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段子:道教創(chuàng)始人張道陵,被尊為“祖天師”,據(jù)說他在江西龍虎山得道之后,曾去四川傳道,所以天師家族跟四川淵源也深;這故事說,張?zhí)鞄熡謥淼剿拇?!所以這位異人唐八郎離家跟從之。 唐八郎者,本青城趙氏子。父曰趙老,居山下,喜接道流。唐年十許歲,似有所遇,家人失之。逾兩月,得于山后磐石上,取以歸,自是率意狂言。嘗升木杪,大呼曰:“青城市中水且至。”明日,縣乃大火。又嘗摩拊一巨木,咨嗟其傍。或問之,曰:“是將為吾父柩。”居亡何,趙老果死。久之,告人曰:“張?zhí)鞄熢谙删覍闹巍?/span>”棄家而行。 至仙井,每夜臥室中,白氣被其體如月,外間皆見。邑人員彥材,老矣,自謂行運(yùn)與何文縝丞相同,必繼魁多士。紹興庚午,赴廷試。既行,唐訪其家,悉取器皿之屬,倒置于地,曰:“秀才出去狀元?dú)w,可賀也。”一家皆喜。彥材既入試,誤有所識于白襕上,為內(nèi)侍所發(fā),當(dāng)罷歸,以有升甲恩,特旨列于五甲末,乃悟倒置之意。士子十?dāng)?shù)輩將應(yīng)舉,來謁唐。唐云:“君輩皆非虞任之比。”任之者,虞育也。是年,育免舉,眾士俱不利。 員顯道(興宗)家以肉葅作餅,食而馀其四。其日晚,唐至,索食。顯道曰:“適無一物可以為先生供。”唐笑曰:“肉餅尚有四枚,何靳也。”凡所見皆類此。隆興初,成都村民挽車入市,逢道人,遺交子二千,授以書,曰:“倩汝送與仙井唐八郎。”民接書即行,同輩稍黠者咤曰:“吾聞八郎異人也,書中得非有奇藥方書乎?”發(fā)視之,白紙也,急復(fù)緘封之。才至仙井,唐迎罵曰:“何不還吾書?”民再拜謝罪。唐執(zhí)書再三讀,嘆曰:“又遲了我二十四年。”不樂而去,至今猶存。(此卷皆員興宗顯道說。) 唐八郎原來是青城(縣名,現(xiàn)四川都江堰市一帶)趙家的兒子。他父親人稱“趙老”,就住在青城山下,喜歡接納道人道士。 唐八郎十多歲的時候,好像碰到過什么高人,曾經(jīng)從家中失蹤過兩個多月,后來家人是在青城山后的磐石上找到他的,帶回來以后,八郎就變得很率意,滿口狂言。有一回,他爬到樹梢上,大呼道:“青城市面上要發(fā)大水了?!钡诙?,縣里著了大火;又有一回,他摩挲拍打一棵巨樹,站在旁邊嘆息不已。有人問他是怎么回事,他說:“這棵樹會做我父親的棺材。”沒過多長時間,趙老果然死了;又過去很長時間,他跟人說:“張?zhí)鞄熢谙删ìF(xiàn)四川仁壽和井研縣)呢,我會去追隨他!”于是唐八郎離家出走。他到了仙井后,每到夜晚躺在房間里,整個身體籠罩著白氣,像是月光,房間外面都看的見。本地有個叫員彥材的,已經(jīng)上了年紀(jì),他自稱八字行運(yùn)跟何文縝丞相(也是仙井人,宋代狀元)是一樣的,所以也會像何丞相一樣中狀元。宋高宗紹興庚午年(紹興二十年,1150年),他去參加廷試。人去京城后,唐八郎拜訪他家,把他家全部器皿之類的東西,都倒扣著放在地上,說:“出去時是秀才,回來時是狀元,值得慶賀??!”員家人都特別高興。員彥材進(jìn)到皇宮大殿參加考試,不小心把一些文字寫在白袍上,被殿上監(jiān)考的太監(jiān)(內(nèi)侍)發(fā)現(xiàn)了,本來應(yīng)該直接除名讓他回家,因為他有個“升甲恩”的優(yōu)待,結(jié)果特旨下來,讓他列在五甲最后,到此,大家都明白了唐八郎把他家器皿倒扣的意思了(他是倒數(shù)第一的“狀元”);還有一回,十幾個士子準(zhǔn)備參加地方上的舉人考試,他們一起來拜訪唐八郎。八郎說:“你們這些人都比不上虞任之?!彼f的虞任之就是虞育。那年,虞育得到免舉資格,其他那些人都失利了。員顯道(名興宗)家做了肉餡餅,全家吃后還剩了四個。那天晚上,唐八郎來了,他向員家討要飲食。員顯道說:“家中正好沒東西可以給先生吃?!碧瓢死尚χf:“肉餅還剩四枚,怎么這么小氣呀?”唐八郎身上的“異事”差不多都是這類。宋孝宗隆興初年(隆興元年是1163年),有一回,成都一帶有村民拉著車來到市面上,碰到了一位道人,給了他交子(宋代紙幣)二千錢,還交給他一封信,說:“麻煩你把信送給仙井的唐八郎?!贝迕窠恿诵篷R上就走,跟著村民一起的有很狡猾的人,他出主意說:“我聽說唐八郎是異人,信里面也許會有珍奇的藥方或者法術(shù)!”于是村民把書信打開,原來是張白紙!村民趕緊又把信封好。村民剛到仙井,唐八郎迎上來就罵:“干嘛不趕緊給我信?!”村民給八郎兩次下拜謝罪。唐八郎拿著書信反復(fù)看,嘆道:“又耽擱了我二十四年!”他滿臉不高興的走了,說這八郎現(xiàn)在還活著呢。(這一卷故事都是員顯道說的。)【祥宏點(diǎn)評】:故事說的又是一位異人。昨天看到一本書,說到四川這里自古就常出異人。《夷堅志》的異人或者說歷史上的異人,基本都是“有所遇”,為什么會這樣?想起一句話:佛度有緣人。表面看,大家都一樣,但實(shí)際上,沒有一個人是一樣的,所以異人找的也是有緣人;青城山,成都附近的道教名山;張?zhí)鞄?,在宋代一直是大名鼎鼎。張?zhí)鞄熞幻}起源于東漢的張道陵,他被尊為道教創(chuàng)始人,相傳他是西漢開國功臣張良的第八世孫,在江西龍虎山得道,天師家族代有封賜,綿延不絕;行運(yùn),也稱流年運(yùn),意思是說員彥才跟何文縝的八字一樣;科舉考試最終成績分五甲,五甲最末就是倒數(shù)第一;歷史記載,虞育在宋高宗紹興十八年(1148年)獲得第二甲第八名,考的相當(dāng)好;員顯道,宋代歷史人物,寫過不少詩文;交子,被稱為中國最早的紙幣現(xiàn)金,最早產(chǎn)生于四川,本故事也算佐證之一;仙井,指的是仙井監(jiān),宋代的“監(jiān)”分州級、縣級,算是特別行政區(qū)劃,比如仙井監(jiān)是專門產(chǎn)鹽的,鄱陽的永平監(jiān)是鑄錢的;襕,古代上下衣相連的服裝;唐八郎本家姓趙,為什么叫“唐八郎”?存疑。全本夷堅志,點(diǎn)開免費(fèi)聽
(文圖說明:原文電子版文字來自“夢遠(yuǎn)書城”-特別致謝!再經(jīng)中華書局版《夷堅志》校訂;圖片來自網(wǎng)絡(luò),若有侵權(quán),請聯(lián)系刪除)
《夷堅志》簡介:
宋代大文人洪邁編撰的《夷堅志》是中國古代志怪筆記小說的頂峰。它卷軼浩繁,包羅萬象,流傳至今仍保存了206卷共2700多個宋代事件,是中華傳統(tǒng)文化最偉大的寶庫之一。
《夷堅志》的時空觀深契佛法,與宋代文化領(lǐng)先世界的歷史地位相一致。它表面看是一本奇人、異事、神怪大全,本質(zhì)上卻是最真實(shí)細(xì)膩的宋代社會生活實(shí)錄,極具文獻(xiàn)價值。 宋代社會生活塑造了此后中國人的心靈格局,《夷堅志》仿若是中國人的心靈大海。人們平時沉浮其中,茫然不覺,一旦凝神靜思就會發(fā)現(xiàn): 天下沒有新鮮事,一切盡在《夷堅志》 (解讀:祥宏談夷堅系列之6-《夷堅志》中的“異人”事件-現(xiàn)場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