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骸妒澜缟蠜]有死亡,是我們人為制造了死亡(深度揭示)》 ————解讀 響鼓還要重錘,生死事大,所以先生今日繼續(xù)精雕細琢。 先生今日文章,立題明確,短小精悍,結構嚴謹,文詞精準,盡顯一個職業(yè)文人的專業(yè)素養(yǎng),奉獻給世界一篇干凈利索的好文章,是所有文人自我價值的直接體現(xiàn),先生每日筆耕不輟,把驚天動地的思想地震,用最穩(wěn)重厚實、精準流暢的語言符號來關聯(lián)可視化,貨真價實,物超所值。有幸結緣先生,每日跟讀先生的文章,賺大了。 先生今日文章,又是一堂精彩的形而上學培訓課。文中有兩個殿堂級的從形而下世界抽象到形而上世界的范例:一個是把人間世界抽象為生死存亡之地;另一個是把生時貪戀、死時不舍的萬般牽掛抽象為兩個字“意義”。 這種大開大合、龍行虎踞的手筆,是抽象中的抽象,底層中的底層,形而上中的形而上,盡顯先生了凡入圣的境界、火眼金睛的功力、悲天憫人的情懷。 這種抽象能力,就是先生今日文中所說:精神性把握世界的能力。我們從小學語文,就有一項作業(yè)叫做:概括段落大意,實際上訓練的就是抽象能力。哲學家之所以能稱作哲學家,原因之一就是他們有著常人難以企及的抽象思維能力。讀懂他們透過現(xiàn)象看本質、去粗取精見底層的思維成果,往往讓人有恍然大悟、豁亮舒暢的感覺,爽! 佛陀觀察世間諸相,榮華富貴,生老病死,爭訟是非,貪嗔癡慢,層層遞進,深入底層,抽象出人間世界就是苦海無邊,勸誡世人回頭是岸。 天啟宗教里設定了全能全知的一神上帝,透過人間世界的萬千現(xiàn)象,抽象總結出人生一世的苦難就是贖罪,贖原罪,人間世界的美好就是對上帝的贊美。 辯證唯物主義抽象出人間世界充滿矛盾,矛盾是一切事物存在、發(fā)展、變化的原動力。 先生開天辟地提出了感知論,感知論里主要的內容,一個是提出了感知的本體論、方法論,另一部分重要的內容就是深刻剖析現(xiàn)存人間世界的積弊和危機,先生把目前人間世界的內涵抽象為”生死存亡之地”,完全基于先生感知論里“生命”、”死亡”、“存在”、“感知”等等豐富的基本概念,加以簡練嚴密的形而上基本邏輯推理。先生超越情緒,深邃冷靜,不做玄解,不沾俗氣,保持邏輯定力,帶我們領略浮躁世界里不可想象的形而上終極。 生死存亡之地,就是說,人間世界的一切現(xiàn)象,都是圍著生命而存在,所有的花樣,都是因著生存理念而演繹,而因為生命的邏輯,死對著死亡,所以,人生一世的千般不舍、萬種苦樂,都要歸于無意義。 鬧騰一輩子,竭盡全力,最后才發(fā)現(xiàn)白折騰,何苦來?! 先生今日文中第二個抽象,把我們人生一世各種努力、各種付出、各種收獲、各種失去,歸結為“意義”,濃濃的形而上邏輯氣息。意義,的確已經(jīng)成為我們的思維方式、邏輯起點。我們不會做無意義的事,我們一定要為了某種意義才會有所行動,沒有意義的行動和時光,會讓我們茫然若失、找不著方向,一旦找到事情的意義,我們就像是汽車加了油、電腦開了機,我們會充滿動力,干勁兒無窮。就像先生所說,我們早已把現(xiàn)象意義化,存在早已經(jīng)按照我們主觀的邏輯分派出各種各樣的意義。意義化也是我們精神性把握世界的方式,我們不自覺、無意識地把存在按我們的標準對立成有意義和無意義兩部分,日積月累、潛移默化,我們把這種主觀的分立當做了“客觀”,根深蒂固、毋庸置疑。但是,我們忘了,這樣的意義化只是起源于我們的主觀,并非事實。事實是存在并不以我們的意義為標準而存在,存在自有其完美邏輯。我們只是自作多情地賦予了存在各種意義,然后自以為是地把自己標榜成有理性、有意義的成功主體。真的是主體嗎?流血流汗、權謀機巧、鋌而走險掙下的萬貫家產、奇珍異寶,真的屬于個人嗎?就是按唯物論的說法,也只是占有了使用,個人擁有只有法律倫理意義,沒有存在上的意義,個人不知道這些東西到底怎么來的,沒有參與過哪怕一個分子的創(chuàng)造,面對存在,個人甚至不知道自己怎么來的,包括靈魂、意識、和肉體。 所以,談“意義”,真的沒有多少意義,多為主觀臆想,最后全都歸于無意義! 先生今日文中,還有一些充滿智慧、提神醒腦的判斷,逼人的形而上魅力。 ”超越生死其實就是對生死存在的最大認可?!?/p> ”顯然,死不是無,更不是有,死亡是無理的,死亡并非任何事物的結局?!?/p> ,這句話是說,死亡在我們的意識里一直存在,有各種意義,所以“死不是無”。但死亡之后無形無相,無影無蹤,不知所歸,所以說“死不是有”,既不是無也不是有,當然是一個邏輯不通、無理的存在了。人類認為人死如燈滅,一切皆無,但存在卻毫發(fā)無傷,所有的物質、粒子、能量、形象都守恒存在,所以,死亡,結不了任何事物的局,除了我們死抓住不放的“意義”。 ”如果事物的轉換以生死相論,豈不荒謬!” ”死了只是事物的自然變化” ”其實,生死只是現(xiàn)象的轉換,我們無法承受的不是轉換的過程,是生與死負載的意義。” ”我們沒料到,這種處理信息方法的副作用就是扭曲或生造事物的存在、遮蔽或極大的破壞存在的存在。” 嗟夫,跟讀先生的文章,每日接受智慧的洗禮。感恩先生的付出。 原文地址:【世界上沒有死亡,是我們人為制造了死亡(深度揭示) - 今日頭條】https://m./i6881789749405680142/?app=news_article×tamp=1602387132&use_new_style=1&req_id=20201011113211010130036159552BA897&group_id=6881789749405680142&tt_from=copy_link&utm_source=copy_link&utm_medium=toutiao_ios&utm_campaign=client_share |
|
來自: 快樂的思考者 > 《歷史 詩詞 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