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平;味苦; 功效活血,止血,除熱,解毒 紫珠又叫紫荊、紫珠草、白棠子樹,是一種具有止血、抗菌作用的中草藥,在我國的江蘇、江西、廣東等地都有生產(chǎn),在每年的七八月份的時(shí)候采摘下來然后曬干了。因?yàn)槔锩婧泻芏鄬?duì)人體有益處的成分,因此是一種很好的草藥,下面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紫珠的功效與作用 【性味】苦,平。 ①《本草拾遺》:“味苦,寒,無毒?!?/p> ②《福建民間草藥》:“甘,平,無毒?!?/p> ③《閩東本草》:“性平,味微澀。” 【功用主治】活血,止血,除熱,解毒。治吐血,咯血,衄血,便血,崩漏,創(chuàng)傷出血,癰疽腫毒,喉痹。 ①《本草拾遺》:“解諸毒物,癰疽,喉痹,毒腫,下痿,蛇虺蟲螫,狂犬毒,并煮汁服;亦煮汁洗瘡腫,除血長膚?!?/p> ②《福建民間草藥》:“活瘀,止血,消炎,解郁?!?/p> ③《浙江中藥資源名錄》:“治脾虛,退熱。研末搽皮膚癢痛,又殺蟲?!?/p> ④《中國藥植圖鑒》:“對(duì)食道靜脈出血,腸胃潰瘍出血,鼻出血,創(chuàng)傷出血,肺出血以及拔牙出血均有良效?!?/p> ⑤《閩東草藥》:“治崩漏帶下,惡寒發(fā)熱?!?/p> 紫珠的附方 1.治咯血:干紫珠葉末1.5~2.1g。調(diào)雞蛋清,每4h服1次;繼用干紫珠葉末6g,水煎,代茶常飲。(《福建民間草藥》) 2.治肺結(jié)核咯血,胃十二指腸潰瘍出血:紫珠葉、白及各等量。共研細(xì)粉。每服6g,每日3次。(《全國中草藥匯編》) 3.治胃潰瘍出血:紫珠葉120g。水煎服。(《浙江藥用植物志》) 4.治衄血:干紫珠葉6g。調(diào)雞蛋清服;外用消毒棉花蘸葉末塞鼻。(《福建民間草藥》) 5.治拔牙后出血不止:用消毒棉花蘸紫珠葉末塞之。(《福建民間草藥》) 6.治子宮功能性出血:紫珠葉、地菍、梵天花根各30g。水煎,加紅糖30g。在出血的第1日服下,連服數(shù)日。(《浙江藥用植物志》) 7.治血小板減少性紫癜:紫珠葉、豬殃殃、細(xì)毛鹿茸草各15g,地菍、梔子根各30g。水煎服。(《浙江藥用植物志》) 8.治創(chuàng)傷出血:鮮紫珠葉,用冷開水洗凈,搗勻后敷創(chuàng)口;或用干紫珠葉研末撒敷,外用消毒紗布包扎之。(《福建民間草藥》) 9.治跌打內(nèi)傷出血:鮮紫珠葉和實(shí)60g,冰糖30g。開水燉,分2次服。(《閩東本草》) 10.治扭傷腫痛:紫珠草葉30g,鵝不食草30g,威靈仙15g。水煎服;或加松節(jié)油共搗爛外敷患處。(《青島中草藥手冊(cè)》) 11.治上呼吸道感染,扁桃體炎,肺炎,支氣管炎:紫珠葉、紫金牛各15g,秦皮9g。水煎服,每日1劑。(《全國中草藥匯編》) 12.治赤眼:鮮紫珠草頭30g。洗凈切細(xì),水2碗,煎1碗服。(《閩南民間草藥》) 13.治癰腫,喉痹,蛇蟲、狂犬等毒:紫荊(紫珠)煮汁服之,亦可洗。(《衛(wèi)生易簡(jiǎn)方》) 14.治陰道炎,宮頸炎:150%紫珠葉溶液,每次10ml,涂抹陰道,或用陰道栓,每日1次。1星期為1療程。(《全國中草藥匯編》) 15.治瘰疬,甲狀腺腫大:杜虹花根60g,三椏苦根15g。水煎服。(《福建藥物志》) 紫珠的用法用量 內(nèi)服:煎湯,10-15g(鮮品30-60g);或研末,1.5-3g。每日1-3次。外用:適量,鮮品搗敷;或研末撒。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