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歷史上血淋淋的一幕,便發(fā)生在西漢王朝初年,一代明君漢文帝劉恒即位當夜。歷史上稱為『除宮』事件,被太史公司馬遷忠實記錄在《史記》中。史筆如刀,時隔近兩千年,至今觀其文字,仍讓人思之不寒而栗。 呂太后死后,周勃、陳平、灌嬰們?yōu)槭椎墓Τ技瘓F,與劉邦的庶長子齊王一系內(nèi)外聯(lián)手,鏟除了呂氏外戚集團,并誅殺諸呂三族。其后功臣們擔心有呂后血脈的皇帝和惠帝一系皇子,長大執(zhí)政后會對他們報復,于是迎立劉邦另一庶子、代王劉恒為新帝。 絳侯、太尉周勃

曲逆侯、右丞相陳平
然后他們伙同齊王系(東興侯劉興居),公然指鹿為馬,將包括后少帝劉弘、梁王劉太、淮陽王劉武、恒山王劉朝在內(nèi)的漢惠帝的四個親生兒子,連同早死的前少帝劉恭、前恒山王劉不疑,統(tǒng)統(tǒng)宣布為“足下非劉氏,不當立”,就是說他們?nèi)遣恢獊碛傻囊胺N,不配姓劉,不配做皇帝。
劉邦和正妻呂后只有惠帝劉盈一個嫡子和魯元公主這個嫡女。而劉盈明明生下六個皇子,也就是劉邦的全部嫡系子孫。這些指鹿為馬的大臣們卻硬說成他得了不育癥,這些孩子全是抱養(yǎng)他人之子,養(yǎng)在后宮的產(chǎn)物。劉邦、呂后、劉盈都死了,自然是死無對證,由得這些掌管了國家中樞大權(quán)的人信口胡說。 然后呢,大家一同沾血,就這么將開國皇帝的嫡系子孫斬盡殺絕了。因為在那之后劉恒坐穩(wěn)江山,成為大漢太宗孝文皇帝,之后的帝國皇帝皆出自他一脈。因此一眾功臣即使公然弒君并殺皇子之舉,亦可為“安漢功臣”名垂青史,得到之后諸帝認可。 漢文帝劉恒
司馬遷一邊照錄了西漢王朝關(guān)于「惠帝無子,前后少帝并四王皆非惠帝所生」的官方言辭,另一邊卻又詳細記錄了諸大臣在迎立文帝、除宮之前的具體陰謀,明確指出這幾個小孩子就是因為諸臣懼怕報復誅殺諸呂之事,才會被廢被殺。
而代王劉恒即位為帝當日,后少帝劉弘尚在宮中,也可算是功臣集團脅迫劉恒同謀,交納投名狀。宮中侍衛(wèi)對劉恒「正統(tǒng)天子尚在,足下何為而入」的抗議,被太史公記錄下來,春秋筆法的意味尤為明顯。 可以對比大漢王朝官修史書《漢書》中這段記載,班固沒有記錄在《惠帝紀》或《高后紀》,而將其置于《周勃傳》。對除宮當夜劉恒的稱呼,更從《史記》中的“代王”變成了“皇帝”。 【諸大臣相與陰謀曰:“少帝及梁、淮陽、常山王(按:本為恒山王,《史記》避劉恒諱改),皆非真孝惠子也。呂后以計詐名他人子,殺其母,養(yǎng)後宮,令孝惠子之,立以為後,及諸王,以彊呂氏。今皆已夷滅諸呂,而置所立,即長用事,吾屬無類矣。不如視諸王最賢者立之?!薄蟪冀酝],奉天子璽上代王,共尊立為天子。代王數(shù)讓,群臣固請,然後聽。】 【東牟侯興居曰:“誅呂氏吾無功,請得除宮?!蹦伺c太仆汝陰侯滕公入宮,前謂少帝曰:“足下非劉氏,不當立?!蹦祟欦庾笥覉?zhí)戟者掊兵罷去。有數(shù)人不肯去兵,宦者令張澤諭告,亦去兵。滕公乃召乘輿車載少帝出。少帝曰:“欲將我安之乎?”滕公曰“出就舍?!鄙嵘俑D朔钐熳臃{,迎代王於邸。報曰:“宮謹除?!?span style="max-width: 100%;font-weight: 700;box-sizing: border-box !important;word-wrap: break-word !important;">代王即夕入未央宮。有謁者十人持戟衛(wèi)端門,曰:“天子在也,足下何為者而入?”代王乃謂太尉。太尉往諭,謁者十人皆掊兵而去。代王遂入而聽政。夜,有司分部誅滅梁、淮陽、常山王及少帝於邸。】——《史記·呂太后本紀》 【于是陰謀以為“少帝及濟川、淮陽、恒山王皆非惠帝子,呂太后以計詐名它人子,殺其母,養(yǎng)之后宮,令孝惠子之,立以為后,用強呂氏。今已滅諸呂,少帝即長用事,吾屬無類矣,不如視諸侯賢者立之。”遂迎立代王,是為孝文皇帝。 東牟侯興居,硃虛侯章弟也,曰:“誅諸呂,臣無功,請得除宮。”乃與太仆汝陰侯滕公入宮。滕公前謂少帝曰:“足下非劉氏,不當立?!蹦祟欦庾笥覉?zhí)戟,皆仆兵罷。有數(shù)人不肯去,宦者令張釋諭告,亦去。滕公召乘輿車載少帝出。少帝曰:“欲持我安之乎?”滕公曰:“就舍少府?!蹦朔钐熳臃{,迎皇帝代邸,報曰:“宮謹除。”皇帝入未央宮,有謁者十人持越衛(wèi)端門,曰:“天子在地,足下何為者?”不得入。太尉往喻,乃引兵去,皇帝遂入。是夜,有司分部誅濟川、淮陽、常山王及少帝于邸?!俊稘h書·周勃傳》
“代王”和“皇帝”一詞之易,標示何為正統(tǒng),何為篡逆,就彰顯了班固的政治正確性,也反過來體現(xiàn)了司馬遷的政治不正確,或是說“春秋筆法”了。 漢末,誅殺董卓的大忠臣王允斥《史記》為謗書,唯恨世宗孝武皇帝殺司馬遷不早,不是沒有道理的呀,一笑。 太史公司馬遷,忍辱直言,一筆寫就古今
比照后世經(jīng)驗,不得不說周勃陳平乃至豐沛功臣集團這幫人,活太糙。當然也可能是大一統(tǒng)帝國伊始,沒經(jīng)驗。類似后少帝劉弘這種情況,后世王朝的處理,一般是先廢為王侯,或庶人,流放遠州囚禁。過幾年報個“憂死”,狠點地話,強加個謀反罪名除掉,如唐少帝李重茂例。怎么都比他們就這么蠻干,直接宣布已經(jīng)當了幾年皇帝的人是野種,要強上無數(shù)倍。
一個居然可以宣布自己在位七年的兩任皇帝,以及四位諸侯王,也即是開國皇帝的所有嫡支子孫,居然全都是野種的帝國,其政權(quán)公信力該當受何等影響? 那么比如帝國政府十幾年之前宣布的淮陰侯韓信和梁王彭越謀反案,叫后人又如何信服呢?難怪唐朝列武廟十哲六十四將名單,歷代叛臣概不入選,如真正稱兵謀反的英布;但韓信彭越卻名列其中,蓋后世公論皆知其冤也。 除宮一事的關(guān)鍵人物,汝陰侯(滕公)夏侯嬰,當年彭城大敗,正是他因惻隱之心,頂著一心逃命的劉邦盛怒,舍命救下了漢惠帝和魯元公主,因此在惠帝和呂后執(zhí)政時期極受厚待與尊寵;幾十年后,卻也是他將惠帝的四個兒子親手送上絕路。 汝陰侯(滕公)夏侯嬰
當真是老實人手黑么?不如說正因他和惠帝一脈的淵源,所以別人可以不出手,夏侯嬰?yún)s必須沾血來交投名狀,才能不自外于功臣集團,保住自己和子孫的身家性命,富貴爵祿。情勢所迫,逼不得已。
看看另一位大功臣樊噲,因為和呂氏集團糾纏過深,身后不免妻亡子喪。 【漢王敗,不利,馳去。見孝惠、魯元,載之。漢王急,馬罷,虜在後,常蹶兩兒。漢王怒,行欲斬嬰者十馀,卒得脫,而致孝惠、魯元於豐。 嬰自上初起沛,常為太仆,竟高祖崩。以太仆事孝惠。孝惠帝及高后德嬰之脫孝惠、魯元於下邑之間也,乃賜嬰縣北第第一,曰“近我”,以尊異之。孝惠帝崩,以太仆事高后。高后崩,代王之來,嬰以太仆與東牟侯入清宮,廢少帝,以天子法駕迎代王代邸,與大臣共立為孝文皇帝,復為太仆?!俊妒酚洝しB滕灌列傳》
皇權(quán)之路從來尸山血海鋪就,帝王將相俱都身不由己,就這樣殘酷而容不下一縷溫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