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真卿楷書大字《逍遙樓刻石》,自署書于大歷五年(770年)正月一日,顏真卿時(shí)年62歲楷書題額“逍遙樓”三字。字約68×68厘米,豎刻,石為320×133.3厘米。書體端莊渾厚,茂密雄強(qiáng),正不拘窘,莊不板滯,是迄今所見最大的顏書,也是“顏體”中風(fēng)格獨(dú)特的一幅匾書。拓本藏北京故宮博物院??淌翊鎻V西臨桂,四川劍州、梓潼也有二刻本。四川梓潼刻本,有宋紹興十七年題記。 逍遙樓始建于唐初,為唐代桂州城之東城樓,上置顏真卿所書“逍遙樓”石刻碑一方。據(jù)《逍遙樓刻石》(770年)記載,書寫此碑時(shí),顏真卿已是62歲的老人。但是“逍遙樓”三個(gè)楷書大字,字近三尺,原大書寫,一絲不茍,可見其氣盛魄強(qiáng)。書體端莊渾厚,茂密雄強(qiáng),正不拘窘,莊不板滯,是迄今所見最大的顏書,也是“顏體”中風(fēng)格獨(dú)特的一幅匾書??箲?zhàn)初期,據(jù)說日軍轟炸后,整個(gè)桂林只剩下8間民房沒倒,王城和逍遙樓也未能幸免。2015年重建的逍遙樓,為二層三檐樓閣式唐宋風(fēng)格景觀建筑。 逍遙樓雄踞漓江西岸,護(hù)鎮(zhèn)城池,暢覽碧空,近處漓江影倒橫流,遠(yuǎn)處青峰此起彼伏,昔日桂林老八景中,有三道美景可囊入眼簾:訾洲煙雨、東渡春瀾、堯山冬雪。唐代以來大批文人墨客登樓賦詩吟詠,留下大批名篇佳作。即便在坍塌后僅存廢墟的年代,仍不斷有人前來尋訪憑吊,皆因楷體“書圣”顏真卿題寫樓名而名揚(yáng)天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