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械公司電動機維修保養(yǎng)技術標準 一、適用范圍 本技術標準規(guī)定了電動機的小修項目標準及質(zhì)量驗收標準等內(nèi)容,適用于200KW及以上電動機的保養(yǎng)檢修 二、電機保養(yǎng)周期 天車主起升200KW以上三相異步電動機每三年大修一次,每六個月至一年保養(yǎng)一次,遇有大修則保養(yǎng)不另進行。 三、大修及保養(yǎng)項目
四、檢修及檢查標準 1、電機內(nèi)灰塵及污垢的清理 吹灰清掃時,應用2—3kg/cm2的清潔、無油、無水的壓縮空氣進行。除去線圈上的油污時可用航空汽油、四氯化碳、甲苯或帶電清洗劑等進行擦試,不得使用有害溶液或金屬工具。 2、定子檢修及檢查標準 2.1、線圈無接地、短路、斷線等故障。線圈絕緣表面應無損傷、龜裂、變色、焦脆、磨損及嚴重變形等現(xiàn)象,否則應查明原因予以處理。各綁線、撐條、墊塊、槽楔等應無松動、斷裂。 2.2、定子鐵心應無擦鐵、過熱、生銹、松動和變形等現(xiàn)象,通風溝暢通。撐鐵和壓板平整無松動,鎖鍵緊固焊接可靠,否則應查明原因予以處理,必要時可作鐵損試驗進行鑒定。 2.3、引線和跨接線良好,綁扎牢固焊接可靠,各焊接頭無過熱現(xiàn)象,有足夠的機械強度和絕緣強度。 2.4、電動機接線端子相色齊全正確,各載流螺栓螺母和墊片均為銅質(zhì),且完好齊全。連接處應平整緊密良好,并要可靠鎖緊。連接板絕緣良好無焦脆現(xiàn)象,瓷瓶牢固無裂紋損傷。 2.5、機座、端蓋、接線盒、風罩和擋風板等應完好,無損傷和嚴重變形磨損。否則應采用鑲套、燒焊、電鍍或更換等方法進行處理。 2.6、絕緣電阻不符合要求的受潮電動機,應采取吹灰、清擦、干燥等方法進行處理。 3、轉子檢修及檢查標準 3.1、轉子鐵心應緊密平整,無過熱、生銹、松動、變形和斷齒等現(xiàn)象,槽楔應緊固完整,無空洞聲。通風溝應暢通。轉子撐鐵和鎖鍵無脫焊松動。 3.2、大軸無彎曲或裂紋,與鐵心的配合良好,軸頸應完整無磨損、無毛刺。 3.3、轉子風扇固定牢固,無松動裂紋,與軸的配合良好。平衡塊無松動位移,頂絲鎖緊可靠。 3.4、靠背輪無裂紋,內(nèi)孔配合面與找正面光潔,軸孔鍵三者配合符合要求,對輪配合螺絲正確并可靠鎖緊。 3.5、松動的轉子部件,經(jīng)處理或更新后,應作靜平衡,必要時做動平衡試驗。 4、軸承的檢修及質(zhì)量標準 4.1、軸承清洗后應無裂紋,表面無金屬剝落、銹蝕、麻點和過熱等現(xiàn)象,夾持器不應出現(xiàn)松動、變形、卡澀和嚴重磨損等現(xiàn)象,否則應予以更換。 4.2、軸承間隙合適,轉動靈活,無明顯晃動或過熱現(xiàn)象,一般軸承的間隙應符合下表:
4.3、當軸承不符合上述要求時,或使用壽命到期、運行中有異音等,應更換新軸承,新軸承的型號與原軸承相同,精度及結構等應符合要求。 4.4、新裝軸承必須用油或軸承加熱器均勻加熱,溫度不宜超過100℃,裝軸承必須加襯墊,不得用榔頭直接敲打,并應檢查安裝到位,拉軸承時應使用合適的專用工具,一般大軸承應使用加熱拉下,以免拉毛軸頸。 4.5、潤滑油脂應清潔無雜質(zhì)、結塊、水分、變質(zhì),型號正確,不得同時使用不同型號的潤滑脂。一般常用的潤滑脂為3#、4#二硫化鉬,加油量為軸承蓋內(nèi)腔的1/2—2/3(高速1/2,低速2/3)。 4.6、軸頸無偏心、橢圓、毛刺、裂紋及嚴重損傷痕跡,對有損傷的軸頸應采用鍍鉻、鍍鐵、補焊及鑲套等方法進行處理,加工時應特別注意軸與鐵芯的同心度及尺寸配合精度,大電動機軸燒焊后,應進行熱處理,以防應力集中而發(fā)生斷軸事故。 5、電動機的試驗 5.1、試運轉前,應測量定子線圈各相直流電阻,相互差別不應超過最小值的2%。 5.2、測量電動機絕緣電阻應不低于下表規(guī)定:
5.3、定子線圈的耐壓標準如下:
對大修中未更換或局部更換定子繞組的電動機取1.5倍額定電壓,但不得低于1000伏;全部更換定子繞組的電動機取2倍額定電壓再加1000伏,但不得低于1500伏;100千瓦以下低壓電動機,其交流耐壓試驗可用2500伏兆歐表來測試。 5.4、轉子繞組耐壓標準取3倍額定電壓。 6、電動機的試運及驗收 6.1、電動機的現(xiàn)場應清潔,標志齊全(轉動方向及設備名稱),各螺絲緊固,接線連接可靠,冷卻系統(tǒng)及油系統(tǒng)投入正常。 6.2、全部保護、測量、操作、信號、應完整,并經(jīng)試驗。繼電保護的整定值應選擇正確,低壓電動機的一次保險器接觸良好,保險絲選擇正確。 6.3、盤車檢查時,應轉動靈活,無卡澀及金屬碰擊異音。 6.4、進行空載試運行30分鐘,并測量三相空載電流,不平衡值不應超過平均值的10%。 6.5、電動機各部位最高允許溫度值如下表:
6.6、軸承振動允許雙振幅值標準如下表所示:
|
|