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 “上海最著名文化一條街” 在大多數(shù)上海寧的腦海中 第一個浮現(xiàn)的就是 “福州路” 福州路曾經(jīng)是上海的“四馬路” 是上?!昂E晌幕逼鹪?/p> 從古至今 文人騷客、富豪商賈聚集 報刊書肆、筆墨箋扇鱗次櫛比 戲園茶樓、游樂舞廳、中西菜館 洋行藥鋪等更是欣欣向榮 福州路曾與南京路、九江路、漢口路 構(gòu)成了上海灘最繁華的地方 
福州路老照片。來自黃浦區(qū)檔案館 然而
這條上海最知名的文化街 近10年來卻顯出了頹勢 文化影響力與輻射力衰減 福州路如何能適應時代的發(fā)展? 通過調(diào)整轉(zhuǎn)型能否延續(xù)曾經(jīng)的輝煌? 近日 記者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 在福州路上 一些店家通過自主調(diào)整業(yè)態(tài) 吸引到越來越多年輕消費者 走進福州路、走進店鋪 甚至為了買本書而排起了長隊 
買教輔、逛小店、喝奶茶... 你的“福州路記憶”是什么? 福州路,東起中山東一路,西至西藏中路,約1600米長。 從20世紀初起,福州路就有 “文化第一街”之稱,最多時福州路一帶有大小書店300余家,中華、大東、世界、傳薪、開明、商務等大型書局書店都先后開設,還有周虎臣、周兆昌、曹素功、胡開文等筆墨莊紛紛遷入。 20世紀30年代,到福州路上的書店“淘寶”,到沿街茶樓喝下午茶,是文人的一種生活方式。 
歲月流逝,福州路一帶的書店開開關關,但書店在這條路上一直保持著高密度。福州路直到上世紀90年代末仍具有很高的文化影響力。 1998年12月30日上海書城福州路店開業(yè)時,一時風光無限: 營業(yè)面積超一萬平方米、大手筆的七層零售空間,開張初期要花三元錢買進場票,讀者仍爭先恐后探店嘗鮮。很多上海80后、90后當時在開學前都必來福州路上的上海書城買教輔補習書。 
1999年,上海書城,孩子們在開學前來買教輔書。金定根攝,圖片來自解放日報 
上海書城。圖片來自解放日報 
福州路上,圖書論斤賣的書店。圖片來自解放日報 除了書店,那時候,福州路上的各種小店也富有魅力。百新書局董事長曾瓊在上世紀90年代進入上海一家法資外企工作,她記得,當時企業(yè)的法國同事到上海來出差,她會帶著他們逛福州路?!把鼐€有好多小店,盡管小門小臉,但走進去非常熱鬧,賣的扇子、硯臺、刻章,都充滿著中國元素。我和法國同事都特別喜歡這種感覺?!?/p> 直到2010年前后,福州路上的客流量還是很大,可謂南京路步行街后街中的“流量擔當”。 2010年,90后吳小凡正在上大學一年級,那年暑假,她多次來過福州路?!坝型g朋友來上海游玩,我?guī)е蠹夜渫昴暇┞?、外灘后,都會去福州路,在福州路上可以買書、買文具、買奶茶與炸雞,好玩好吃的東西多著呢!”她曾經(jīng)數(shù)過當時福州路上從河南中路到西藏中路一段的便利店,至少有7家,數(shù)量相當多?!澳菚r候,哪里便利店開得多,就說明哪里人流大?!?/p> “福州路現(xiàn)在的人氣與影響力,肯定不可與過去同日而語?!?/strong>上世紀90年代進入外文書店工作的零售部經(jīng)理黃波這樣感慨。隨著人們的購書習慣向網(wǎng)購轉(zhuǎn)移,各種新型書店在上海各處興起,很多上海人可能幾年也不會再來福州路買書,上海書城也不再出現(xiàn)人頭攢動的景象;由于越來越多文化娛樂形式的出現(xiàn),“接棒”的00后們可玩的東西多了,福州路早已不再是他們心中殿堂級的地方。曾經(jīng)讓曾瓊頻頻光顧的那些小店,早已無法跟上時代的變化。“10多年過去了,上海越來越時尚,但福州路上一些小店還停留在當年的業(yè)態(tài)與形式,缺少特色,沒有吸引力?!痹傉f。“如今,街面上冒出來的人氣,很多不再是沖著書店、文具店,而是奔著餐飲店,福州路一帶的網(wǎng)紅美食蓬勃發(fā)展。最熱鬧的時候,倒是每年清明、中秋前,消費者在杏花樓門口排隊買青團、買月餅,春暖花開時,在老半齋門口排隊吃刀魚面。”黃波說。福州路上有一些“不甘心”的店家,正為福州路“風光重現(xiàn)”努力著。百新書局、外文書店,便是具有代表性的兩家?!拔覀円贻p人走進福州路!”兩家店負責人表達了同樣的愿望。這兩個多月,有空的時候,百新書局董事長曾瓊會坐在書局內(nèi)的咖啡吧旁,觀察進書店的客人。她越看越驚喜:“進店的人群大都是20多歲、30來歲的年輕人,不少是衣著時尚、打扮漂亮的潮人,有的人還把百新作為打卡地?!?/section>百新是個有故事的老品牌,很多80后、90后對百新的記憶可能是:這是一家文具店。其實并非如此。1912年,徐鶴齡在福州路創(chuàng)立“百新書店”,早期主要從事販賣和出租舊書。 1932年,百新書店開始印行通俗小說,出版過張恨水的《啼笑因緣》、秦瘦鷗的《秋海棠》、還珠樓主的《蜀山劍俠新傳》等耳熟能詳?shù)淖髌贰?/p> 1949年后,百新專營文具,成立了“上海文化用品商店”,一度是上海最大的綜合性文化用品商店。 上世紀90年代后,百新通過合并管理等變遷進入了美麗華(集團)有限公司,2005年美麗華經(jīng)歷改制,開始了一段新的發(fā)展。 書與文具貫穿了百新108年的發(fā)展歷史,重開后的百新書局既延續(xù)了老百新的傳統(tǒng),也有著自己的創(chuàng)新。一走進這家店,就會覺得與其他書店不太一樣:書店陳設、產(chǎn)品顏值頗高,一些周邊產(chǎn)品看著新穎有趣也很實用。不少年輕人不但買來自用,還會買回收藏或作為禮物送人。 有著70年歷史的外文書店,憑借6萬多本原版外文書“傲視群雄”。而現(xiàn)在更多的年輕人走進外文書店,是奔著最新最潮的動漫、游戲以及周邊產(chǎn)品。如今的外文書店,已是全國動漫迷的“朝圣地”。外文書店零售部經(jīng)理黃波介紹,在每年上海兩個大型動漫展——Cosplay動漫展與CCG動漫展期間,全國的動漫愛好迷們除了到展覽會場打卡之外,必到外文書店來,因為這里能賣到最新、最全、最潮的動漫與周邊產(chǎn)品。外文書店內(nèi)的'animate'門店內(nèi),消費者在挑選三年前,外文書店重新裝修四樓,將日本知名手辦品牌“animate”從一個小柜臺擴大為一家門店。“animate”是日本動畫、游戲類書籍周邊以及時尚潮流雜志等產(chǎn)品的集合店,在日本年輕人中擁有諸多粉絲,也是中國動漫資深玩家到日本必買必逛的地方。擴大經(jīng)營面積后,外文書店內(nèi)的這家“animate”引入了更多與日本同步上新的潮品。去年,外文書店又引入了受國內(nèi)年輕人喜歡的國潮原創(chuàng)手辦品牌“潮玩星球”,門店設在“animate”旁邊,一下就火了,不少年輕人幾乎周周來逛。據(jù)說,兩家店上新品的時候,年輕消費者會在外文書店開門前就在福州路上排隊,店內(nèi)還經(jīng)常有拖著行李箱而來的外地動漫迷。去年,外文書店引入國潮原創(chuàng)手辦品牌“潮玩星球”。外文書店在年輕人中的人氣,其實站在書店外的福州路上也能感受到。書店一樓對著福州路,有一扇大玻璃窗,從外可以望見里面的一處“水吧”。“水吧”來自日語,是指喝飲品的地方?,F(xiàn)在,從書店開門到關門,“水吧”都有人占著座位。清一色的年輕消費者,有的人還帶著書包,是一副學生打扮。他們面前的桌上,多放著飲料與茶點,攤著書或擺著電腦,一泡就是小半天。設在外文書店一樓的潮玩星球”主題“水吧”,從早到晚都有人占著座位。“潮玩星球”主題“水吧”(網(wǎng)友提供圖片)這是書店引入的“潮玩星球”主題“水吧”,會不定期會推出動漫主題,從店鋪裝飾到飲料、茶點以及周邊產(chǎn)品都會圍繞這個主題呈現(xiàn),很多年輕粉絲會有目的性地到這家“水吧”來消費。在節(jié)假日時,“水吧”人氣爆滿,要提前預定才有座位,不少00后甚至會帶著自己的父母一起來。1993年出生的遼寧小伙苗帥暢,去年在福州路開設了高端手工吉他體驗店——“七拓”。當時來上海選址時,他走了很多地方,最后選了福州路。“因為這里是上海最有文化氣質(zhì)的一條街?!?/strong>新店開在福州路上的國拍行旁邊,經(jīng)營手工吉他、手工琴定制,由全球各地一流的手工藝人以純手工的方式制作打造。相比工廠流水線生產(chǎn)的吉他,手工吉他制作耗時長、對手工藝人的要求高,所以“七拓”的手工吉他價格平均在兩萬元到十萬元之間。但因業(yè)態(tài)的獨特性,開業(yè)一年多,“七拓”吸引到一批非常固定的消費者,即便在疫情情況下,“七拓”的銷售也沒有出現(xiàn)下滑。苗帥暢很好看福州路:“外灘、人民廣場、南京路等‘流量大戶’都在周邊,福州路并不缺少客流。只要業(yè)態(tài)有足夠吸引力,客流會被引過來,留下來消費?!?/section>開在福州路上的高端手工吉他體驗店“七拓”,即便在疫情情況下,銷售也沒有出現(xiàn)下滑。“福州路目前業(yè)態(tài)較為單一,部分店鋪經(jīng)營模式陳舊,無法滿足消費者的新需求?!?/strong>在記者采訪中,不少店家都表達了這樣的想法。苗帥暢建議:“一條文化街,業(yè)態(tài)要具多樣性,可相互補充?,F(xiàn)在福州路上書店很多,但書店應是多人多面,各具特色;同時也不應僅僅有書店,還可以引入更多有趣、有品質(zhì)的新型文創(chuàng)店鋪。”
90后的美麗華(集團)副總經(jīng)理陳心橋認為,福州路可以做深“二次元文化”。陳心橋:“福州路一帶已經(jīng)形成了二次元文化氛圍。周邊小馬路上,集聚了桌游店、Cosplay服飾店、小飾品店、網(wǎng)紅美食店,在年輕人中有一定知名度。福州路可以進一步豐富此類業(yè)態(tài),讓年輕人特別是喜歡二次元文化的00后從學、玩到吃,都能在福州路一帶解決?!?/section>福州路有著厚重的文化底蘊,70后、60后以及更年長的人對這條路都有著深厚的感情。很多有點年紀的福州路老顧客認為,福州路不僅要為年輕人服務,還應增強對中年人、老年人的吸引力,讓他們愿意重回福州路。在文化單位工作的75后紀先生,過去經(jīng)常光顧福州路上的沿街小店。“畫冊、顏料、印章、字帖等等,在福州路上都能買到。沿街小店都亂哄哄的,但讓人很有‘淘寶’的樂趣。”但過去幾年,他很少去福州路了,“現(xiàn)在這些東西都能在網(wǎng)上買到?!?/section>要吸引老顧客回來,紀先生認為,沿街小店在經(jīng)營模式要有所改變。75后紀先生:“不是光賣賣東西,還要增加額外服務。如,可以舉辦一些針對店內(nèi)目標人群的展覽、繪畫、書法活動,提供更多的文化體驗與增值服務?!?/section>除了業(yè)態(tài)的更新,福州路還需要軟環(huán)境的美化。從街區(qū)形態(tài)看,福州路是一條非常適合逛的小馬路。適合步行的“小尺度、高密度、高貼線率”的街區(qū)設計理念,在福州路上有著充分的體現(xiàn)。福州路上最寬的機動車道不過是兩車道,行人穿越馬路走到對面并不會覺得困難;兩側(cè)人行道的大部分區(qū)域都較寬闊,提供了充分的步行區(qū)域;沿街建筑貼著街道整整齊齊排開,街面是連續(xù)的,走在街上,人會覺得很溫暖、很舒服。但在曾瓊看來,福州路的風景還可以更優(yōu)化。“櫥窗是沿街店家的臉面,也是一條文化街文化氣質(zhì)的體現(xiàn)之一?!痹傉J為,福州路可以做好櫥窗美學的文章。她正計劃將百新書局一部分的櫥窗打造成一個櫥窗藝術館,邀請藝術家在這里創(chuàng)作各種有意思的作品,常換常新。“讓消費者走過福州路時,可以邊走邊看,即便不走進店鋪,也能時刻享受到藝術的美好,感受到這個街區(qū)的文化魅力?!?/section>解放日報·上觀新聞原創(chuàng)稿件,轉(zhuǎn)載請注明出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