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 京博國學(ID:jingboguoxue)  即大多數人初嘗茶味的第一口滋味便是“苦”,但隨后喉嚨返回甜味,味覺上又感受到了一絲“甜”,這便是回甘。每個人一生要吃的苦基本是恒定的,不會憑空消失,也不會無故產生,它只會從一個階段轉移到另一個階段,或者從一種形式轉化成另外一種形式。人只有像茶葉那樣,在艱難險阻中沉浮過,在痛苦心酸中磨礪過,才能真真實實地體味到生命的原味與魅力。“人生如茶,只會苦一陣子,不會苦一輩子,總有苦盡甘來的時候?!?/span> 或許是失業(yè)的窮困,或許是失戀的悲傷,或許是創(chuàng)業(yè)的打擊,或許是病痛的折磨……有時真覺得生活太苦了,快要撐不下去了。工作上順利轉行到教育領域,任教的班級從剛入學的倒數到穩(wěn)居前三名的位置,教務工作也做得非常不錯,贏得領導的贊不絕口;生活上順利地找到一個有房有車工資高對她特別好的男友,然后順理成章地結婚。身邊的朋友都羨慕她:她的人生像開掛了一樣,事業(yè)愛情雙豐收。可是有誰知道她飽嘗生活的艱辛,曾經住在沒有大門的破房子里,過著饑一頓飽一頓的生活;又有誰知道她過去深受抑郁癥的困擾,一度喪失對生活的所有期待,最后歷時四年,才艱難走出來。“從前我就是地里的一灘泥,誰都能踩一腳,位于社會的最底端。 她對新的行業(yè)不熟悉,需要學習的內容太多,不停地去聽優(yōu)秀老師的課。因為不甘心被甩在后面,還經常加班干活,耗費大部分的精力,連回微信都常常充滿了無力感。只有她自己才知道,工作累,平衡情緒更累,這兩年內心蒼老了很多,身體和精神的雙重勞累,數次都要壓垮內心崩潰的堤壩。每每陷入焦慮與恐懼之中時,她多少次懷疑否定自己,多少次痛不欲生,多少次深夜痛哭。好在,她終于過上了自己想要的生活,一直以來期待的安穩(wěn),也終于塵埃落定。“世界上只有一種英雄主義,那就是認清了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熱愛生活?!?nbsp; 等到苦盡回甘的那一刻,你定能把過往的焦灼和痛苦化為笑談。“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span> “我始終相信,走過平湖煙雨,歲月山河,那些歷盡劫數,嘗遍百味的人,會更加生動而干凈?!?nbsp; 路遙的經典名著《平凡的世界》里,就寫了一群歷盡劫數的平凡人物。他們?yōu)榱藬[脫饑餓和貧窮艱難打拼,為了生計堅韌活著,只為奔向生活的好光景。當孫少安在破敗不堪的爛窯洞中安下身,湊合著住下來,為了改變家庭的光景死拼時;當他建起磚窯,為生活的改觀而奮起戰(zhàn)斗時;當孫少平聽從命運的召喚,赤手空拳,無比艱難地去東關橋頭攬工時;當他背起一百多斤重的大石頭爬坡,汗水在他臉上像小溪一樣縱橫時;我們讀到了不屈與堅韌的意志,讀到了吃苦耐勞的精神。最終,孫少平輾轉到煤礦工作,靠辛勤的勞動改善貧寒的狀況,孫少安的磚窯經營得越來越景氣。他們的父親玉厚老漢吃上白面饃饃時,雙眼濡濕了,拿著少平寄來的匯款單時,淚花在眼眶打轉了,這是苦盡甘來的滋味。苦是生命中所不能避免的一味,一個人只有吃過苦,才能體會到苦盡甘來的歡愉。試問,哪個人不是在生活里摸爬滾打,風里來雨里去,只為了生活越過越好。哪個人不是努力打拼、在苦味中掙扎,只為了嘗到收獲的甜頭。人生來不是為了享樂,而是為了吃苦,在不斷地吃苦中才能磨煉自己的心性。“不是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十年窗下無人問,一舉成名天下知?!?/span>古代有多少讀書人,出身貧寒,期望十年寒窗苦讀能夠金榜題名,改變命運,實現抱負。其中又有多少人屢次落第,困居京都,沉淪科場。韓愈有言:“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span>這條路熬得住就有希望博得功名,熬不住就前功盡棄,平平庸庸。不過,苦盡甘來的都是最后在博弈中脫穎而出者,一如孟郊。唐貞元七年(791)孟郊第一次入京參加科舉考試,卻不幸落第,接著他又連續(xù)參加了多次科考,都以失敗告終,個中苦楚,難以言說。直到他46歲時才高中進士,放榜的當天,他揮筆一首《登科后》:這次科舉的成功,讓他長期壓抑的心情得到釋放,此前的漫長歲月里,吃的苦都不足為道了。生活總是苦樂參半,唯有熬過艱難,才能將人生變得美好而遼闊。相信吧,你在奮斗的歲月里吃過的苦,絕不會是一場辜負。在時間徑直向前走去的過程中,我們要有歷經大風大浪的勇氣,才能無懼風霜雨雪的打擊。在人生這趟有去無回的旅途里,我們不要太容易去放棄,而錯失了品到甘甜的一刻。苦盡回甘,需要一個漫長的過渡和累積。清苦嘗遍,方知甘甜的幸福。歲月,在指間悠然滑落,愿你過盡千帆,依然有一個咬緊牙關的靈魂。京博國學。來源:京博國學(ID:jingboguoxue),最有格調的國學微刊。有書經授權發(fā)布,轉載請聯系作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