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5日,吳京最新的主演電影《金剛川》上映,番位排序是張譯/吳京/李九霄/魏晨/(領銜主演),鄧超(特別出演),一開始公布,確令不少人為之驚訝。因為無論業(yè)內咖位、過往業(yè)績、票房號召力,張譯都肯定不能與吳京相比。
但真正熟悉了解吳京的人,就明白這種事在其他很多明星那里,確實不可思議,但對吳京就再正常不過了。 比如2018年,在吳京加入前,《流浪地球》這個項目,因為資金短缺,投資商跑路,只拍攝完成了屈楚蕭、趙今麥主演的地面線,特效也完全沒做好,預定于2018年暑期檔上映。 誰都知道,這樣的半成品科幻片,勢必會成為同檔期徐崢《我不是藥神》、沈騰《西虹市首富》、黃渤《一出好戲》等一線大咖主演的票房大熱影片夾擊下的炮灰,能“三日游”票房過億,或許已是幸運。 最后的事實,大家都知道了……在郭帆導演酒桌上一通振興中國科幻理想、“空手套戰(zhàn)狼”的忽悠下,吳京零片酬出演太空線,并追加投資了6000萬,帶動了超過5000萬的后續(xù)資金加入,終于讓影片特效達到國際一流水準。 作為投資了6000萬、直接拯救了這部電影的第二出品人,同時也是影片戲份第二多的男主之一,絕對第一的票房號召力,吳京本可名正言順的掛上【領銜主演】第一位,也是很多大咖巨星參演此類影片的通常做法, 比如電影《無雙》,周潤發(fā)和郭富城同為領銜主演,周潤發(fā)這個男二號的番位,更排在了郭富城這個男一號之前,只因他的咖位更大,資歷更深。 然而,吳京卻主動要求,只掛了【特別出演】的名頭,只因他覺得自己是后期才加入。不計個人名利,不爭番位虛榮,一切服從于劇組安排和角色本身,就是他從影多年的一貫風格。 比如2015年,當先上映的《戰(zhàn)狼1》,吳京自編自導自演,單扛了5.4億票房,初步證明自己的票房號召力之后, 所以,接著上映的《殺破狼2》,片方從宣發(fā)流程到各種海報,一直將他作為第一男主角,包括影片戲份和人物設定,吳京的角色也確實是男一號。 然而,最后影片上映時的正式番位,他卻被排在泰國打星托尼·賈之后,這樣明晃晃的“過河拆橋”,換成很多其他明星團隊,都是要鬧翻天的,吳京卻渾不當回事,依舊積極配合影片宣傳,最終讓該片的票房同樣破了5.6億。 同樣,《流浪地球》上映前,導演郭帆上部電影是青春片《同桌的你》,兩個毫無名氣的小年輕(屈楚蕭和趙今麥)當男女主,老戲骨吳孟達,實力派演員李光潔,可以說除吳京之外,這部影片就沒有任何和“票房號召力”有關的元素。而此前中國科幻片更沒有過任何票房成功的先例。 所以,為了在競爭激烈、寸土寸金的春節(jié)檔競爭占得先機,《流浪地球》必須把吳京這個自編自導自演,創(chuàng)造《戰(zhàn)狼2》56億票房奇跡的【特別出演】放在【影片一番】來宣傳, 才生生從《飛馳人生》(韓寒、沈騰),《瘋狂的外星人》(寧浩、黃渤、沈騰),《新喜劇之王》(周星馳、王寶強),《神探蒲松齡》(成龍)這些新老巨星執(zhí)導/主演大片的夾擊中,搶下了首日(11.4%)的排片。 結果,在當天晚上,根據(jù)各部影片不同的口碑反饋,2019年春節(jié)檔的勝負就已見分曉。熟悉票房走勢的人,無不做出了《流浪地球》將成為春節(jié)檔票房冠軍,至少超越2018年冠軍《紅海行動》(36億),成為新的華語電影票房前二名的預計。 在吳京的率領下,該片一路逆勢而上,只用3天就拿到單日冠軍,只用4天就實現(xiàn)制霸春節(jié)檔,搶下了接近一半的票房比,“降維打擊”了華語影壇一眾票房巨星的喜劇片,最終以46.55億的票房躋身華語影史乃至整個亞洲電影史的前三名。 吳京的付出還不止于此,要知道,《流浪地球》46.55億票房,去掉分給院線的,最后投資方所得的分賬票房是17億。 中影集團2014年籌備電影,預計總成本是5000萬美元,約合3.4億人民幣,立項后便積極引入各投資方。 2016年北京文化投入1.075億元。 2018年,郭帆導演有一半股權的“郭帆文化傳媒”投入3000萬元,吳京絕對控股的“登峰國際”投入6000萬,此后帶動的各中小投資人,投資超過5000萬元。 最后的票房分成比例,吳京收益=(6000萬/3.4億)*17億=約3億。郭帆收益=吳京的1/4=約0.75億。 但是,如果按中外電影圈通常慣例,吳京這種咖位的票房巨星,他如果要投資自己主演的電影,本該是把自己應得的片酬折算在投資分紅里。 作為當今華語影壇的一線票房巨星,吳京的片酬市場價,是保底3000萬左右,比如黃渤徐崢們接外戲都大致是這個片酬起步。 比如黃渤16年接《記憶大師》, 片酬3000萬。沈騰17年接《瘋狂外星人》,片酬2000萬。另外在開心麻花參演三部影片,一年6000萬片酬。 比如徐崢做股東的歡喜傳媒,給自己新片《囧媽》開的片酬,是導演2700萬,監(jiān)制1000萬,主演4000萬。另加給他的真樂道公司的3000萬制作費,這就1億打底了,還不算歡喜傳媒發(fā)行《囧媽》后的票房分紅收入。 那么,也就是說,吳京在《流浪地球》影片中的份額,本應該是至少3000萬~4000萬片酬,另加6000萬投資,也就是以9000萬~1億投資的份額,獲得最后票房的分紅。 那么吳京的收益,本該是=(9000萬/3.7億)*17億=約4.1億,甚至是(1億/3.7億)*17億=約4.6億,和吳京實際獲得的約3億分紅比,可以說吳京出于對郭帆導演的友情和義氣,起碼少拿了整整1個億、甚至是1.6億的影片分紅。 這也足以證明,吳京從一開始投入這6000萬,可以說就沒想著賺錢,而是純粹為了振興中國科幻電影的情懷,做好了哪怕血本無歸的準備。 終究:電影從來不是一個人能演的。 即使是吳京這樣自編自導自演,自己監(jiān)制,制片,唱主題曲的《戰(zhàn)狼2》,單扛了56億票房,含金量達到max,他還是需要很多演員的一起幫助,不可能真的一個人就把影片演完。 正是吳京的無私奉獻,郭帆的不懈努力,李光潔、吳孟達等實力派演員,也包括屈楚蕭、趙今麥、張亦馳等年輕演員的辛苦工作,共同成就這部足以載入史冊的偉大電影。 上世紀末的內陸影視圈,還沒有被港臺團隊帶來的“番位”風氣影響,多少德高望重的老藝術家,一直都秉承著學院派傳統(tǒng)和集體主義精神,番位排序一切為角色服務,而并不考慮明星的咖位高低,走紅與否。 吳京作為在這種傳統(tǒng)下成長起來的演員,他當然不會和現(xiàn)在深受飯圈文化影響的流量明星那樣,斤斤計較于番位高下,名利得失。作為中國電影協(xié)會的副主席,他身體力行地體現(xiàn)了作為行業(yè)領軍人物的風范和擔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