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黑丝制服一区视频播放|日韩欧美人妻丝袜视频在线观看|九九影院一级蜜桃|亚洲中文在线导航|青草草视频在线观看|婷婷五月色伊人网站|日本一区二区在线|国产AV一二三四区毛片|正在播放久草视频|亚洲色图精品一区

分享

生活月刊 | 舊夢,起于山河

 CHANJIJI陳吉吉 2021-01-04


撰文:周亦鳴 攝影:陳吉吉

“他在殺戮的噩夢中醒來,推開七佛窟的大門,點燃一縷清香,顫抖著雙手插進香爐,匍匐著,跪在佛的腳下,久久不起。

當他抬起頭的瞬間,我們看見了一行熱淚,撲簌而落……”

在懷舊中,重建歷史情境,把古代遺存作為歷史和當下情感的載體。

這就是陳吉吉,一個生活在雙重時空中的文物古跡愛好者,所在堅持做的事。

1988年出生于河南的陳吉吉從來就是好古之人。不難從他的成長經(jīng)歷當中發(fā)現(xiàn)不少“古”跡:他從小寫毛筆字,背《詩經(jīng)》,家鄉(xiāng)的寺廟塔樓有他玩耍的身影,十歲以后一頭鉆進了南陽郊縣舊書攤上的古典名著,本科在鄭州大學學先秦文學,這可能就解釋了他的言談和文字中之所以時時引用古詩詞和歷史典故。可以想見,他的意識中存在著兩重時空,一重在當下,另一重則在古代,他用知識構(gòu)建起這個時空,與古人惺惺相惜。對他而言,這兩重時空同樣是真實的。在兩者之間,他穿梭自如。

而要在現(xiàn)實中親歷古代時空,游歷文物古跡無疑是最好的方式。至今,他已經(jīng)尋訪了中國約1000處文物古跡,其中尤以石窟寺為重頭。近兩三年來,他在豆瓣和微信公眾號上發(fā)布了兩百多篇圖文,還建立了55個豆瓣相冊,豆瓣友鄰逐漸漲到超過1萬2,公眾號粉絲超過5千。這一切都圍繞著懷“古”發(fā)生。

其中的前來過往,要從第一次長途旅行說起?!拔逶缹は刹晦o遠,一生好入名山游?!标惣美畎椎脑娋洌叵肫甬斈昴矫降某踔?,沒想到,從此走上了另一條道路。2013年國慶,因為朋友要開車去內(nèi)蒙古出差,他搭了便車,中途下車,游覽山西五臺山。他懵懵懂懂轉(zhuǎn)了五臺山周圍諸縣的寺廟古塔,一路上古意盎然。直到云岡石窟,他看到浩大的人流在巨大的洞窟下顯得渺小,雕鑿的精美,劇烈沖擊著他的感官。長途跋涉的辛勞,全部煙消云散。

陳吉吉說,難以用語言描述當時的感覺,只覺得別有洞天,執(zhí)念由此而形成。這條梁思成和林徽因于1937年尋訪唐代木構(gòu)建筑之旅的反向路線,成了他游歷文物古跡的開端之行。從那年起,他計劃,利用大學教師的節(jié)假日,在更大范圍內(nèi)尋訪古跡,尤其想要遍覽各地石窟。他也翻開了書本,琢磨起古跡從何而來、因誰而建之類的問題。為了集思廣益,他與線上線下的同好結(jié)成團隊,共同學習和考察。而山西,則成了尋古的“根據(jù)地”。他每年要去那里至少兩次,故地重游也好,尋覓新風景也罷,期望走遍山西每個角落。他也迷上了賈樟柯的電影,愛他鏡頭中淳樸的人和古樸的景。甚至打算在晉中太谷買房,等老了待在那里盡情游覽。

一旦出發(fā),就難以停下腳步。對古跡的感受,因為踏尋過迢迢路途,而變得更為深刻。有一次,陳吉吉和朋友一同去山西高平的高妙山石窟,這個地方特別不好找。他們先是打出租車,到達山頂。向山頂看廟的人打聽以后,折回到山谷里,這時他們已經(jīng)筋疲力盡。幾乎要放棄的時候,突然看到前面有個小房子,走進去一看,石窟就在眼前。

在他的回憶中,諸如此類柳暗花明的時刻,還有許多。而今,他的足跡已經(jīng)遍布大江南北,回顧自己的旅程,他說“中國最好的文化遺存就在山西,絕無僅有。”頗有除卻巫山不是云之感。

他的網(wǎng)名也與山西有關(guān)。2016年,隨著博客和微信公眾號流行,陳吉吉開始以“山河舊夢Dreams”為用戶名持續(xù)發(fā)布圖文。他尋思,山西,因居太行山之西而得名,《左傳》中把山西形容為“表里山河”,于是他取其中“山河”二字。另外,山西可謂古中國的真實寫照和縮影,尋訪這些歷史遺跡,如同回到歷史的現(xiàn)場,像做夢一般,探尋逝去的時光,故稱之為“舊夢”。山河舊夢的另一重意象,便如同其英文釋義一樣:

Nostalgic Dreams in Landscape,更多的是一種對故鄉(xiāng)深深的懷念。山河舊夢的最后一重意象,他將其稱為歷史的“現(xiàn)場重構(gòu)”。只有置身于山河之中,才能近距離的感受歷史遺產(chǎn)帶來的真實感,只有重返現(xiàn)場,才能與古人對話,重新建構(gòu)其回到歷史瞬間的“舊夢”。

從此,凡所游歷的石窟寺、古建筑、古遺址、古墓葬、漢闕和博物館等,他都按照這樣的思路展開記錄。

由此也不難理解,之所以陳吉吉的每篇文字都遵循了相對固定的形式,他稱之為“范式”。他會先回憶一次旅行路上的遭遇,再鋪陳相關(guān)歷史知識,再造當時的情景,最后思考和議論,每每不乏抒情,情感投射到一處地理空間之中。他苦于在文字中陷入了思維固化,于是在攝影中獲得了自由。在他看來,光影下的佛像,有參差多態(tài)的面目,意味著視覺上的無限可能。文字和視覺,構(gòu)成關(guān)于一處古跡的完整感受。他沒有預設(shè)的讀者,更多是為自己而記錄。每每在旅行途中翻閱,如同是重溫當時當?shù)氐乃妓校刂幸还蔁崃饔可蟻?,一時間,歷史空間、回憶中的自我與當下情景,交相融匯。

從而,我們看到他從各個角度拍攝的遺存,也看到這樣的文字:

“我們看見奚康生,這位北魏朝廷以勇猛著稱的大將軍,在殺戮的噩夢中醒來,推開七佛窟的大門,點燃一縷清香,顫抖著雙手插進香爐,匍匐著,跪在佛的腳下,久久不起。一個雙手沾滿鮮血的佛教徒,正乞求佛的寬恕,洗刷罪惡的血跡。當他抬起頭的瞬間,我們看見了一行熱淚,撲簌而落??那一刻,我看見了他剛強而又柔弱的內(nèi)心。

這是陳吉吉寫的關(guān)于隴東石窟之南北石窟寺的段落。這是他最喜歡的石窟之一。他充分調(diào)動想象,穿越時空,再造當時的情景,細致描摹人物的一舉一動,乃至于進入他的內(nèi)心世界。這是他與古代人建立共情、對文物古跡懷有深情的方式。

被問及“為什么特別喜歡這個石窟?”他不假思索地回答說“因為它的歷史內(nèi)涵”,也就是故事。

奚康生,生于河南洛陽,相傳是一名心狠手辣的北魏名將,手中沾滿鮮血。北魏永平二年(公元509年),他時任涇州刺史,當?shù)乇l(fā)僧侶叛亂,地方不能控制局面,奚康生受命平息。一時以“虎熊之姿”聲名遠揚。

在此之后,奚康生主持開鑿南、北石窟寺,在隴東石窟當中規(guī)模最為宏大,被譽為“隴東雙壁”。而隴東石窟則是指從南北朝到宋朝分布在甘肅省涇河兩岸、即絲綢之路東段上蔚為壯觀的石窟群。隴東地區(qū)佛教之興盛和絲綢之路文化交流之繁盛,從中可見一斑。

作為武將的殺伐決斷,和作為佛教信徒的建立功德,陳吉吉在奚康生身上看到反差極大的兩種面目,由此做出了具有一定建設(shè)性的揣測。他認為,一方面,是奚康生機關(guān)算盡,在崇信佛教的北魏皇室治下開鑿大型佛教洞窟,既討好了皇室,又能借助佛教教化民眾;另一方面,是為了安撫施行殺戮之后自己不平靜的內(nèi)心,于是有了前面這段細致入微的人物描寫。

在這生動的揣度中,顯而易見的是,陳吉吉與歷史建立連結(jié)的渴想,一種延長自身生命、放大情感的輻射的意圖。當然,這也不僅僅是感性的附會,背后是大量歷史論文閱讀和對專家觀點的甄別,作為堅實的支撐。知識與感懷,一硬一軟,糅雜成為一種他還說不上來的沉淀,沉甸甸地,在心里積累。

一件事情堅持到一定時間,總會生發(fā)出些許反思或心得來。哪里的遺存豐富,專家的觀點作不作數(shù),不開放的地方怎么進去,陳吉吉心中有數(shù)。一路上,他有困惑,有滿足。他的心也野了,想走得更遠,看得更多。

《生活》:這一路走來的路線,你是如何打算的?每次都會有所預設(shè)嗎?

陳吉吉:是的,每次出行前都會計劃大概的路線。我的參考資料主要是《中國文物地圖集》、《第1-7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錄》和各省公布的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錄。關(guān)于石窟寺,使我真正進入其殿堂的是宿白先生。他的《中國佛教石窟寺遺跡》《中國石窟寺研究》對我啟發(fā)很大,也是我游歷的肇始資料,我在很大程度上參考了他的書。他構(gòu)造了中國石窟寺考古的體系和分期,確立了中國石窟寺考古的范式,把考古事實與歷史文獻和宗教結(jié)合在一起,開創(chuàng)了歷史考古學的道路。另外,宿白先生的《白沙宋墓》對我影響很大,使我對中國考古學產(chǎn)生了極其濃厚的興趣。

《生活》:在尋訪游歷中,遇到過什么困難?是怎么克服的?

陳吉吉:目前主要遇見的困難一個是門難進,一個就是拍照難。中國的文物保護和開放,還不是特別完善,有些地方怕被偷盜。有些文物保護單位出于管理力量的缺乏,往往大門緊鎖,禁止游客入內(nèi)。作為文物愛好者只能聯(lián)系當?shù)匚奈锊块T詢問預約。而在此種情況下,則只有研究人員可以入內(nèi),大多數(shù)普通游客則無緣。因為我在大學教書,通常需要大學給我出具介紹信,再和我的工作證一起使用,在有些不開放的場所方能得以參觀。其實我國的文物部門可以參考國外文物管理經(jīng)驗,完善相關(guān)的普通游客預約制度。在將來條件成熟之后再盡快將僅接受預約的文物保護單位完全向公眾公開。

另外一個就是拍照難。一些宗教場所,不允許拍照。拍照之所以在他們眼中是不尊重,其實還是因為國內(nèi)眾多佛教人士對拍照先入為主的思想觀念。金剛經(jīng)有言,“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一味追求形式上的“尊敬”,同時卻恰恰忽視了佛教背后精髓所在。當然,這種情況也只是情況之一?,F(xiàn)在更多開明的寺廟開始允許游客拍照,譬如擁有“海內(nèi)第一名塑”的長清靈巖寺彩塑。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鼓勵游客拍照,稱這樣可以將文物信息帶到朋友圈里去。而占有文物資源佛教界人士同時也應(yīng)該思考,在當下如何更好地去利用,發(fā)揚佛教文物的價值與內(nèi)涵。所以,我衷心期望,廣大佛教界人士將文物造像前的“禁止拍照”換為“禁止閃光燈”,這樣顯然更能順應(yīng)時代的發(fā)展,既能更好地弘揚優(yōu)秀的佛教文化,又能對文物得到更為科學的利用。

同時,在尋訪中,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和看守的老大爺、老太太講道理,往往也能獲得參觀。最后實在不行就只能死皮賴臉。不讓看,就不走,軟磨硬泡之下,或許就讓你看一看。如果還不行,就只能下次再來了。

《生活》:你的旅伴帶給你什么影響嗎?

陳吉吉:旅伴給我?guī)砗芏喔淖?。我的一個師弟,他是鄭州大學考古學專業(yè)三年級學生。他雖然年齡小,但對我影響很大。旅途上我們經(jīng)常聊天,從中我獲得很多研究范式和方法、對歷史的看法、對文物古跡保護的看法,等等。我看的資料比較多,但歸納資料總結(jié)的能力遠遠不如他。他把所有古跡在地圖上打一個點,到一個地方,周圍的不會落下。我自己出去,會給他打電話,某個古跡周圍有什么東西,讓他給我點資料。

另外,我以前關(guān)注的文物古跡都是佛教的。搞中國古代文學的人愛和僧侶交朋友。所以我們天然對佛教是非常感興趣的,無論是教義還是思想。我?guī)煹茉诼猛旧细艺f,宗教的多樣性是非常值得關(guān)注的,比如伊斯蘭教和基督教都是影響世界的大宗教思想,它們的建筑和思想,你必須得了解。另外你還得了解民間的宗教信仰,諸如水神信仰、三宗廟、真澤二仙宮等之類的地方民間信仰。他也告訴我要多關(guān)注福建民間宗教信仰。我逐漸認識到,民間信仰在現(xiàn)在中國山西和福建農(nóng)村依然有很深的土壤。為什么這種宗教會有生存的土壤?為什么有這么多的信眾?這是很值得思考的問題。所以我變得更加尊重宗教的多樣性,關(guān)注宗教對文物古跡的重要性。

以前,我更多關(guān)注石窟,對大的遺址不關(guān)注。也是受這個學弟影響,我感到大遺址也有很深的魅力,比如河南的大遺址、齊國故國遺址、二里頭大遺址等等。大遺址是重大歷史事件發(fā)生的場所,懷古意義可能會更大。現(xiàn)場重構(gòu)的可塑性會更強,缺點是無跡可尋,有時去這個歷史遺跡,可能只有一片麥田,只能靠想象,才能去捕捉一些東西。這就要求歷史知識,文獻掌握非常豐富,我從師弟身上得到知識和方法,去旅行才更有感覺。

有一次,我去漢魏洛陽古城,這是當時中國最大的都城之一,和羅馬媲美,號稱“西羅馬,東洛陽”。關(guān)鍵吸引我的是其中的永寧寺遺址。根據(jù)《洛陽珈藍記》記載,永寧寺塔是木構(gòu)的,非常高,是中國當時最高的木構(gòu)??上г缫驯粦?zhàn)火焚毀了,就剩下塔基。如果掌握史料,你在塔基旁邊,還能想象出來當年的輝煌。另外,洛陽也挺吸引我的,古詩詞中有很多描繪洛陽的句子:若問古今興廢事,請君只看洛陽城;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北邙山頭少閑土,盡是洛陽人舊墓?,F(xiàn)在的洛陽市,只是洛陽城的一部分,洛陽城經(jīng)過很多變遷,這是很有歷史意義的,洛陽的歷史遺產(chǎn)很豐富。我跟我?guī)煹墚敃r還去了考古工地,漢魏洛陽故城遺址后面太極殿正在發(fā)掘。

《生活》:你寫了許多個人代入名勝古跡中的感懷,你如何看到現(xiàn)代個人與歷史時空之間的關(guān)系?

陳吉吉:這個問題很宏大。所謂的現(xiàn)場重構(gòu),其實就是強調(diào)回歸歷史發(fā)生的場所中,根據(jù)歷史文獻的記載,進行合理化的重建歷史場景的旅行觀。為什么是旅行觀?因為我們并不是考古工作者,也非歷史學者,我們不肩負著更加嚴謹、縝密、科學的考古和歷史使命。我們只是一個旅行者,一個愛好歷史遺跡的旅人。但這也絕非是普通游客:到一個地方去打卡,網(wǎng)紅景點拗造型拍照,吃住行游購娛面面俱到,游客開心即是旅游的真諦。而旅行者還是應(yīng)該帶著“旅行觀”去看待這些珍貴的歷史遺跡。我將這個旅行觀歸納總結(jié)為“現(xiàn)場重構(gòu)”。其實現(xiàn)場重構(gòu)也絕非今天才有。唐代的李華有一篇非常著名的文章《吊古戰(zhàn)場文》,其開篇曰:“浩浩乎,平沙無垠,不見人。河水縈帶,群山糾紛。黯兮慘悴,風悲日曛。蓬斷草枯,凜若霜晨。鳥飛不下,獸鋌亡群。亭長告余曰:‘此古戰(zhàn)場也,常覆三軍。往往鬼哭,天陰則聞。傷心哉!秦歟漢歟?將近代歟?’隨后李華重新構(gòu)建了古戰(zhàn)場荒涼凄慘的景象,揭示了戰(zhàn)爭的殘酷以及給人民造成的災(zāi)難,指出必須推行仁政才能制止戰(zhàn)爭,表達了作者渴望和平的愿望以及對人民尤其是對戰(zhàn)士的無限同情。古人懷古詩詞更是不勝枚舉,他們均是在歷史的現(xiàn)場,重新構(gòu)建了遙遠的歷史場景,表達出自己的思想感情。

我們雖不能與先賢比肩,卻可以學習他們看待歷史遺跡的方法。我們雖然寫不出辛稼軒“何處望神州?滿眼風光北固樓。千古興亡多少事?悠悠。不盡長江滾滾流?!钡拿?,卻也可以抒發(fā)自己的觀點、看法和情感。

運用現(xiàn)場重構(gòu)的觀念去回答個人與歷史時空的關(guān)系,便不難理解。只有將個體置身于大歷史的洪流中去思考問題,回到歷史現(xiàn)場,重新構(gòu)建歷史,才能建立與古人,與歷史對話的通道。那么打開這個通道的鑰匙便是歷史遺跡,而鋪成道路的磚石便是歷史文獻。也只有擁有了歷史文獻,掌握了歷史知識,再加上尋訪歷史遺跡,現(xiàn)場重構(gòu)才得以實現(xiàn),與古人神交才能達成。

《生活》:你還有新的游歷計劃嗎?

陳吉吉:有。一是要再次入蜀,尋訪一些鮮為人知的石窟造像,豐富自己對巴蜀石窟的認識。二是填補一些國內(nèi)大的空白區(qū)域,比如云南石鐘山石窟。三是把境外的石窟造像尋訪提上日程,比如印度、巴基斯坦、中亞等等。

隴東石窟:穿過絲綢之路與你重逢

撰文:陳吉吉

我曾兩次前往隴東,徜徉于這些石窟遺跡中,流連忘返。今年(2016年)暑假,天氣最熱的幾天,我在西安樊川八大寺狂奔,身心俱憊。恰好涇川文物局朋友相邀,我便立刻叫上白丁,再次經(jīng)彬縣,前往涇川,慶陽,重逢這些老朋友們。白丁先我一天去往固原須彌山,欣賞大美的須彌之光和圓光寺諸窟,而后乘火車過平?jīng)鲋翛艽?。而我在結(jié)束了西安行程后,乘大巴車直接趕往涇川。

那天的西安怕是創(chuàng)下今夏最高氣溫了。手機天氣預報給出的數(shù)據(jù)是38度,而我的體感恐要有40度了。西安汽車站又嘈雜又亂,我在車站門口胡亂吃了口涼皮和肉夾饃,在叫賣一元一瓶劣質(zhì)礦泉水的老太太處買了兩瓶冰水,狂飲而下。而后買票,候車,出發(fā)。

六點半,車要啟動時,雷暴出現(xiàn)了。后來上了高速之后,我才在微博看到消息,雷暴導致西安地鐵都淹了,全城低洼處一片汪洋??磥碜约哼€是蠻幸運的。

一路穿過雨區(qū),并無大礙。也正是這場風雨,給我?guī)砹耸⑾闹H隴東最美的藍天。

夜十一點,我敲開了白丁所定的賓館門。吃了一碗泡面,聊了會天,便沉沉的睡去。那夜睡的很好,涇川才二十五六度,體感太舒適了。

因為是重訪,第二天我輕車熟路的帶白丁看了王母宮后,便聯(lián)系朋友開車帶我們?nèi)ツ鲜摺?/span>

于我而言,南石窟是此行的重點。以前過來趕上大修,在黑咕隆咚中,看的不甚清楚。這次重讀南石窟之碑,再觀南石窟,感覺自然非同一般。

??當我們走進南、北石窟寺那巨大的七佛窟,無時不刻不被七佛的目光所環(huán)繞時,內(nèi)心獲得的是無比的寧靜。在這種莊嚴肅穆的氛圍中禮佛,所獲得的內(nèi)心平靜,效果是顯而易見的。

隨后,我和白丁去了丈八寺石窟和羅漢洞石窟。丈八寺現(xiàn)存佛跡已經(jīng)不多,而羅漢洞還尚可一觀,尤其是宋代壁塑天王,異常精美。

行程的最后,我們?nèi)チ吮笔吆玩?zhèn)原的石空寺石窟。石空寺位于茹河南岸的石崖上,此處名為石佛灣,現(xiàn)存8窟,其中1.2窟為宋代石胎泥質(zhì),造像精美。其余窟內(nèi)已無造像,有清代壁畫殘片。

以南北石窟寺為核心的隴東石窟,是絲綢之路東段上佛教遺跡的珍品。穿過絲綢之路與你重逢。

當我一次次走在這條無與倫比的偉大絲綢之路上,重逢那一處處遺世獨立的石窟遺跡時,內(nèi)心是無法抑制的激動和對先輩虔誠信仰的感動。我們追隨先輩的腳步,走過他們前行過的路,來到他們傾盡一生開鑿的洞窟,仰望巨大的佛像,凝視著時光的盡頭,一切都立馬鮮活起來:周遭是叮叮當當開鑿石窟的人們,他們或許來自都城洛陽,他們布滿皺紋的臉頰,慈祥的望著你,他們粗糙而又溫暖的手觸碰著你??

文章來源:《生活月刊》四月,人生景致,歡迎大家購買喔。感謝周老師辛苦采寫~

您的轉(zhuǎn)發(fā)就是對我最大的支持~

    轉(zhuǎn)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fā)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