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zhuǎn):做人谷的博客 誠于中,信于外 “誠”是中庸道德觀念中最重要,也最不可缺失的一環(huán),“誠”:具體體現(xiàn)在人身上就是中“性”,而“至誠”則符合了“中庸之道“是道德品德最理想的境界,為了達到這個理想境界而修身養(yǎng)性,則能上通天道,下通萬物生息病患,是人與人之間和諧相處的最佳途徑。- 韜光養(yǎng)晦,明哲保身- ”危幫不入,亂幫不居。天下有道則見,無道則隱?!疤煜掠械赖牡胤剑腿ナ┱鼓愕牟拍?,不講道行的地方,就應(yīng)該隱居而不入。在亂世要采取全身而退的方略。在面對危急、混亂情況的時候,也要做到該退則退,該忍則忍。- 寵辱不驚,居以俟命- 為人處世的時候,要學(xué)會適可而止,要懂得寬容別人。做到不偏不倚,無過與不及,一切都做到恰到好處。忌驕傲自滿,忌恃才傲物,忌自表其功,這樣,就少了許多因為自己驕傲而引起的不必要的麻煩。- 平靜下來,做好自己的事情- 真正取得成功的人,通常都能舉重若輕,如履薄冰,臨危不亂,而且還能很快的使自己的情緒平復(fù)下來。只有當你真正的平靜,你的心才是你的,你也才有可能做好自己應(yīng)該做的事?!爸杏怪馈辈皇且怀幌涂梢宰龅降模且?jīng)過不斷的學(xué)習(xí)和積累,并且要有循序漸進的過程,做好每個階段的事。- 正道直行,正已無怨- 立足于實際,設(shè)定嚴密的計劃,凡事,預(yù)則立,不預(yù)則廢。言前定,則不蹌。事前定,則不困。行前定,則不疚。道前定,則不窮。高明的人,首先是一個能夠登高望遠、能夠準確預(yù)見事物未來發(fā)展趨勢的人。但是預(yù)見還是要以自身或事物發(fā)展實際為基礎(chǔ)?!邦A(yù)測未來最可靠的方法就是現(xiàn)實?!薄坝媱潯本褪橇⒆銓嵭信帕袃?yōu)先順序的方法。人的一生,不可能做對每一件事,但你可以做對最重要的事。這就需要長遠的預(yù)見和嚴密的計劃,才能有取得成功的把握。- 小德川流,大德敦化- 《中庸》說:“君子之道,淡而不厭?!敝⒉伙@,可與人德矣。中庸處世,不管是大的方面還是看似平常的細節(jié),都要不偏不倚,恰到好處,而實際上,最能表現(xiàn)出一個人的品格也正是在細節(jié)中。一個真正有崇高品格的人,在生活與人交往中都會盡力表現(xiàn)出來,哪怕是別人看來最稀松平淡的小事,他也會像對待大事一樣。如果一個人時常忽略這些細節(jié),即使他是個有才能有品格的人,也不一定會被別人認可。- 物極必反,兼德則明- 要懂得物極必反的道理,宋代的張商英說過這樣一段話:“事不可做盡、勢不可用盡、話不可說盡、福不可享盡。凡事不盡處,則意味深長?!笔挛锏陌l(fā)展和人生的起伏有著同樣的規(guī)律,是經(jīng)常變化的。為人處世中,如果能看清這種規(guī)律,能清醒的認識到物極必反這個道理,能時時處處收斂一點,適中就好,那于現(xiàn)時于日后都有好處的。而那些現(xiàn)在看起來是不變的東西,誰能保證它維持長久呢?禍在福中藏。當你已是巔峰的時候,就應(yīng)該想一想退路了,若不然,巔峰之上,只有一片難以立足的白云。- 中正平和,不露鋒芒- 唯天下至圣為能聰明睿智,足以有臨也;寬裕溫柔,足有有容也;發(fā)強剛毅,足以有執(zhí)也;齊莊中正,足以有敬也;文理密察,足以有別也。人的道德有兩種錯誤的傾向:一是偏激,一是退縮?!爸杏埂钡奶幨浪枷耄爸杏埂奔础斑m中”適時,在處理人際關(guān)系中都能做到恰到好處,那也就符合了“中庸之道”。- 言顧行,行顧言- 《中庸》說:“庸德之行,庸言之謹。有所不足,不敢不勉,有余不敢盡。言顧行,行顧言,君子胡不爾?”就是說:平常的德行要努力實踐,平常的言談要盡量謹慎。德行實踐有不足的地方,自己勉勵自己努力。言談不能放肆而無所顧忌。說話符合自己的行為,行為符合自己說過的話,那么這樣的君子怎么會不忠厚老實呢?處理異性之間的關(guān)系時,更應(yīng)當注意這幾點。- 有進有退,中規(guī)中矩- 凡事行,有益于理者立之,無益于理者廢之,夫是之謂中事。凡知說,有益于理者為之,夫益于理者舍之,夫是之謂中說。事行失中謂之奸事,知說失中謂之奸道。成功的社會交往離不開一副好的口才。但真正好口才是需要下一番功夫的,其中的關(guān)鍵,就是如何掌握好交談的分寸和技巧,既不過分也不是一味附和不著邊際,遇到這兩個極端,說話做事順應(yīng)“中”道,都是恰到好處,口才在交際中的魅力也就在此了。- 修身以道,修道以仁- 任何人都要做到“仁愛”,“仁愛”是人生在世的第一美德也是最基本的道德觀。人際交往是互動的、雙向的,所以,一個能以仁愛之心愛別人的人,別人也就用仁愛之心愛他:一個尊敬別人的人,別人也會尊敬他。要想得到別人的敬愛,就必須首先敬愛別人。- 無微不信,不尊不信- “言必信,信必果”,做到言行一致,講誠實講信用,是做人的學(xué)問。“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贍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悅而誠服也?!闭f話守信,行為適中,待人以寬,律已以嚴,這些都是符合“中庸”之道的。
第一篇 修身正己,和諧中正——修身養(yǎng)性是良好人際關(guān)系的前提 第一章 誠于中,信于外——誠信是與人交往的基石 第二章 韜光養(yǎng)晦,明哲保身——如何在交際中處在有利地位 第三章 寵辱不驚,居以俟命——為人處世,心態(tài)至關(guān)重要 第四章 修身以道,修道以仁——以仁道修養(yǎng)本性第二篇 情動于中,仁者愛人——用愛心與人交往 第一章 與人為善,信譽為重——善與信譽都不可忽缺 第二章 和而不流,中立不倚——與朋友來往要身正行直 第三章 無徵不信,不尊不信——怎樣與上級或下級交往 第四章 言顧行,行顧言——如何與異性相處第三篇 素位而行,恭敬中禮——怎樣讓人對你感興趣 第一章 中正平和,不露鋒芒——使人感到你平易近人 第二章 有進有退,中規(guī)中矩——怎樣在交際中運用好口才 第三章 物極必反,兼聽則明——善于聽取和采納他人意見 第四章 小德川流,大德敦化——讓人感受你崇高的品格第四篇 中道而立,和以立中——運用親和力與人溝通 第一章 正道直行,正己無怨——與人相處要事實求是 第二章 推心置腹,開誠布公——以坦誠的魅力去打動人 第三章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尊重他人是社交成功的關(guān)鍵 第四章 明則誠,誠則明——怎樣與陌生人交往第五篇 不偏不倚,恰到好處——取得良好人際關(guān)系的技巧 第一章 執(zhí)其兩端,用其中——注意場合,言行舉止要適中 第二章 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與人交往中的“過”與“不及” 第三章 齊明盛服,非禮不動——人際交往中禮儀的分寸 第四章 魚和熊掌,適可而止——正確對待為人處世中的利害得失第六篇 變通之道,比中而行——交際中需要因勢利導(dǎo) 第一章 權(quán)衡兩極,處之適當——掌握交際尺度,萬事不可走極端 第二章 剛?cè)岵⒂?,進退有度——與人交往不要硬碰也不應(yīng)逃避 第三章 失諸正鵠,反求其身——變換思維,多從自身找原因 第四章 道不遠人,遠人非道——變通,讓自己更好地融入社交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