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網上有消息稱,“天津南開區(qū)汾水道出了一個噴消毒水的事故,一車主因噴了75%酒精濃度的消毒水,在抽煙時,不小心引發(fā)火勢將自己燒死”。 還有網上謠傳“某小區(qū)房屋著火,原因是噴灑酒精遇煙頭造成”。 因其聳人聽聞,在網絡上迅速傳播開來,此后雖經官方核查后確屬謠言,網絡上也掀起了一股討論消毒問題的熱潮。 疫情期間,家庭消毒到底怎么做才安全到位?物理消毒比消毒液安全嗎?“含氯消毒劑”在超市里買哪些?往身上噴酒精可以消毒嗎?…… 肺騰助手用這一篇文章給你全部想要的答案。 根據《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快速指南》,75%酒精、氯仿、甲醛、乙醚、含氯消毒劑、過氧乙酸、紫外線都可以滅活病毒。下面我們就從化學消毒和物理消毒兩個方面說一說消毒這件事。 我們把使用醫(yī)用酒精、消毒液的方法統(tǒng)稱為化學消毒法。對于這次新型冠狀病毒來說,不是所有的消毒液都有用,選對成分,注意消毒液濃度才能達到效果。 ●含氯消毒劑,針對病毒有效 在日常生活中, 84 消毒液、漂白粉、含氯消毒粉或含氯泡騰片等都屬于含氯消毒劑。直接稀釋后裝在塑料容器里就可以在進行消毒殺菌。這些消毒劑在超市內,一般都可以直接購買到。 在使用84消毒液的時候,要按照使用要求進行稀釋,并戴上手套進行防護,避免身體直接接觸。同時,也要注意不能和酸性物質(如醋、潔廁靈等)混用,混合后會產生大量氯氣,有中毒危險。 購買消毒液時需要注意,一定要看清楚商品包裝上的有效成分。含氯消毒劑指的是溶于水能產生次氯酸鈉的消毒劑。「氯二甲酚」「對氯間二甲苯酚」雖然名字里都有氯,但其實屬于酚類消毒液。 ●醫(yī)用酒精,針對病毒有效 70~75% 濃度的酒精棉片或酒精,75% 濃度的效果最佳。 使用時要注意:
(2)需注意家中使用酒精時,遠離火源;家里存放的酒精,切忌放到廚房等與火源接近的地方 如果酒精濃度過高,需要稀釋至 75% 左右使用,否則無法有效殺滅病毒。并不是酒精濃度越高,效果越好。 如果買不到醫(yī)用酒精,可以使用75% 以上濃度的白酒應急,用作物體表面的消毒。但是這只能用作應急處理,不可長期使用,且效果沒有醫(yī)用酒精好。 此前網上還有一則謠言“口罩上噴酒精可以更好預防新冠狀病毒”。實際上,佩戴口罩時,噴酒精不僅會影響口罩的防護功能,還可能會影響佩戴者的正常呼吸甚至引起酒精過敏現象。 我們常見的物理消毒就是加熱和紫外線消毒。 加熱消毒——對于耐熱的餐具、玩具、奶瓶等物品,煮沸超過 30 分鐘或蒸汽蒸 5 分鐘就可以達到消毒的目的。 而紫外線消毒,常見為自然紫外線(太陽光)和紫外線消毒燈。由于太陽的照射溫度無法達到 56 ℃ ,天然紫外線并不能達到殺滅病毒的效果。但是曬被曬衣還是一個很好的習慣,因為紫外線會讓病毒存活時間更短。 紫外線燈——有足夠的紫外線強度是可以殺滅病毒的。但是操作時需嚴格遵守產品說明書,并注意以下幾點: (1)消毒過程中人與寵物都需要回避,有灼傷眼睛和皮膚的風險 疫情期間,個人和家庭做好科學防護,讓我們靜待疫情患者數字為零的那一天。 版權聲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