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級版的《生命模式》,今天正式進入課程第一天,讓我們一起看看今天的故事。
個案速寫
個案1里,案主是媽媽,想處理跟孩子的關(guān)系。 媽媽看上去極端理性,在孩子小時候時,管教特別嚴厲。例如,媽媽希望孩子睡眠充足,要求孩子每晚8點半睡覺。哪怕超過一兩分鐘,媽媽都會特別狂躁。而孩子從初中開始喜歡挖自己的手和腳,經(jīng)常挖到血淋淋的。現(xiàn)在孩子上大學,洗澡時經(jīng)常放水沖洗一兩個小時。
個案展開,原來問題在媽媽這里,而孩子展現(xiàn)種種“強迫癥”和自我傷害行為,都是希望吸引媽媽。這是來自孩子的一份最純真的愛。
通常來說,孩子和媽媽的感應是最強的。一旦媽媽自身有問題,孩子就會最快感知到。并且因為這份愛的動力,而試圖替媽媽承擔。
個案2,案主是女兒,想處理與父親的關(guān)系。 女兒小時候與爸爸關(guān)系很好,17歲時因為一個誤會,以為爸爸和小姨有一個孩子。案主從此對爸爸很排斥,看爸爸哪里都不順眼。一直到現(xiàn)在,哪怕知道是一個誤會,但仍然與爸爸很疏離,很客氣。(這里案主細數(shù)了爸爸的很多缺點) 而受到原生家庭的影響,案主的夫妻關(guān)系也降到冰點狀態(tài),案主經(jīng)常覺得老公像爸爸,自己像媽媽,她只能把兒子牢牢控制。
在個案展開后,呈現(xiàn)在大家眼前的,卻是女兒對爸爸的愛。 “爸爸,我很害怕失去你,所以我用一生的力量來抓住你,來保護這個家。任何人不能侵占這個家庭,這樣我才能感覺到愛。” 而個案結(jié)束后,案主如同一個小姑娘得到了最想要的玩具一樣,展現(xiàn)出心滿意足的笑容,她眉飛色舞的跟場邊學員說,“我家老頭對我可好了……老頭總給我買冰激凌……老頭說只要我愿意讀書,他就供我……我好想馬上飛回家,我想抱抱我家老頭。”
部分問答記錄
學員:我之前上過一個課,要打電話跟爸爸說我愛你。我做了之后當時很輕松。但很快就恢復原樣。 張老師:這個電話處理的只是最淺層的問題,就像一片速效止痛藥。但當你對爸爸深層的情緒動力還在的時候,那需要做的是釋放這些動力,再做情緒轉(zhuǎn)化,這才是治本。
學員:我對爸爸又愛又恨。如果我在課堂上處理好了我的情緒,要不要跟爸爸說我愛你?爸爸很木訥,他會覺得我很奇怪。 張老師:我們不用刻意表達“我愛你”。 當你對爸爸的態(tài)度不一樣時,那份愛就會開始涌動。所以最關(guān)鍵的,是你內(nèi)心的感覺,而不是外在的形式,說我愛你之類的。 當你內(nèi)在改變的時候,任何形式都有效。當你內(nèi)在沒有改變的時候,任何形式都無效。 當然,表達也很好,最好的方式是又說又做。 我的很多學生上課后都做了這件事,向父母表達愛。目前為止,我還沒有聽過哪個爸爸因為這件事,把孩子打一頓,或者送進精神病院的。
學員:如果我爸爸已經(jīng)走了,我和爸爸之間的愛怎么流動? 張老師:如果他已經(jīng)不在,可以想象他在你的心里某個位置。經(jīng)常在心里跟他聊聊天,介紹下你現(xiàn)在的生活。同時也看到他在那邊生活的平靜的樣子。 當你這樣去表達的時候,這份愛依然在流動。 當我內(nèi)心有足夠愛的時候,無論對方怎樣,我依然可以去愛。 只有當自己內(nèi)心的愛缺失時,才會要求別人做出什么行為,來證明那份愛的存在。 說到底,愛是自己的事。
學員:我是父親,我不知道怎么和女兒相處。 張老師:和媽媽關(guān)系怎么樣? 學員:我沒有什么和媽媽有關(guān)的記憶。 張老師:問題大概在這里。男人從媽媽的身上,學會什么是女人,如何跟女人相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