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時代更迭,現(xiàn)在農村的小生意行也發(fā)生了改變,像過去農村收豬的豬販子,早已不存在了,因為現(xiàn)在沒有人散養(yǎng)豬了,而那些傳統(tǒng)自己收殺賣肉的屠戶,也轉而從市場上批發(fā)豬白條來賣了。然而,新時代下的農村也應運而生了許多五花百門的新行當,有些著實讓人眼界大開。比如有收孕婦尿的,也有收著頭發(fā)辮子兼收舊手機的,這都是過去不曾有的。 小雞不尿尿,各有各的道,這些新小買賣自有賺錢的門道。除了這些外,現(xiàn)在農村還出現(xiàn)了一個讓人覺得稀奇的行當,有人反應他們那里有商販收購農村老土狗,而且越年老體弱,越看著其貌不揚出價越高。過去農村收豬的豬販,我們都見過,但專門收老土狗的還真是少見。他們收了干嘛用呢?莫不成和豬一樣宰來賣肉嗎? 當然了,收狗一個目的就是為肉,畢竟,狗肉也是難得的美食,也有人專門養(yǎng)殖肉狗,而像廣西玉林、江蘇沛縣等是大家公認的好食狗肉之地??墒?,如果說狗販只是為肉收狗,但為啥又情有獨鐘于“癩狗”呢?這似乎有點解釋不通。對此,一些有經驗的農村老人分析了,這絕不是為狗肉那么簡單,很可能是想發(fā)意外之財撿漏“狗寶”。 大家都知道牛有牛黃,馬有馬寶,豬有豬砂,它們都是名貴中藥材,尤其天然的最為珍貴,而狗有的則是“狗寶”。狗寶是長于狗胃里一種類似石頭的東西。多呈圓球狀或橢圓球狀,一般直徑1—5cm,表面略有光澤呈灰白色或灰黑色,并有多個類圓形突起。質地堅重細膩,指甲一劃可見劃痕。斷面為白色或牙白色,呈同心環(huán)狀層紋,近中心處較疏松,但多不能分離,氣微腥,味微苦,嚼之有粉性而無沙性感覺。與牛黃、馬寶并譽為“三寶”。 狗寶是在狗胃里日積月累形成的,狗齡越大形成狗寶的可能性越大,并且狗寶越大,價值越高。一般長有狗寶的狗很不正常:骨瘦如柴,毛發(fā)雜亂蓬松而光禿,狗眼暗淡無光,似病非病儼然是一副老態(tài)龍鐘、茍延殘喘的模樣。另外,食量少而喝水多,尤其愛喝鹽水。倘若發(fā)現(xiàn)如此之模樣的老土狗,其體內或許就有狗寶。 據(jù)資料報道,9%—10%的狗中都有狗寶,但一般人是不會或不注意識別的。然而,狗寶也不像牛黃一樣容易培育,主要靠狗自然形成,因此價值不菲,能賣到上千元/克,而收藏價格也高在10萬以上,甚至炒作標價百萬都有。正是因為狗寶的存在,才有狗販到農村收老土狗,而且偏愛于很不像一套的狗,即使尋不到狗寶,單憑賣狗肉也會賺錢,沒準哪天走了狗屎運,得一狗寶,可就發(fā)財了。 據(jù)說,狗寶也是講產地的,不是任何地方的狗都能長。因而也不可能哪里都有收老狗尋狗寶的商販。你們那有嗎?歡迎留言補充。 繼續(xù)閱讀(剩余0%) |
|
來自: 悠悠淘228 > 《養(yǎng)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