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膚病太多了,幾乎天天都能碰到,天天都有咨詢的。痛,可以咬牙忍一忍,癢,忍無可忍,必須馬上撓,而且越撓越癢。其中,以瘙癢為主要癥狀的皮膚病以蕁麻疹、濕疹、銀屑病為多,也有一些無病灶的皮膚瘙癢,比如老年人皮膚瘙癢。一直都想找一個不用內(nèi)服,一用就靈的方子,始終沒有找到。凡事不知道,皆因讀書少。終于有一天看到了張慶軍老師推薦的這個,截至目前還沒有比這個更有效的妙方??梢哉f,幾乎沒有不效的。 這個方子看起來不起眼,臨床一用卻療效神奇。治了二三十例從未失敗。這是從黃煌經(jīng)方沙龍第一期里學來的。 兒子手上出了癢疙瘩,她媽想用皮炎平,我說最近看到了一個好方子,試試看。 先煎了一副,煎好后泡洗了幾分鐘,小孩耍起了脾氣,不泡了,好說歹說用熱毛巾浸藥水后外敷了三五分鐘。令人驚奇的是,第二天就全好了,再也沒復發(fā)。 同學的兩個兒子手、腳、身上出了一些類似蕁麻疹的紅疙瘩,特癢,在縣醫(yī)院看了一月,外用藥內(nèi)服藥用了不少,也沒治好,給他開了十副藥,熬湯后外用。先外敷身上,然后再泡手,最后泡腳,藥涼了再加溫。藥沒用完就好了。 老婆同事的兒子,夏天手上腿上出了水皰,發(fā)癢,在安陽看了一段沒看好,問我有沒有好辦法,也是用這個方子,兩三天就好了。 我大兒子和一個親戚的小孩都得了蕁麻疹,腿上胳膊上前胸后背都是,家里有個浴缸,就一次熬了九副藥,又加了些熱水,讓他倆泡。親戚的小孩三天就好了,我兒子5天才好。后來一問,原來親戚小孩的媽媽泡時,給自己兒子用藥水狠狠地搓了搓,所以好的快。 鄰居男孩16歲,放學回家后直跺腳,他媽媽說你跳什么跳,他說癢死了,脫下衣服一看,前胸后背疙瘩連成片,和皮膚一樣顏色,隆起的疙瘩,大的像蠶豆,小的像綠豆。照原方買了三副,多加了一些水,用鋁鍋煮好了,倒進臉盆里,用毛巾浸濕像搓澡那樣,將全身搓了兩遍,浴巾擦干后,渾身涼爽,馬上不癢了。兩副用完了,消得干干凈凈。怕再復發(fā),最后一副鞏固了一下。 安徽繁昌縣肖女士,兩腿瘙癢一月余,有時撓出血來,血痂干了撓破了又結,白天黑夜,說癢就癢,不撓則已,一撓拿不下手來,晚上更嚴重。上方加了紫草和地骨皮。三副。肖女士只用了一副,高興地說,用了那么多中藥西藥,沒有一種有這個方法靈驗。她怎么也不相信,3副藥外洗就好了。 現(xiàn)在把這個方子簡單分析一下: 處方:柴胡10g、黃芩10g、生甘草10g、生地10g、荊芥10g、防風10g、滑石30g(布包)、丹皮10g、梔子10g、黃柏10g。泡半小時,煮半小時。趁熱外用。 方中柴胡、黃芩、甘草三味是小柴胡湯的靈魂主要藥物,能清肝膽郁熱,柴胡能推陳致新,黃芩專清肺熱,肺主皮毛,皮膚病與肺有很大關系。風盛則癢,荊芥防風是一組對藥,疏風清熱,和血止癢。丹皮梔子,清熱涼血。黃柏、滑石利濕燥濕。 到現(xiàn)在為止,至少有20多人用此方解決了皮膚瘙癢的煩惱。對牛皮癬患者,緩解瘙癢效果好,無法治愈。 有位皮膚科主任,自從得到這個方子,基本不再開濕毒清膠囊、消風止癢顆粒,用得特別順手。 這個藥方價格便宜,不要內(nèi)服,安全方便,老少咸宜。只要病人說癢療效就好,我試過,不癢的皮膚病無效。凡是癢的,不必管啥病,用就行了。 |
|
來自: 指禪李的收藏 > 《中醫(yī)中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