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瑟的寒冬,萬物枯,但也不能失了對“美”的期待! 每年的春秋季,黃山、徽州一帶都會迎來一波波的美院學生、繪畫、攝影愛好者,寫生、創(chuàng)作、找靈感...... 黃山鐘靈毓秀,人才輩出,被人們廣為熟知的就有大書畫家黃賓虹,他的原籍就在黃山歙縣潭渡村。 細品黃老先生的畫作,會發(fā)現(xiàn)其前后期的畫作差別很大。70歲之前,受“新安畫派”影響,被稱之為“白賓虹”,以干筆淡墨、疏淡清逸為特色;80歲之后,則以“黑、密、厚、重”為人熟知,有“黑賓虹”之稱,被奉為一代山水宗師。 ![]() 成長為一代宗師,總沒那么容易,除了天賦、努力、堅持、機遇,還有其由內(nèi)散發(fā)出來的骨氣和逸氣。 黃賓虹,從小就熱愛畫畫;13歲時,在歙縣故里見到并喜愛上董其昌和查示標的山水畫,故早期畫作受“新安畫派”影響較大,之后去往各地游學拜師,生平閱歷豐富,工作內(nèi)容也一直與書畫相關。 日侵華期間,日偽曾幾次想與黃賓虹親近都被強拒,曾致友人云“僧漸江、程穆倩、鄭遺蘇皆處時艱,抱其亮節(jié)清風,不為污俗所染”,自勉也勉人,彰顯出其為人風骨! 73歲時,撰寫《說蝶》,以青蟲化蝶三眠三起喻學畫“先師今人,繼師古人,終師造化”三個階段。 由“白賓虹”轉(zhuǎn)為“黑賓虹”的契機,是他69-70歲時巴蜀之游的冒雨賞景和夜間做畫,其間創(chuàng)作的畫作《青城坐雨》和《瞿塘夜游》,即為師法自然和造化的佳作——氣勢磅礴、水墨淋漓、層層深厚、虛實結(jié)合,自此頓悟突破過往,形成其獨特的“黑、濃、密、重”,以渾厚華滋為美的畫作風格,上升了中國山水畫的新境界。 之后,又研習了“水墨丹青合體”的技法,將石色的朱砂、石青、石綠厚厚地點染到黑密的水墨之中,色墨相融,達到“丹青隱墨,墨隱丹青”的境界,是將中國山水畫(水墨和青綠)兩大體系進行融合的一大創(chuàng)舉。 ![]()
你也是文藝愛好者和習畫者嗎?想一探山水國畫宗師的“煉成記”嗎? 那就來他的祖籍地歙縣尋訪吧,不但能走進他的生平,還能解開歙縣這座古城面貌,領略新安山水如詩如畫的美景,收獲大量創(chuàng)作素材,激發(fā)你的創(chuàng)作靈感! 此外,明年(2021年)將會有一座以徽文化為主線的潮范休閑度假景區(qū)——“徽州驛”,在歙縣的豐樂河畔落座,集美食、茶飲、文創(chuàng)、游樂、購物、住宿多功能于一體。 游歷完古城,探訪好名人故居,可以來“徽州驛”小憩,尋美食、喝茶飲、寫寫畫畫、放松游樂,不負休閑度假好時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