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題圖是我攝的 我認識的一個朋友,昨天看房子,今天就要定下來,結(jié)果被告知房價一夜之間漲了四十萬,而且說好的車庫也不能送了。朋友也來不及爭執(zhí),當下就刷了卡,簽了合同,才松了一口氣,感嘆了一句,誰知道明天會怎么樣呢?我想起我剛畢業(yè)的時候,找合租,看到一家不錯,下班趕緊去看房,沒想到房子離著地鐵站有些距離,我下了地鐵,足足走了20分鐘。見到了房東,房東神秘兮兮地告訴我,網(wǎng)上標的1500不是實際價格,打算租給我的次臥月租3500塊,除了面積大,采光好,更重要的是,隔壁還住著一個漂亮的姑娘。我很想留下,但是當時我的月薪才3500,我如實告訴了房東,房東和善的態(tài)度轉(zhuǎn)瞬即逝,本來說好的用小電驢送我去地鐵站,得知我租不起,索性也不送我了。我一個人走出來,回頭看看那棟聳立在夜色中的房子,心里瞬間有一絲難過,我也不強求太多,只不過是想要在我奮斗的城市里擺下一張床。但就好像小時候玩紅色警戒的時候,系統(tǒng)會告知你,此處不能建筑。我覺得自己就像是扛著一張床,茫然地站在這個城市燈火里,明明睡意來襲,卻不知道該去哪里睡一覺。此時,旁邊正好有一只蝸牛經(jīng)過,忍不住就羨慕起它來,它身上還背著一棟房子啊。后來,我輾轉(zhuǎn)租到了和三個女孩合租的老房子,寫了生平第一個直播貼,賣了版權(quán),拍了電視劇,掙到了一點錢,過上了相對來說體面的生活。但是,我身上扛著的這張床,只能得到暫時的安放,哪天房東兒子要結(jié)婚,要移民,要換一套更大的房子,我都得卷撲克卷滾蛋。大城市繁華是繁華,但跟我似乎沒什么關(guān)系。如今,依然在漂泊,為了心中的理想奮斗,但我不知道什么時候能擁有自己的一棟房子,安下一張書桌,一張雙人床。我想起《了不起的蓋茨比》里那段話,覺得莫名地貼切我當時的心情:可是我一面心里想,我們這排燈火輝煌的窗戶高高在這都市之上,從底下暮色蒼茫的街道望上來,不知道蘊藏著何等人生的秘密,而我腦海中也見到這么一位過客,偶爾路過此地,抬頭望望,不知所以。我自己似乎又在里邊又在外邊,對這幕人生悲喜劇無窮的演變,又是陶醉又是惡心。我不知道是什么讓一個年輕人的心境變得復雜了,我只知道一點,抱怨,憤慨,痛罵奸商和炒房團,沒有用,實際情況就擺在這里,普通人只能在自己的格局里,做到最好,把自己和房子之間的距離縮小一點,為了一張床而加班,努力,奮斗,希望睡一個安穩(wěn)覺。民謠里唱,北京再擁擠也有我的位置。星爺說,天亮了就會很美。勵志的話,也不消多說了,喝多少碗雞湯,都不如明白一個簡單的道理——就譬如這篇文章,我本來想到的題目是“不過是想在北京有一張床”,但寫到最后,我把題目改成了——北京再擁擠,至少還能擺下我的一張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