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否認在學習這件事情上有一些人真的是能夠駕輕就熟,好像隨隨便便就能夠學得非常好,每次看到這樣的人、聽到這樣的事情,往往我們除了羨慕之外,也只能苦笑了——因為平凡而又普通的我們,不得不面對的現(xiàn)實問題是,已經拼盡了全力,好像都達不到我們期待的程度…… 初中生要面對中考,成績一般的擔心的是能不能考上個高中,而成績不錯的焦慮的是能不能考上一所重點高中。 高中生就更加的現(xiàn)實了——面對只有那么多名額全省競爭,你的每一次休息、放松或者是松懈,都意味著有可能被別人所趕超…… 中考、高考不僅僅只是個考試,它們甚至都不是我們學生自己的事情。 來自內心的壓力、來自父母的壓力、來自同學的壓力、來自老師的壓力、來自親朋友好的壓力、來自社會的壓力…… 無論我們是否愿意接受、承認,我們都不得不面對“只許成功不許失敗”的壓力。 而偏偏注定是會有很大比例的人是一定會被淘汰的…… 所以有壓力、感到焦慮是非常正常的,如果一點都沒有,那我只能說你是贏在了性格上。能夠做到這點的確實不多,所以不必因為自己感到有壓力、焦慮而焦慮和更有壓力! 事實上我并不認為這種負面情緒會有什么很好的辦法消除掉。 但是確實是有一些辦法可以去緩解的。 感到壓力比較大、內心過于焦慮的時候,就不要在哪里耗時間了。 這樣的學習本身其實已經喪失了效率可言,與其坐在那里更多是在圖個“心安”,不如先把學習放到一旁。 先運動起來。 無論是跑步,還是騎行,又或者有游泳、爬山、趕?!?/p> 總之就是要自己的運動起來。 不用太過激烈,但是一定要讓自己感受到疲憊。 你可以思考人生,可以憧憬未來,但是不要在這過程中爭分奪秒去“學習”。 但是要注意安全! 任何人在對一件很在乎的事情自認為喪失了控制力、主動權的時候,總是會變得緊張、不安的。 在學習上如果一個學生對既定的目標沒有了信心、感覺到距離越來越遠的時候,壓力必然會增加,而且各種負面的情緒都會接踵而來。 解決這個問題的沒有什么好辦法。 因為此時的“安慰”已經沒有任何的實際意義——安慰的本身其實更多只是讓你接受現(xiàn)實、放棄目標而已,所以它本身并不是積極的。 所以需要我們去重新做計劃! 沒有計劃的目標是很難達成的目標,甚至是無意義的目標。 比如我們的目標就是要考上某所重點高中、某所名牌大學,目標清晰之后,我們需要清楚我們要達到何種程度才能夠有這樣的機會。然后進一步去分解這些要達到的程度到我們日常的學習中來,把一個個具體的內容轉化成我們日常需要做的每一件事情。 舉個簡單的例子: 你確定你需要背誦5000個單詞,那么現(xiàn)在你需要做的事情就是如何去把這5000個單詞搞定!你必須在每天安排各個可以利用的時間,比如上學、放學的路上,比如吃飯的間隙,比如上廁所的時間,比如比平時早起20分鐘…… 總之你需要把你想要達成的目標一定要分解到你的日常中去。 然后,堅持去做! 而完成計劃的本身其實也是對自己的一種激勵——成就感和滿足感會有效低效壓力和焦慮的。而如果你能夠不斷地去獲得更多的成就感和滿足感,那么那個時候所謂的壓力和焦慮等負面情緒對你的影響就會變得越來越小了。 而事實上你并沒有去刻意壓制他們,不是嗎? 上面說運動對緩解壓力和焦慮有幫助,其實學習本身也是一種“運動”。 只不過這種運動比不了那些有氧運動、力量訓練,坐得太久會腰酸背痛,寫得太久會手酸臂麻,思考太多會頭昏腦漲…… 但是讓自己忙碌起來會讓自己忘記各種情緒! 當你還有時間“品味”壓力、焦慮的時候,我其實反而覺得你真的不夠忙…… 讓自己疲憊起來吧。 盡管這個過程可能會犧牲掉一些效率,但只要你能夠合理去安排內容,還是會有一些積極意義嘚 比如說夜已深,此時腦子已經不夠靈光了,那么你準備學什么呢? 背誦、刷題、看書、整理筆記、整理錯題…… 你會選擇什么? 你覺得什么能夠讓自己更加安寧你就選什么…… 我們當年上高中的時候有位老師跟我們講“生前何必久睡,死后必定長眠”,當時沒人笑,因為身邊除了個別天賦異稟的同學他們不需要這么做,而我們更多的普通人已經這么做了…… 負面的情緒總是會如影隨形的,想要徹底解決掉是幾乎沒有可能。 但是一些積極的清晰卻是可以培養(yǎng)、建立的,而此消彼長,當更加積極的戰(zhàn)勝了消極的時候,我們就會感覺好多了,你說是不是? 繼續(xù)閱讀(剩余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