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深風雨撼庭芭,喚起新愁亂似麻。 注釋庭芭:種在庭院里的芭蕉。 賞析此詩作于作者病后的一個風雨交加的夜晚,通過描寫深夜風雨的景象,抒發(fā)了自己憂愁時的心境,以及有志難酬的苦悶情緒。 詩的頭兩句:“夜深風雨撼庭芭,喚起新愁亂似麻?!币股盍耍巴獾娘L雨,正摧撼著院子里的芭蕉。這聲音蕭蕭瑟瑟,喚起了詩人紛亂的新愁。他是在夢中驚醒的,清冷的環(huán)境,憂郁的愁思,使他有心緒如麻之感。接著第三四句:“夢覺尚疑身似蝶,病蘇方悟影非蛇?!睂懙氖菈粜岩院笮那榛秀钡那闆r。夢醒了,自己還在疑心此身已經化成蝴蝶;病是剛剛好轉的,這才悟到先前懷疑的影子并非是射影。從虛幻到覺醒,本是病蘇夢醒以后常見的心理狀態(tài)。作者是一個正直的文人,也是有志之士。他之所以有這種心理情態(tài),顯然是含有對時事的憂慮。不過在詩句中沒有直接點明而已。 詩的第五六句:“澆腸竹葉頻生暈,照眼銀釭自結花?!睂懙氖桥懦钭郧仓椤!爸袢~”,自然是指酒,詩人想借酒澆愁,酒還未入愁腸,臉上已經頻頻泛起了酒暈。他坐對熒熒照眼的燈光,這燈芯上已經結上了燈花,燈花是報喜的,然而此刻哪有什么可喜的事呢?只好任其自由結花吧。 這兩句可見作者是盼望有遣愁的機會和可以舒懷的喜訊的。但就是這點心愿,在當時也難以實現(xiàn)。正在清愁難遣的時候,作者忽然聽到杜鵑鳥的啼聲,于是他感慨萬千地寫下了結句:“我在故鄉(xiāng)非逆旅,不須杜宇喚歸家?!倍庞罹褪嵌霹N,它的啼聲是“不如歸去”,一般有家歸未得的人聽了之后,會觸動思鄉(xiāng)之情,作者此時身在故鄉(xiāng),并非旅居在外,所以感嘆的說:我并沒有離開故鄉(xiāng),不需你喚“不如歸去”,勸我回家了。作者有志用世,但當時是豺狼當道,善類遭受摧殘陷害的不知多少,作者只好郁郁家居。因此最后兩句,才點明胸懷,傾訴出報國無門、壯志難展的感慨。 全詩即景抒懷,從深宵風雨到午夜一燈;從夢覺以后的清愁,到聽得杜宇啼聲所引起的悲憤;步步深入,詩人的心境,自見于詩句之中。直到秦檜死后,詩人才出而應試,以經學淹通被選拔為第一,解除了長期以來內心的痛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