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歷史上真實的狄仁杰確實是武則天手下的一員扛把子,不僅長得帥、能判案、還是一名神醫(yī),更重要的是他的幾句話就改變了唐王朝的命運。 01 默默無聞 “小神童”不負眾望,長大后后來通過參加科舉考試進入朝堂,還曾受到我們熟悉的畫家閻立本(當時的工部尚書)的賞識。 02 福爾摩斯.狄 47歲的狄仁杰還擔任過唐代最高法院的官員,也就當時的大理寺丞,根據史書記載,他一年就判了一萬多件案子,平均下來一天就要50個案子,可是當時無愧的福爾摩斯.狄,判決之后沒有一個人告喊冤。 在重慶當女婿的這段時間,他讀到了這本公案小說,這讓他發(fā)現(xiàn)了新大陸,原來中國得小說一點也不遜色于外國的推理小說,他就以此為藍本,創(chuàng)作了《銅鐘案》這本書,該書發(fā)布之后,大受歡迎。 以此人物為靈感,他又創(chuàng)作了以狄仁杰為主人公的一系列小說,這一系列小說統(tǒng)稱為《大唐狄公案》,狄仁杰一躍成為與包拯、宋慈三人組的判案boys。 03 與武則天的關系? 由于狄仁杰出色能力,受到武則天的重用,成為了宰相,這時的他已經60歲左右,很多人有疑問他為什么只是個三品官。如果仔細了解唐代的官僚體制,你聚會發(fā)現(xiàn),當時的各種官職都會加宰相的名銜,所以狄仁杰作為當時的宰相,只是負責宰相的一部分職責而已。 很多人有疑問,既然狄仁杰心向大唐,為什么不反武則天呢?我們來看看武則天對唐王朝的貢獻,要知道武則天雖然只是一介女流,但是她憑借自己高超的政治智慧,為唐王朝做出了重大的貢獻,改革科舉制、善于用人、不拘一格,可以說是一代明君。但是礙于自己女性的身份,他最終也沒有將皇位傳給武家。 最重要的是武則天之于狄仁杰有知遇之恩,當初狄仁杰被來俊臣陷害,若不是武則天親自救他,怎會僥幸活下來,他其實才是武則天真正的知己。說是君臣關系并不能詮釋兩人的關系,說是朋友更為合適。 縱觀狄公一生,能夠成為一代名相,不僅忠君更忠于天下。李唐盛景,牢記于心;官場滄桑,初心不改;經年磨煉,心智愈堅。唐之所盛,狄公之愿。
作者 錦年,自由撰稿人,歷史學愛好者,致力于研究歷史。期望用歷史垂訓鑒戒,塑造集體記憶,鑒往知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