制作環(huán)節(jié)當中不可或缺的一個環(huán)節(jié)。 但一個合格的MP師,不僅需要穩(wěn)固的場景繪制功底,同時還需要大范圍了解各種CG繪制軟件。 比如VUE,worldmachine等,還有很多生成植被,生成城市等小軟件; 模型軟件很多,但是一般流程中主要使用的還是MAYA,3DMAX和Zbrush; 渲染軟件常用的是Vray和Arnold;2D軟件的話,基本上PS已經足夠用了; 預合需要的軟件通常也只是Zbrush。 因為工作的要求較高,入門的門檻也相對于較高。料來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