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退休笑花 一、黛玉之才 說起林黛玉,一般人覺得她哭哭啼啼,愛使小性兒,也有人認為她恃才清高,孤芳自賞。實際上林黛玉是胸有丘壑之人,世人多被表象所迷,看她因愛生憂,憂思成疾,最后是鏡花水月,郁郁而終。 林黛玉有才,她不僅僅能舞文弄墨,妙筆生花,還能慧眼識人,機敏應變,后期更能拉攏人心,結交好友,才干實不亞于鳳姐。 黛玉文才很高,而且非常自信。詩社之時常出佳句。就是元春省親之時,叫姐妹們作詩,黛玉也當仁不讓。 “黛玉安心今夜大展奇才,將眾人壓倒,不想元妃只命一匾一詠,倒不好違諭多做,只胡亂做了一首無言律應命便罷了?!?/p> 黛玉才智甚高,當然不甘于就在閨閣之中默默無聞。后面她又替寶玉做了一首《杏簾在望》?!皩氂翊蜷_一看,覺比自己做的三首高出十倍?!弊钣幸馑嫉氖亲詈髢删洹笆⑹罒o饑餒,何須耕織忙。”這詩是給元春看的,可能間接到達御前。如此文藝的頌揚之作,可以說是非常應景,卻無諂媚之態(tài)。 黛玉慧眼識人,冷眼旁觀。 探春當家了幾日,黛玉評道“你家三丫頭倒是個乖人。雖然叫他管些事,也倒一步不肯多走,差不多的人,就早作起未付來了?!?/p> 又說賈府“我雖不管事,心里每常閑了,替他們一算,出的多,進的少,如今若不省儉,必致后手不接?!?/p> 黛玉既能看出探春過人之處,又能算出賈府虧空之實,不可謂不聰慧,也不見得沒有管家的才能。 黛玉機敏應變,自是從她小來賈府就存了心眼——“步步留心,時時在意,不要多說一句話,不可多行一步路?!?/p> 黛玉年紀漸長,性子也越發(fā)好了。 在四十五回,就和寶釵互剖金蘭語。說道“我長了今年十五歲,竟沒有一個人像你前日的話教導我?!庇终J識到自己以前性子不太好?可知我竟自誤了?!?/p> 與湘云的關系也從一開始互相擠兌,到湘云住在瀟湘館,也在凹晶館聯(lián)詩,吟出“寒塘渡鶴影,冷月葬詩魂?!敝?。 更是和薛姨媽關系親近?!耙虌尲冗@么說,我明日就認姨媽做娘。” 即便是婆子丫頭,黛玉也親近起來了。對送東西的婆子說“難為你們。誤了你們的發(fā)財,冒雨送來?!?/p> 黛玉如此優(yōu)秀,與寶玉也有緣分。寶玉與他青梅竹馬,心意相通。更是為了黛玉生氣,發(fā)瘋,鬧得闔府皆知。但為何二人的因緣,卻成了鏡花水月呢。這就跟寶黛二人的環(huán)境分不開。 二、黛玉之悲 決定寶黛二人因緣的是誰呢?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在賈家,是賈母,王夫人,賈政。 先看賈母,賈母最是疼愛黛玉。在黛玉初來的時候,就對她關懷備至。她真是寶黛姻緣的擁護者嗎?我看未必。 寶琴來賈府之后,賈母就想要求取寶琴,“賈母因又說及寶琴雪下折梅。比畫上還好;又細問他的年庚八字并家內景況。”但是寶琴已經許給梅翰林家了,就作罷了。 即便寶玉誤以為林黛玉要回蘇州去,她也只說了“林家的人都死絕了,在沒人來接他,你只管放心罷!”也沒有對孫兒表明林妹妹會永遠留在賈府的意思。 其實賈母對寶黛因緣的態(tài)度是變化的,這個問題非常復雜,以后專門來研究。只目前來看,賈母對于寶黛的戀情,說不上是萬分反對,也不是一心支持。否則以賈母的賈府的地位,完全可以早早給他們定下,或者后期黛玉都十五六了,實際上也可以成婚了。 再說賈政,賈政對寶玉可以說是古代嚴父的代表了,他希望寶玉走的路,是和寶釵、襲人,甚至是湘云對寶玉的希望是一致的,都是所謂“正統(tǒng)”的道路。偏黛玉不是“正統(tǒng)”的護衛(wèi)者,她是一個反抗者,和寶玉一樣。賈政會考慮寶玉的內心,讓他選擇自己喜歡的妻子嗎?根本不會的,對于賈政而言,個人情愛這種東西簡直就是荒謬,荒唐,荒誕。 最后再說王夫人了。王夫人就是寶黛因緣的最大阻撓者,她打一開始就不喜歡林黛玉??赡苁菍Z敏的嫉妒,還是因為黛玉與寶玉太過親近,還是因為她太喜歡寶釵??傊醴蛉藢煊竦膮拹菏前l(fā)自內心的,在說道晴雯的時候。王夫人說“上次我們跟了老太太進園逛去,有一個水蛇腰,削肩膀兒,眉眼又有些象你林妹妹的,正在那里罵小丫頭,我心里很看不上那狂樣子?!蓖瑫r又說“這樣妖精似的東西竟沒看見!”可見了,黛玉長相得美,也是王夫人所看不上的。再說宮里娘娘傳出禮物,是寶釵與寶玉一樣,黛玉與三春一樣。元春身在深宮,對家中妹妹們的情況不十分熟悉,她能這樣安排,與她那能夠進宮探視的母親的授意是分不開的。 家中老人都不支持,寶黛姻緣自然也就水月鏡花了。黛玉也漸漸感到心事沒法達成,憂怨交加,健康也一日一日惡化,最終導致了心事終虛話。 世人都看錯了林黛玉,她的孤傲,她的尖銳,她的才情,并不是不通人情和任性妄為,而是她在無力扭轉的大環(huán)境下,一點點小小的反抗罷了。林黛玉的悲劇不是她個人的悲劇,無論她怎么樣優(yōu)秀,怎么樣的謀劃,與寶玉怎么樣情投意合,也還是逃脫不了悲劇的結局。如果,如果黛玉真如癩頭和尚所言不見外親,不見寶玉,可能真的可以平安了此一生吧。 珍愛紅樓夢 重酬征稿 期待你的參與 詳情請點擊→征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