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府三小姐賈探春,是個標(biāo)準(zhǔn)的小事聰明、大事糊涂、言過其實(shí)之人。她若真如她所愿“托生成個男人”,非但不能為賈府力挽狂瀾于即倒,扶大廈之將傾,如馬謖、趙括一般紙上談兵,覆家敗國倒是極有可能的,或許讓抄家滅門來得更快,亦為可知。 如此評價探春,并非刻薄,而是言之有據(jù),從鳳姐稱病,探春、寶釵臨時接過管家大權(quán)后的相關(guān)表現(xiàn),就能看出探春的管家理事之才十分堪憂。 探春聽說賴家花園承包了出去,每年不花錢還能略有盈利,于是代管家事之際,就想把這個模式復(fù)制到大觀園。 然而,大觀園和賴家花園有天壤之別,這是鳳藻宮尚書、賈貴妃賈元春賈娘娘的省親別墅,是皇家的體面,是賈氏一門深孚圣眷的象征??繄@子產(chǎn)出盈利,從來不是大觀園的職能。 為了這個臉面,一年貼進(jìn)去幾百兩上千兩銀子,和大觀園的政治意義帶來的隱性收益相比,根本不算個事。賈家就算窮到揭不開鍋,哪里都可以省,唯獨(dú)大觀園不能省。 曹雪芹出身的江寧織造曹家,接待康熙皇帝南巡多次,弄到資不抵債,形同破產(chǎn),仍然樂此而不疲,就是深明這個道理。比起清朝皇室給曹家的體面,哪怕虧空幾百萬兩銀子,又算得什么?雍正皇帝抄了曹家,是為了把這個要缺肥缺換成自己的親信,“虧空”終究只是個冠冕堂皇的借口罷了。 薛寶釵是懂這個道理的。寶釵修改的新方案,將原來的大觀園盈利計劃變成了收支平衡計劃,實(shí)際上就是在提醒探春,賈家不是賴家,維持穩(wěn)定遠(yuǎn)遠(yuǎn)大于去尋找新的盈利方式。探春卻沒聽懂寶釵的言下之意,寶釵畢竟只是客人身份,也不好往深里說了。 古往今來,什么樣的人能做大事?首先便要能抓住事情的關(guān)鍵,明白事情的輕重緩急。所以寶釵確實(shí)是閨閣中的君子,能做大事的人,探春性情上卻不免繼承了她母親趙姨娘的“浪漫天真”,連具體承包計劃上也是一派想當(dāng)然。 之后的裁減開支一事。探春打算用自己的生母趙姨娘當(dāng)?shù)湫土⑼欢鍪?,本?dāng)凡事未慮勝先慮敗,而一直“只恨自己不是太太生的”的探春,卻實(shí)在不將生母放在眼里,竟然都沒事先做好趙姨娘的思想工作。 趙姨娘鬧將起來,探春居然全無預(yù)備方案,要自己親身上陣和趙姨娘撕破臉,鬧得顏面掃地。 要知道,趙姨娘不明事理,但絕非愣頭青。哪怕探春把平兒或是鴛鴦叫來擋一擋,也比自己上陣強(qiáng)。 被趙姨娘掃了臉面后,探春盛怒之下,一賭氣又裁掉了寶玉、賈環(huán)、賈蘭這三個“哥兒”上學(xué)的零花錢,這事兒干的就真可以說:不愧是“趙姨娘肚子里爬出來的親生女兒”的水平了。 寶玉、賈環(huán)、賈蘭,論感情哪個和探春也沒親密到“自己人”的份上。同母弟弟賈環(huán)一向被她看不起,水火不同路, 異母哥哥賈寶玉給她買個玩具,還得探春先做鞋子相謝,面上“三妹妹”叫得親熱,也不過就和“二姐姐”迎春一回事,轉(zhuǎn)頭就對黛玉說“雖然有個妹妹,卻是隔母的,(等于沒有)”。 至于減了小侄子賈蘭的零花錢,更是當(dāng)眾給了大嫂李紈一個沒臉。 寶玉當(dāng)然未必在乎這點(diǎn)錢,李紈也未必在乎犧牲顏面讓三姑娘下臺階。但為人做事,就沒有這么干的道理?!蔡煌ㄈ饲槭拦柿恕?/p> 當(dāng)探春應(yīng)對失措,連鬧笑話時,鳳姐那一系的一干人馬幾乎全是看笑話的姿態(tài)。這也是探春另一個致命的錯誤:沒擺正自己的位置。 探春不是新當(dāng)家,只是代當(dāng)家,鳳姐身體好了,還是要回來當(dāng)家理事的。因此,各種涉及“榮國府根本體制”的改革,是她這么一個“看守內(nèi)閣”應(yīng)該考慮的事情嗎?改壞了固然貽禍無窮,哪怕改好了,置鳳姐于何地? 你若是將來寶二奶奶,存心和璉二奶奶王熙鳳爭權(quán)也就罷了,可你是遲早要嫁出去的三姑娘啊! 從探春在這場“整頓大觀園”改革中的拙劣表現(xiàn),也能看出她一心討好奉承的嫡母王夫人,待她從來只是面上情分,做慈母賢惠樣子給眾人看的,真正貴族家庭那些母女相傳的閨閣手段,從來不曾教與她丁點(diǎn), 別說比不上母親一直貼身教養(yǎng)的薛寶釵,就連幼年時生母就早逝的林黛玉,耳濡目染之下,管家才能其實(shí)也勝過了探春,只是冷眼旁觀罷了。 探春最能讓《紅樓夢》讀者,尤其是廣大女性讀者認(rèn)同的,無疑是她骨子那份敢和須眉男兒爭高下的志氣??上?span style="font-family: inherit;font-size: inherit;box-sizing: border-box;border-width: 0px;border-style: initial;border-color: initial;font-style: inherit;font-variant: inherit;font-weight: inherit;font-stretch: inherit;line-height: inherit;vertical-align: baseline;text-decoration: underline;">有了大志,不等于就有相應(yīng)的才能。 雖然她心里不甘不愿,可惜趙姨娘的很多性格特征,還是被她繼承了,母女親緣是天生斬不斷的。只是二十年后的趙姨娘變成了令人厭惡的魚目珠子,才讓很多只看表面的讀者覺得“女不類母”。 可早在二十年前,裹著一副和探春相似錦繡皮囊的小趙姨娘,又何嘗不是“才自精明志自高”,才博得了少年時也曾詩酒風(fēng)流的賈政的真心喜愛,竟能在賈府宅斗中登堂入室,成功養(yǎng)大一兒一女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