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肺癌資訊精選5則,一起來看看內(nèi)容有哪些! 來源:takeda.com 2020年04月27日,武田制藥(TAK.US)公司宣布,美國FDA已授予其在研EGFR/HER2抑制劑TAK-788(Mobocertinib)突破性療法認定。此藥物用于治療接受含鉑化療期間或之后病情進展的EGFR20插入突變的非小細胞肺癌(NSCLC)患者。目前,針對這種特殊類型的NSCLC,還沒有批準的治療方案。 FDA授予TAK788突破性療法認定,基于一項I/II期研究中對TAK788治療有應答的患者的總緩解率(ORR)和長期生存獲益。該研究正在評估TAK788(160mg,每日口服一次)治療腫瘤中攜帶EGFR20號外顯子插入突變、并且先前已接受過系統(tǒng)化療的局部晚期或轉(zhuǎn)移性NSCLC患者的療效和安全性。 數(shù)據(jù)顯示:TAK788治療的中位無進展生存期(PFS)為7.3個月、總緩解率(ORR)為43%(n=12/28)。 研究中,TAK788的安全性可控(n=72),最常見的治療相關不良事件是腹瀉(85%)、惡心(43%)、皮疹(36%)、嘔吐(29%)和食欲下降(25%)。 來源:investor.regeneron.com 賽諾菲和再生元日前宣布,在一線治療非小細胞肺癌(NSCLC)的III期臨床試驗中,其PD-1抑制劑Libtayo擊敗了化學療法,顯著延長了患者的總生存期(OS)。 由獨立數(shù)據(jù)監(jiān)測委員會開展的一項協(xié)議指定的中期分析表明,接受Libtayo單藥治療的患者OS顯著增加。 盡管多達三分之一的患者在過去六個月內(nèi)進入試驗,并且所有化療患者如果病情惡化都能交叉至Libtayo治療,但與含鉑雙藥化療相比,Libtayo還是將死亡風險顯著降低了32.4%(HR=0.676;CI:0.525-0.870,p=0.002)。試驗中沒有發(fā)現(xiàn)Libtayo新的安全信號。 根據(jù)獨立數(shù)據(jù)監(jiān)視委員會的建議,兩公司計劃提前終止該項試驗,使所有入組患者接受Libtayo治療。詳細的試驗數(shù)據(jù)將在即將召開的醫(yī)學會議上公布,肺騰也會持續(xù)跟進。 詳情點擊:顯著延長患者生存期!抗PD-1藥物Libtayo肺癌III期臨床提前完成 (圖源來自網(wǎng)絡) 2020年4月28日,據(jù)央視新聞報道,首個國產(chǎn)肺癌三代靶向藥"阿美替尼"獲國家藥監(jiān)局批準,并于近日上市,將為晚期肺癌患者帶來了新的治療選擇。 目前對于耐藥后的EGFR T790M突變的肺癌患者,可選的肺癌第三代靶向藥只有進口藥奧希替尼,雖然奧希替尼已經(jīng)被納入了醫(yī)保報銷范圍,但對于肺癌患者來說藥價還是難以承受。為了打破進口藥物壟斷,2018年5月開始,上海市胸科醫(yī)院領銜全球多中心開展了"阿美替尼"國產(chǎn)藥臨床試驗。 研究共入組了244例晚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研究結(jié)果顯示,對于有EGFR T790M突變的患者,“阿美替尼”對肺部病灶的緩解率達68%,且對已肺外轉(zhuǎn)移的病灶也有緩解效果。 胸科醫(yī)院腫瘤科主任陸舜教授說:“我們注冊研究當中差不多有30多個腦轉(zhuǎn)移的病人,有60%的緩解率。我們實現(xiàn)了第一次中位生存期突破了一年,這個是以前沒有過的?!? 來源: https://med.sina.com/article_detail_100_2_81485.html Verastam Oncology公司今日在AACR年會上公布了其RAF/MEK抑制劑VS-6766,和特異性FAK抑制劑defactinib聯(lián)用,治療攜帶RAS突變的實體瘤患者的1期臨床試驗結(jié)果。 VS-6766是一款能夠同時抑制RAF和MEK活性的小分子抑制劑,defactinib能夠特異性抑制FAK和相關蛋白激酶PYK2的活性。兩者聯(lián)用,可能更全面地抑制癌細胞用來產(chǎn)生耐藥性的信號通路。 該項I期臨床試驗對包括KRAS突變的非小細胞肺癌在內(nèi)的腫瘤患者使用了VS-6766和defactinib聯(lián)合治療。 試驗結(jié)果表明:在攜帶KRAS突變的NSCLC患者中(n=10),8名患者疾病得到控制。(新浪醫(yī)藥新聞) 來源: https://med.sina.com/article_detail_103_2_81562.html 2020年4月27日,四川大學華西醫(yī)院腫瘤學家盧鈾教授研究小組計劃利用CRISPR技術編輯的T細胞(敲除PD-1基因)治療化療、放療以及其它療法治療無效的轉(zhuǎn)移性非小細胞肺癌患者的臨床試驗在Nature Medicine 雜志上公布最新結(jié)果。 該試驗共招募了22例患者,其中12例患者接受了治療,11例患者臨床活性可評估(1例患者提前退出了研究)。 研究結(jié)果顯示:基因編輯T細胞回輸后可在外周血中檢測到?;颊咧形粺o進展生存期(PFS)為7.7周,中位總生存期為42.6周。無患者獲得部分緩解,最好的情況是2例患者出現(xiàn)過病情穩(wěn)定,截至2020年1月31日,所有患者病情進展。所有治療相關不良事件均為1/2級。 脫靶效應方面,通過下一代測序分析顯示,18個候選位點中位脫靶事件發(fā)生率為0.05%。 基于研究數(shù)據(jù),研究者們認為,該研究證明了靶向PD-1的CRISPR基因編輯T細胞在一個晚期肺癌患者隊列中的安全性和可行性。然而,考慮到該研究中使用的技術的局限性,未來的試驗需要使用更優(yōu)化的基因編輯途徑來提高治療的有效性。(新浪醫(yī)藥新聞) CRISPR切割時DNA被破壞,細胞將許多不同的DNA修復因子聚集到基因組中的特定位點,以修復斷裂并將切割末端連接在一起。 但有時CRISPR也會“出錯”,如在DNA的其他地方進行切割,即所謂的脫靶效應。 本周時訊精選5則,如您對內(nèi)容有任何疑問或建議,歡迎留言討論!了解更多資訊,請加:ftzs0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